散打规则指导思想新论

2011-08-15 00:47徐光辉徐连军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宿州教练员规则

徐光辉,徐连军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散打规则指导思想新论

徐光辉,徐连军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1998年、2004年散打规则的变动较大,也最具有影响力,2004年规则的制定是针对98规则的不足进行的再完善。04规则的实施,使武术散打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规则倡导均衡发展“踢、打、摔”三大技术,实施至今,其弊端也越发凸显。通过98、04规则对比研究,以期能给新散打规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散打;规则

199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散打表演赛中,中国武术协会技术调研组调查访问了参赛的欧洲、亚洲等国家的教练员。被访问的教练员都表示:踢、打、快摔是中国散打区别于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国际徒手搏斗运动的显著技术特征。

散打规则无论如何变迁都要遵循“远踢、近打、贴身快摔”,这个原则也被大多数散打界专家所认同。主动快摔与接招(腿)快摔是散打的显著技术特色。“踢、打、摔”三大技术是以98规则的摔法为重心发展还是以04规则倡导的均衡发展,是散打两个规则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98规则以摔法为重心发展。现今理论认为:以摔法为重心发展三大技术,会导致比赛的无效搂抱过多,严重影响比赛观赏性。04规则提倡均衡发展“踢、打、摔”三大技术,因为向踢、打方向倾斜,可以弥补因以摔法为重心发展而导致的无效搂抱过多等问题。

04规则是对98规则的再完善和发展,然而时至今日,98规则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在04规则中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使散打有失去特色的可能。文章试图对两个规则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期能在保留散打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规则指导思想。

1 1998规则分析与讨论

1.1 1998规则主要内容

摔倒对手得2分,后倒地得1分。用腿法击中头部得1分,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得1分,不得分标准中有“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还有高难度动作的划分及评价标准以及四级评分标准。

1.2 1998规则主要特点

突出散打的摔法地位;鼓励打点,不鼓励重击;鼓励高难度动作;评价体系复杂。

1.3 1998规则的积极效应

散打“远踢、近打、贴身摔”技术特色明显,摔法占据重要地位,项目具有自身特点。

1.4 1998规则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无效抱缠过多

在98规则中,摔倒对手得2分,后倒地得1分,拳、腿有效击中皆为1分,加之摔法成功与否易于评判,这样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摔法的学习与训练中去,战术安排几乎都是以摔法为中心。在98规则实施中,没有良好的摔法而夺冠几乎不太可能。但是由于对快摔理解不深,在摔法规则中存在“时间规定”及“摔法分数”等的漏洞,使得散打的快摔没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运动员利用摔法规则的漏洞,利用大量的无效抱缠进行战术安排从而严重影响了散打比赛的观赏性。

1.4.2 击打力度较小

98规则鼓励打点,突出技术,不鼓励重拳重腿。但在与国外搏击交流对抗中,多为点数赢得对手,极少出现KO对手情况,特别是与泰拳的数次对抗中,还出现数次散打运动员被泰拳运动员KO的情况,这散打“鼓励打点”的规则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1.4.3 高难度动作运用少

虽然98规则对于高难度动作给予高分鼓励,但是实际比赛中,运动员使用规则中规定的高难度动作的频率非常低,高分规则形同虚设。

1.4.4 评价体系较复杂

98规则的四级评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确实不容易评判,特别是那种“得分不得势”的打法及评判,更加遭到人们的质疑。

2 2004规则分析与讨论

2.1 2004规则主要内容

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用腿法击中头部和躯干得2分,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得1分,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三级评分(2分、1分、不得分,取消了4分的高分动作)。

2.2 2004规则主要特点

突出三大技术的均衡发展,鼓励重击,取消高难度动作,评价体系简单。

2.3 2004规则的积极效应

积极效应:较大程度的改变了唯摔获胜的局面,在与国外搏击交流对抗中,散打的抗击打能力和击打力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评价体系易操作。

