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法学专题课的思考

2011-08-15 00:50周晓燕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法学党校党员干部

周晓燕

(大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黑龙江 大庆 163253)

关于党校法学专题课的思考

周晓燕

(大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黑龙江 大庆 163253)

法学专题课在党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讲好这样的专题课,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科学地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科研、思考和创新能力。

党校法学教学;教师基本素质;重要教学环节;提升四种能力

有人认为,党校是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不是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阵地。所以,法学专题课的设置可有可无。那么,法学专题课在党校教学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面对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学员,如何把握讲课的重要环节?对法学教师的基本素质有何要求等,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法学专题课在党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法学专题课的设置是党校职能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强调党校在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进一步确立了党校培训干部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同时,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作为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2010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浦东干部学院座谈会上发表的《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讲话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教育。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它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成果进行制度化的确认和法律化保障,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意志化体现。所以,法学教育的内容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统一的,是密不可分的。法学专题课的设置在党校教学中不可或缺,尤其是当前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深入推进,法学专题课的设置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法学专题课的设置不应减少,必须占有一定的比重。

(二)法学专题课的设置能推动各地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权大于法”、官本位等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更有待增强。在过去的普法教育中,各地党校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党校的学员层次都比较高,法制宣传教育能起到教育一个、影响一片的作用。因此,在新的普法教育过程中,各地党校应继续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在主体班教学中将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及时、准确地向党员干部宣传,使党员干部能成为自觉守法的模范,成为依法行政的推动者,成为各地依法治理、法制宣传的促进者。

(三)法学专题课的设置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认知水平和法律意识。党员干部来自各条战线,有的是领导干部,有的是各行各业的业务精英,有的是普通干部,对法律理念及其法律知识的感知并不相同。有的法律知识匮乏,湖南“悲情市长”余斌受贿扶贫案件,给我们揭示了对党员干部进行定期的法制宣传是很必要的;有的虽是执法人员,但对新颁布的法律不能及时学习,或者学习不深入,也影响执法效果,上海“钓鱼执法”案件,造成被处罚人剁指的后果,不能不令人深思;有的虽然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但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解不够,信仰不够,知法犯法,公然践踏法律的案子举不胜举。总之,对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警钟长鸣,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及法律认知水平,促进党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

二、讲好法学专题课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一)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党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应该比一般普通教师更过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讲课的观点,一定要与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决不能与党中央、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决策相悖。多讲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话;讲问题和负面的东西,要言之有据,要符合事实,有理性而不带个人私怨,最终把落脚点要放在弘扬主旋律上。讲自己的看法,要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是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经过深思熟虑、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观点。

(二)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无论是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业界定,还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都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党校培训虽不进行特别专业的法律教学,但作为法学教师应系统地把握法律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对法学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据此提出思想深邃、发人深省的观点,化作自己的语言,准确、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做到高屋建瓴,博采众长。可以说,深厚的法学功底是讲好法学专题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要有丰富的法学实践阅历。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法学理论的认识会更深入,讲课更有深度。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不仅能从理论层面解释,还必须从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具体指导,不具备实践阅历,很难做一名受学员欢迎的法学教师。因此,笔者认为法学教师每年都应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或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在实践中深化对法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与能力。仅有深刻的思想、深厚的理论功底还是不够的,讲好法学专题课还得具有驾驭课堂及语言表达等教学艺术的能力。法学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法学学科的特点,摸索适合法学教学的方法,如可以探索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研究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精湛的教学艺术与能力是讲好法学课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讲好法学专题课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选好专题。选好专题是提高授课质量、提高授课效果的前提。选题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围绕中央大政方针、党委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来选好题、选准题。一是围绕法学理论、法治原则、法治观念来选题。党校学员大部分不是法律程序的具体操作者,而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者、决策者,他们需要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原则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对领导与决策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能够用现代法治观念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需要了解国家的立法决策和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趋势。二是围绕党的会议精神中关于与法治方面相关的内容来选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宣传给学员。三是围绕最新的、最基本的党员干部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选题。如《公务员法》颁布后,因与广大公务员密切相关,可以设《公务员法解读》的专题,《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等公务员必须了解的法律,均可以作为法律知识的专题宣传。四是围绕提高党员干部执法能力进行选题。如可以针对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设置“如何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专题。

(二)精心备课。备课是讲好课的重要环节。要备好课,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知识和素材的积累。党校教师平时要注重理论学习,及时把握中央精神。平时要多留心、多收集,将好的素材及时记录或通过摄影等方式保存下来,这对多媒体教学有很大帮助。二是要调查研究。专题要和实践联系紧密,应多调查研究,把要讲的专题弄通、弄透。这样讲课才有依据,才有底气。三是写好讲稿。特别是新专题课,最好写成讲稿,确保讲课的准确性。四是对课程应精心设计。对新的专题课的开头、结尾,以及课堂语言的驾驭都应有所设计,让学员感到逻辑缜密、脉络清楚、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对专题课的教学方式应设计好,到底采取哪种教学方式,应根据选题选择恰当的讲授方式。课件也要精心设计,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最大、最新、最真的信息以课件形式形象地与讲授内容相配合,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有更大的收获。

(三)用心讲解。讲课是体现授课效果的最后环节。讲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仪表,穿正装。二是教态自信、自然。三是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讲课。案例教学应是法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但不能都采用案例教学,也不能都是讲授式的,要根据选题及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方式。四是语言表达要美。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与自身性格气质等相适合的讲课风格。五是要积极与学员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授课效果。

(四)勤于沟通。要注重下课时间的利用,及时收集学员对授课内容的反馈,修正、丰富、完善讲授内容。下了课并不是讲课任务的完成,而是下一次讲课的开始,教师应利用休息时间与学员多沟通交流,了解讲课中的不足,及时修正;了解学员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向学员学习;与其他老师、朋友等交流,多角度地了解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观点,经筛选、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讲好法学专题课教师应不断提升四种能力

(一)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更是党校教师履职尽责的第一能力。在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法学教师肩负着对党员干部法学理论培训的重任,要做到观念不老、思想不僵、能力不减,就必须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过硬素质,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要端正态度、静下心来、真心读书,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达到获得知识、启发思想、打开思路、得到真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要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决不能脱离社会,封闭教学,更不能学用脱节,学用不一。要做一名优秀的法学教师,就必须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加大调查研究力度。这里要注意把握三点。一是科研要为教学服务,所撰写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都应服从服务于讲好专题课。二是科研要有针对性,避免贪大求全,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讲授一个专题、研究一个课题、破解一个难题、推动一项部门工作。三是注重时效性,科研要着眼法学研究前沿和最新立法动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一切具有应用价值的东西积极探索。

(三)要不断提升思考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构建成功最真实的劳动,对一个人有着重要意义。法学教师处在法学理论的前沿,参与司法实践的机会和途径相对较多,要养成对理论知识、实践问题勤问、慎思、明辨的习惯,不仅要学会主动思考,更要善于思考,特别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充分认识和利用自身教学优势,促进法学教学。

(四)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法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在党校的法学教育中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启发和激励学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会在教学中引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抓住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根据学员的年龄、知识、职业特点,有针对性选择教学方法。比如说对中青年干部班,可以设计题目组织辩论,提前设定正反两方,发放辩论题目和相关书目,引导学员主动查找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综合运用知识说服对方,培养辩证思维、反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责任编辑:刘金友〕

D261.42

A

1002-2341(2011)02-0134-03

2011-02-23

周晓燕(1970-),女,陕西泾阳人,主任、副教授,从事法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法学党校党员干部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法学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