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庆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1-08-15 00:50张玉国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庆油田油田经济

张玉国

(大庆油田采油十厂,黑龙江 大庆 166405)

对大庆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张玉国

(大庆油田采油十厂,黑龙江 大庆 166405)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要求和大庆油田公司三届二次职代会工作报告的具体内容,大庆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发展,主要是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重新整合业务;集中财力物力扶持重点企业;盘活企业资产,提高资金收益;合理安置人员,确保就业和稳定。

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发展;思考

大庆是资源型城市,随着油气资源的递减和枯竭,大庆的明天必然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油田的变化也必然要改变综合经济企业的产业结构,今天的定位也预示着明天的发展,接续企业的替代作用也会逐步显现,这应该为油田的未来展示一片新的天地。

一、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优化结构等方式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油田公司王永春总经理在公司三届二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了大庆油田今后一个时期的“四稳一传承”的总体思路及“三个建设”的奋斗目标,充分考虑了大庆油田在资源接替、稳产效益、扭亏解困、经济质量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结合新时期和新任务,就如何提升未上市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一年扭亏,三年解困,五年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新的设想和要求,并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当前要着重抓好产量、业务、投资等“九个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不加强对成员企业的业务整合,企业就不会发展壮大,就没有外部市场和效益。不超前搞好战略定位,企业就没有长远发展和有效发展。不进行结构优化就不能提升产品质量,没有产品质量企业就没有生存价值。如何转变观念,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在认真分析油田综合经济形成的历史、摸清所属企业现状基础上,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对于落实油田“三大任务”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油田综合经济企业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大庆油田在保持原油5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有利形势下,就未雨绸缪,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积极争取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综合经济。其主要方式是以二级单位为投资主体。企业建厂由二级单位自行立项、自己投资、自我发展。各单位都根据不同情况调拨了一些企业资产,集中了一批干部员工。人员队伍中基本都是多年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的“门外汉”,无任何办厂经验及从事市场经济的经历,在比较盲目的状态下开始了综合经济的发展历程。由于当时人才短缺,许多企业的建立缺乏科学论证,没有长远规划,没有整体模式。由于缺乏经验,一批低质量、低效益、高消耗、高成本的企业相继产生。由于缺少政策,融资渠道和投资额度都受到相应限制,无法建成有规模、有品质、抗风险的企业。发展综合经济也没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和规范的管理办法。各单位间不能统一协调、统筹考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油田的综合经济企业呈现出投资立项各自为政的“单打一”局面。重复开发重复建厂的问题持续多年,建成了一大批“小打小闹”、“零打碎敲”的厂点。自然形成了“四多四少”的局面:一是企业数量多,有规模有发展前景的少;二是依赖主体的多,在外部市场有竞争力的少;三是重复建设多,有鲜明个性和高科技含量的少;四是企业人员多,制度先进精干高效的少。

三、油田综合经济企业的现状

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发展至今,一直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没有走出定向化服务、区域化管理的旧模式,发展质量不好,经营效果不佳,明显地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发展。

一是摊子大人员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厂点分散在油田内外,业务范围连接着主体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工序。几万人的产业大军承载着有限的主体工作量。

二是企业规模小,重复交叉业务较多。由于综合经济企业产生于国有大型企业,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特性,市场行为较少,定向服务较多,地域性较强。工作对象“各有其主”。“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批企业类型重复化、经营规模小型化的模式长期存在。

三是企业整体上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差。由于多种经营企业多数是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发展于特殊的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产品及施工都是针对油田生产。“油”兴我兴,“油”衰我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走出去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的能力十分微弱,离开油田难以生存。

四是整体效益差,负债率高。综合经济企业普遍亏损和潜亏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企业严重亏损或长期亏损,一些单位是依赖主业扶持或变相支持方式生存,已经成为油田的沉重“包袱”。

四、发展油田综合经济企业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重新整合业务。面对油田综合经济企业多年沉淀的问题和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应成立专家型的组织机构或借用“外脑”,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所有企业进行系统的论证和评估,通过准确的定位,视不同情况决定取舍,分门别类采取措施。业务相同相近的进行有序重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加快步伐,没有生存价值的择机处理。下决心对一部分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二是集中财力物力扶持重点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及定位后对“依附型”和“社会型”两类企业进行优中选优,使油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因此在扶持和支持的力度上针对性要更强,集中优势项目,注入研发资金,汇集优良资产,让优秀的企业锦上添花,持久发展。

三是盘活企业资产,提高资金收益。通过20多年的积累,油田综合经济系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因此,企业重组整合也要同时整合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尽量避免企业因单位变更而造成资产闲置或成为“废铜烂铁”。

四是合理安置人员,确保就业和稳定。企业改革人员安置是大事和难事,不能因改革使职工没了工作和“饭碗”,一定要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妥善安置职工。一要企业自我消化,靠原有的基础保障大部分职工安居乐业。二要打开上市和未上市单位之间核心技术人才的流通渠道。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综合经济企业里,有许多学历高、能力强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有些还是学“油”专业的核心人才。他们是因体制的变化从事“非油”行业工作,对很多技术人才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定位,现在打开通道,回归从前,使其回到主业继续从事主营业务乃是人尽其才。另一方面在主体行业队伍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才适合从事综合经济及相关工作,这样有利于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整体协调发展。三要加大海外市场的人员流动,打破上市与未上市单位人员界限,选择一部分优秀人才先充实到外部市场开发上,使走出去的战略在人才选用上得到更充分的保证。

〔责任编辑:陈 海〕

F270

A

1002-2341(2011)02-0083-02

2011-02-20

张玉国(1962-),男,黑龙江大庆人,纪检委书记,从事企业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大庆油田油田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