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课题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2011-08-15 00:50于忠惠管明辉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园所习惯幼儿园

于忠惠,姜 波,管明辉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幼儿教育课题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于忠惠,姜 波,管明辉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幼儿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要办更加开放的、社会化的幼儿教育。然而,在过去的教育观念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幼教机构,确确实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如何让油田幼儿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如何把油田的孩子培养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首要工作就是要摒弃单纯“知识性教育”的传统做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油田幼儿教育现代化水平。

幼儿教育;课题研究;实践与探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庆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工作,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步伐。矿区服务事业部托幼管理中心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企业——大庆油田的幼儿教育基地,肩负着培育8000余名油田幼儿的光荣使命。自2008年以来,托幼管理中心科学提出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幼小衔接教育”、“家庭延伸教育”及“幼儿科学饮食研究”4项创新课题。其中,“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课题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三等奖。这些课题研究,不仅提升了油田幼儿教育现代化水平,并通过为孩子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

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须从认知规律入手

近代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

(一)寓教于乐,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幼儿天性好动,针对这一特性,园所创新方法,将安全常识的宣教,自护技能的训练同“玩”相结合,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通过对安全教材《不懂安全的大灰狼》的延伸创编及创设幼儿安全主题活动区域,完善安全教育模式,使幼儿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识。通过定期评选出遵守安全规则的幼儿,奖励“安全小红花”,开展“我是安全小卫士”等活动,引发幼儿主动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护技能的热情。在托幼园所你随时都能够看到孩子们在上下楼梯、滑滑梯时,会按脚印示意或控制点线有秩序地右侧通行;在入厕时,后面的孩子要扶着前面的孩子跨上台阶,然后退到一米线后,耐心等待。这些良好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地减少和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趣味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就是为幼儿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基础。针对幼儿好奇心、表现欲强的特点,通过开展分享阅读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早期阅读的快乐。利用小书阅读的环节,激发幼儿要读、要看的兴趣和愿望,在“要我读”变为“我要读”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阅读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演小品、续编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班级创设“小小书吧”、“我的阅读世界”等幼儿阅读活动区,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体会学习的氛围,体验阅读学习的乐趣。现在,孩子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注地从事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读书文具,不撕坏、涂抹图书和拆弄玩具,会整理学习用品。

(三)树立榜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礼仪习惯。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根据幼儿这一特性,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贯穿于养成教育的教学中。听了王进喜爷爷的事迹,孩子们在感动的同时,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铁人的后代。同时,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在教师中开展“星级”教师评选活动,使教师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们做出表率。举办家庭才艺大赛,让家长们通过情景表演展示自己的风采,让父母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开展包括感恩、关爱、亲情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培养孩子对亲人的爱。同时,在幼儿入离园、盥洗、进餐、午睡、集体游戏等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园所时刻注重规范幼儿礼仪行为习惯。通过改变幼儿以往只是简单问好的接待形式,开展“我是小小礼仪接待员”活动。园里的幼儿现在能够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地迎接来园的每一位家长和小朋友。通过每日的间操环节对幼儿的问好、手势、蹲姿等基本礼仪进行反复的训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标准的仪态。

二、实施“幼小衔接”教育,须从扭转“小学化”错误倾向入手

“幼小衔接”问题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学校,是关系到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一)针对“重知识、轻习惯”现象,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根据很多家长急于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幼儿园大班对孩子进行“小学化”的教育,导致很多幼儿入学后出现重复性学习,进而出现厌学、后劲不足等现象,园所下发调查问卷8000余份,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并针对反馈出的问题,以家访、家长学校讲座、家园小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观念的引导;通过组织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接送交流、家教咨询等活动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邀请小学的教导主任、教师与家长开展座谈会,共同探讨“幼小衔接”方法和内容,使家长逐渐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应该从情感、态度、能力和习惯上进行衔接。

(二)针对“幼儿生活随意性强”现象,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研究。小学生活与家庭和幼儿园完全不同,在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刚入学的幼儿出现的不能按时到校、准时上课、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诸多方面不适应的现象,园所通过延长课时、增加课间10分钟、缩短午睡时间等办法,使大班幼儿在作息时间上逐步与小学进行衔接;通过“值日生”、“整理小书包”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通过评选“专注宝宝”活动,延长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通过家园共育,让幼儿逐渐养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好习惯和自己管理时间的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幼儿产生了较强的时间观念,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针对“幼儿学习能力弱”现象,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根据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差、任务意识差、自理能力差等常见现象及问题,园所创新教育方法,巧妙运用数学智慧盒,创编了一套寓教于乐的儿歌学具操作法,提高幼儿操作兴趣,使抽象的数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坚持每天给幼儿布置一项任务,如看一本书、整理小书包等,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现在90%的幼儿能够有意识地倾听教师和家长提出的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各种任务。开展口述日记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由家长代笔记录幼儿口述内容,将形成图文并茂的画面装订成册,成为一本真实生动的幼儿成长记录。

