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执行——以纽约市立大学英语系《社会语言学》为例

2011-08-15 00:42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陈述

闵 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

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执行
——以纽约市立大学英语系《社会语言学》为例

闵 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

课程教学大纲是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教师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的和目标;教育理念;课程基本内容;课程时间安排和作业时间要求;使用教材;课外阅读;授课方法;学生反馈和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等。以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斯坦顿岛学院英语系《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为例,探讨如何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其有效执行。

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执行;《社会语言学》;纽约市立大学

一 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学者对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如 Smith[1](P113)指出教学大纲是课程信息的载体,包含了学生们需要了解的该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等所有重要信息;Matejka& Kurke[2](P115-117)指出教学大纲是:(1)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同;(2)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工具;(3)课程的整体规划;(4)认知图。Smith[1](P113)和 Habanek[3](P62-64)指出课程教学大纲能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Thompson[4](P54-71)也指出,一个有效的教学大纲应把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勾勒出该课程的整体框架,有助于学生从学期开始就对该课程形成正确认识。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大纲不仅能反映出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的整体把握,还能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学习之前就能清楚地了解在这门课程中要学什么内容、以何种方式学和自己需要做什么等。国内高校也很重视课程教学大纲,一般由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制定,学校教务部门通常把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统一印刷并装订成册,并分发到学院和教研室等教学部门。但是,作为教学过程中教和学两大环节主体之一的学生却并不能清楚了解他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笔者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斯坦顿岛学院英语系访学期间,发现该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非常正式、详细,课程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设计并制定,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以书面形式发给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本文以笔者所学的该系课程《社会语言学》(文中出现的《社会语言学》均指纽约市立大学斯坦顿岛学院英语系的《社会语言学》)为例探讨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执行。

二 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个有效的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哪些内容呢?Smith & Razzouk[5](P215-221)总 结 出 以 下 10条:(1)教师和课程的基本信息;(2)课程的目的和目标;(3)教育理念;(4)课程基本内容;(5)课程的时间安排和作业的时间要求;(6)使用教材;(7)课外阅读;(8)授课方法;(9)学生反馈和学生成绩评定方式;(10)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Matejka & Kurke[2](P115-117)指出课程教学大纲还应明确对学生出勤政策的规定。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分六部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和教师基本信息前者包括课程名称、代码、上课时间、上课地点、选课学生的专业,后者包括教师的姓名、职称、办公室、办公时间、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二)课程目的和目标给学生一个关于该课程学习内容的整体规划,即本课程将探讨语言和社会阶层、种族、性别和年龄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讨诸如语言态度、多语现象、礼貌和英语的区域性变体等内容;

(三)16个周的详细教学计划列出每周两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并明确了课堂上的任务和学生在课前应准备的内容。学习内容包括从学生所购教材中选出的6个单元和教师从其他教材中选出的5个单元。学生的课前准备包括阅读下节课要学习的单元并书写读书报告;

(四)该课程的学生作业

1.学生应购买的教材,包括书名、作者、版次及购买地点等详细信息;

2.对学生的读书报告(response paper)做了具体规定:首先用一两句话总结所读章节,然后就阅读中的术语或概念提出一个问题,最后就阅读中的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写出一页读书报告,要求学生解释为何觉得其重要,并给出该单词、短语或句子及其在原文中出现的页码;

3.明确了对学生期末论文的要求,即从本学期学过的内容中选择一个主题写一篇10页的期末论文,要求至少附3篇参考文献(不包括本学期所用教材);

4.学生的期末口头陈述,对期末论文进行10分钟讲解,要求包括对论文的概述、对所引文献的总结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发现;

(五)学生出勤

对学生旷课、迟到、早退、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的情况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六)课程测试

包括四项:该学期所有读书报告占总分的40%;期末口头陈述占25%;期末论文占25%;出勤占10%。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基本涵盖了Smith&Razzouk和Matejka&Kurke总结的11项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提前了解该课程的学习内容、课堂学习方法和课下准备工作,而且可以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误解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要求的不必要的重复。这样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合同、沟通工具和课程规划作用。

三 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

制定有效的课程教学大纲只是课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师生之间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而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效果最终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圆满完成,一个好的课程教学大纲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则与废纸等同,其执行效果要依赖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的执行主要集中在第三、第四和第五部分,只要这三部分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其他部分的成功就会水到渠成。

(一)第三部分教学计划的执行

1.教师把从学生购买教材之外选择的5个单元都打印出来并分别提前一周发给每一位学生;

2.学生课前预习是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课前预习的内容包括通读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写好读书报告,为此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详细给学生讲解读书报告的写作要素和格式并在教学大纲的第四部分给出具体要求;

3.课堂教学环节是和学生的课前预习紧密相连的,教师首先把已经批改了的学生读书报告发给学生,然后把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学生讨论各自的读书报告,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接着教师就总结、问题和报告三部分进行有引导的讨论。教师会让总结写得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分别读出来,然后点评好在何处、差在何处,并给出改进建议;然后教师把学生提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发言,教师针对学生发言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最后是每组有一位学生朗读读书报告,该组学生就该报告进行讨论甚至争论,教师把这种讨论控制在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范围内,并纠正错误的理解;