2.4 2004规则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无效抱缠较多

为了解决抱缠,而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如均衡三大技术等。

2.4.2 高难度运用更少

“高难度”动作内容及评分被取消,使得运动员和教练员就更加注重现有技术速度与力量的训练。

2.4.3 均衡发展三大技术,使散打有失去特色的可能

现在摔法的使用频率虽然依然很高[1](可以说是教练教授技术的惯性使然),但由于规则的原因,随着摔法地位的下降,教练员和运动员就更加注重拳腿的速度与力量,打法越来越硬朗,有朝着泰拳的重拳、重腿方向发展的倾向[2],从而有使散打失去特色的危险。

3 结论

3.1 针对98规则实施后产生的无效抱缠过多问题,在04规则中实行了均衡三大技术,从而降低摔法的绝对地位。但实践证明用降低摔法优势地位来解决无效搂抱无法达到治本的目的。摔法的“时间规定”“两秒认定”和“完全摔倒对手分数相同”才是造成无效抱缠的根本原因。

3.2 98规则“鼓励打点”。散打在与国外诸多搏击的交流对抗中,散打的获胜多为点数获胜。加之国外的UFC、K-1等职业赛的巨大冲击,使散打面临巨大压力,“鼓励打点”的规则也受到质疑。在04规则中鼓励重击,运动员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散打朝着重拳重腿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必然,是散打走向世界的必然。

3.3 针对98规则中有高分鼓励却很少有高分动作的问题,04规则直接取消高难度动作及分数评判,使得比赛中高难度动作几乎消失。规则是技术发展的风向标,缺少高难度动作,是高分动作定义不准确及教练员、运动员的观念问题。

散打技术体系复杂,这种立体的攻防技术体系更加接近于实战,“拳、腿、摔”三大技术相生相克,在这种复杂的技术体系中,熟练准确的运用规则所规定的高难度动作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加之高难度动作涉及分数较大,裁判不轻易判罚,因此实际比赛效果不佳,所以运用也较少。

另外,散打教练多数都是退役下了的老运动员,如在2011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教练名单中,各省市队的教练几乎全是退役的前著名运动员。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受习惯于对自己擅长的技术动作进行重点教授,对于一般的高难度动作,教练员在运动员期间本身就涉猎很少,对如何有效运用更缺乏实践经验。一些运动员运用高难度动作时效果不明显,就使得很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加认为高难度动作华而不实,就会更加注重散打现有技术力量与速度的训练。

3.4 针对98规则评价体系复杂问题

98规则四级评分,评价体系复杂,导致一系列弊端,因此04规则由四级评分标准变为三级评分标准。事实上,在任何一种比赛中,评价体系是否复杂并不能简单的从几级评分来简单定义,比如跆拳道,由近年的 1、2 分的分制,改成了现在的 1、2、3、4分制。从评价标准数量来看,看似评价趋向复杂,实质评价标准极为简单:正面腿法击中胸腹部得1分,击中头部得2分,旋转型腿法击中胸腹部得2分,击中头部得4分,仅以正面和旋转腿法的区分来评判高分。

4 建议

4.1 针对抱缠过多情况,鼓励运动员1秒钟摔倒对手得3分,2秒内摔倒对手得1分。

4.2 在击打力度不够方面,在与国外的对抗中,规则鼓励重拳重腿的同时,发展类适于重击的摔法,以弥补摔法的杀伤力不足,如在2001年“散打王争霸赛”上,中国运动员林建申以一个凶狠的“抱腿过头摔”致使日本运动员北初雅仁头部先着地而被KO就是最好的例证。[3]

4.3 在高难度动作运用较少方面,可以鼓励高难度的真正快摔,鼓励一瞬间摔倒对手,给予高分。高难度动作可以定义为:1秒钟内快速摔倒对手为快摔。

4.4 在评价体系方面,遵循04规则的基本评价标准,然后简单追加1秒钟的快摔,只要1秒钟内摔倒对手,就给予3分。

[1]尹海立.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139-142.

[2]范海彪,陈国安.散打和泰拳技术特点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11):82-84.

[3]朱永光,韩传江.散打与泰拳技术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3,(7):56-58.

G85

A

1673-2014(2011)05-0071-03

2011—04—12

宿州学院校级教(博)科研启动基金(批准号2010JB02),宿州学院一般科研项目(批准号2011YYB24)。

徐光辉(1981— ),男,山东烟台人,硕士,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责任编辑 柴仲学)

猜你喜欢
宿州教练员规则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宿州学院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钻”研40年 宿州地下终于挖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