三、转变家长教育观念,须从建立有效沟通入手

没有家庭参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中心各幼儿园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家园沟通方式,开辟了多元参与的亲子互动平台,使家长成为教育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托幼管理中心各幼儿园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号召家长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支持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向家长提出“扬文明礼仪之风,做文明礼仪使者”行动倡议书,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开展家长学校培训观摩活动,运用多媒体形式向家长讲解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家园配合等方面的内容,使家长们深有感触。广泛征求家长意见,针对“家长需要了解幼儿的小常识”、“家长希望幼儿园培养幼儿哪些习惯”等问题,总结出关于家长三大方面的需求,即学前儿童保育、学前儿童教育、家园共育,并编写《家长必读》一书,切实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

(二)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及日常工作。园所利用QQ群将教学动态向家长进行公布;通过班级博客,开辟习惯养成教育栏目,把开展的活动和幼儿一日行为的照片公布在博客上,通过网络建立起家园日常化交流模式。同时,将幼儿习惯养成目标制成宣传手册发给家长,使家长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为家长制作习惯养成小报,定期发放给家长;还有很多幼儿园开通了“小广播”和“小电视”,在幼儿入离园时间,将幼儿的表现播放给家长看,从而让家长与老师进行“零距离”沟通。

(三)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园教育。教育中的连续性、一致性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所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上下功夫。在指导家长过程中,园所采用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召开家长会,向其讲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亲子阅读活动的基本知识;介绍选择图书的方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活动的指导方法,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指导技能。通过“网上交流、亲子手册”等方式为家长解决有关困惑与难点问题,增强家长示范教育的意识。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有效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目前“,幼小衔接”系列课题已经得到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冯晓霞教授的肯定,在北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需从科学营养膳食入手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园所通过科学营养的膳食,保证幼儿身体发育健康,让孩子们吃得更具科学、更有营养。

(一)制定科学的带量食谱。托幼管理中心聘请了中国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为幼儿食谱“把脉”。在食谱制订上做到营养全面均衡,在食品供给上做到安全优质足量,在食品加工上做到科学合理,色香味俱全,在进餐环节上做到吃饱吃好,愉快进餐,把好幼儿入口关。在食谱制订上改变以往的“先吃后算营养带量”为“先算营养带量后吃”,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在食谱公示上改变以往的“实物公示和纸张公示”为自做自拍的“彩色食谱公示”。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食习惯,园所制定了“进餐三部曲”;在每日进餐环节中,通过古诗《锄禾》反复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为提高家长认识,争得家长的配合,保健医每年为家长讲一节营养健康课。油城的家长们也欣喜地看到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变化。孩子们不仅自己的习惯变好了,而且在家中能及时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一位孩子妈妈感慨地说:“过去孩子吃饭要追着喂,现在孩子不让喂,自己吃得可好了,还给长辈倒水,和以前相比真是不一样了。”

(三)创新方法纠正幼儿偏食。为了保证幼儿营养的摄入,园所烹调时不仅重视色、香、味、形来刺激幼儿的食欲,还在创设温馨的就餐环境上下功夫,在餐厅张贴诱人的蔬菜、水果和美食图片。为了不让偏食的幼儿将不喜欢吃的食物挑拣出来,服务人员还将他们不爱吃的胡萝卜、芹菜做成馅儿包成包子或饺子。幼儿进餐时播放轻音乐,杜绝讲话和嬉闹;她们通过餐前教育、餐中鼓励、餐后表扬的方法,确保幼儿的进餐质量,纠正幼儿偏食厌食的不良习惯。

通过三年的科研课题创新,这种以教科研为先导、以保教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做法,持续提升了办园质量,幼儿园的教育导向更加坚定,教育内涵更加突显,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从而为孩子的阳光人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 海〕

G610

A

1002-2341(2011)02-0151-03

2011-02-20

于忠惠(1961-),女,山东黄县人,托幼管理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园所习惯幼儿园
上课好习惯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爱“上”幼儿园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