4.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加讨论并进行课堂发言,在课下严格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课前预习和读书报告写作,这些都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否则其效果就会打折扣。

(二)第四部分学生作业的执行

1.学生读书报告(已在第三部分进行了分析);

2.学生期末论文在第5周教师就安排两节课时间让学生讨论各自的论文主题(research topic),每个学生都发言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教师做记录并对这些主题进行分类,主题相似或相近的学生可组成兴趣小组;教师还发给学生研究论文写作提纲模版供学生参考;在第7周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完成一页纸的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并在规定期限内交给教师,要求阐明研究内容、选择该主题的原因、对于该主题已知的内容、想通过这个主题弄明白什么以及如何完成该研究计划;在第8周又进行一次论文主题的课堂讨论,并安排一个课时的图书馆学习,图书馆的参考馆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了如何运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查询和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及参考文献,为学生查找资料打下了基础;第13周教师要求学生课下写期末论文;第14周课堂活动是期末论文写作。这些循序渐进的安排保证了学生期末论文的顺利完成。

3.学生期末口头陈述教师在第12周发给学生口头陈述提纲,明确口头陈述的目的、时间、环节、应准备的辅助材料等。如陈述环节包括阐明主体、阐述选择该主题的理由、该主题与个人工作或学习经历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逐步切中主题的;应准备的辅助材料可根据不同的陈述方式有所不同,电脑、音响、播放器等要提前试用,不用电脑类辅助设施的要为其他学生准备每人一份的论文提纲。要向其他学生解释自己的论文是在搜集文献的基础上写成还是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写成;重点讲解研究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最惊讶的或最重要的发现;要指出研究中还没能解决的问题;要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教师在第14周提前确定学生的口头陈述顺序。在第15、16周口头陈述时教师在班上提前强调纪律,以保证给陈述的同学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第五部分学生出勤的执行

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每次上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考勤并记录。正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严格执行,并对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充分准备,才使得学生对每一周的课程有了清晰的规划并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正是由于学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每一周的任务,教师才能使该课程按照原定计划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遵守教学大纲约定并严格执行其每一个步骤和要求,该门课程的教学才取得了预期效果,实现了既定目标。

结 语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包含了完整的课程信息,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帮助,不仅能理清该课程的整个轮廓,明确其目标,而且能使师生在整个学期内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同时,由于教学大纲反映了教师对该课程的把握程度、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因此学生往往从第一节课的教学大纲中就获得对教师和该门课程的第一印象,而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教学大纲的沟通功能。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效果将直接决定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只有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执行这两个环节都做得到位才能圆满完成教学活动这一复杂过程。笔者在课程结束前对班级里31名学生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100%的学生认为《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教学大纲能够了解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2)通过教学大纲了解教师的授课方式;(3)通过教学大纲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周该做哪些准备工作;(4)通过教学大纲知道了课程考核方式等。98%的学生对教学大纲的执行度表示满意,因为:(1)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2)教师及时批改读书报告并作出反馈;(3)教师对期末论文和口头陈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了分阶段指导;(4)感觉自己通过学习该课程获得了新知识等。但是正如K.Matejka& Kurke[2]所指出的那样,课程教学大纲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每个学期课程结束后应根据本学期的经验和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大纲,才能创造出更加有效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

[1]Smith,Randolph.A..Preventing Lost Syllabi[J].Teaching of Psychology,1993,Vol.20,No.2.

[2]Matejka,Ken & Kurke,Lance B..Designing a Great Syllabus[J].College Teaching,1994,Vol.42,Issue 3.

[3]Habanek,Darlene V..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Syllabus[J].College Teaching,2005,Vol.53,No.2.

[4]Thompson.,Blai.The Syllabus as a Communication Document:Constructing and Presenting the Syllabus[J].Communication Education,2007,Vol.56,No.1.

[5]Smith,Mary F.,& Razzouk,Nabil Y..Improving classroom communication:The case of the course syllabu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1993,Vol.68,Issue 4.

Designing and Carrying out a Course Syllabus——Exemplified by Sociolinguistics of English Department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IN 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An effective course syllabus need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cess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It should contain teacher’s contact information;course description and objectives;teaching philosophy;course contents;course scheduling;and assignment and test dates;textbooks;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tools and materials;after-class reading materials;students’performance assessment;among others.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design and carry out a course syllabus successfully with that of Sociolinguistics from the English Department of College of Staten Island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s an example.

Course syllabus;Designing;Carrying out;Sociolinguistics;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G 642

A

1009-9743(2011)04-0118-04

2011-10-17

闵玲(1974-),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中医翻译。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度教研基金资助项目(YZ201127)。

(责任编辑:陈 棠)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陈述
Which Is Important?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陈述刘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