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制度对高校管理干部的新要求*

2011-08-15 00:54金筱萍杜耀权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干部大学制度

金筱萍,杜耀权

(1.武汉大学 政管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 党校,湖北 武汉 430072)

现代大学制度对高校管理干部的新要求*

金筱萍1,杜耀权2

(1.武汉大学 政管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 党校,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学制度是处理大学与国家、社会以及大学内部关系的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高度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依法管理的意识,正确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更加重视党建工作。

现代大学制度;高校;管理干部;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第十三章专门阐述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问题,提出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对于高等学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1]这必将引发高校管理工作的深刻变化,从而对管理干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高度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知识更新和高校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实现工作和学习的良性互动是管理干部增强自身本领、有效履行职责的不二法门。”[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必然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例如,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它有哪些内容和特点?为何以及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这些问题是许多管理干部不熟悉的,需要我们抓紧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尽快弄懂弄通,以便于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程。

有学者认为,“所谓现代学校制度,一是学校举办的制度,二是政府管理学校的体制,三是学校内部管理(治理)结构。”[3]前两方面涉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最后一方面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从《教育规划纲要》的描述来看,现代学校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即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具体到高等学校,“大学制度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4],“是处理大学与国家、社会以及大学内部关系的制度。”[5]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立足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新型关系这一核心环节,重点解决好政府如何依法管学校办学校、学校如何建成好的治理结构、社会如何对学校实施监督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完善治理结构,理顺权利关系;二是加强章程建设,促进依法办学;三是扩大社会合作,优化办学环境;四是推进专业评价,提高办学质量。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意义重大。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构成高等教育体系个体细胞的大学,却缺乏应有的特色和活力,存在运行机制单一、管理模式僵化、价值取向错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整体的科学发展。[6]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管理干部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既要参与谋划设计工作,又要具体推进制度的实施,把它落在实处。管理干部只有切实加强学习,才能熟悉和掌握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关知识和内容,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实践提供思想、智力和组织上的准备。

第二,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校管理干部要做好管理工作,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要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正确行使管理育人的职能,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要体现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思想,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为评价标准。学校的党(团)务管理工作要体现为学生成人服务的思想,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使各项管理工作在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要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充分体现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切实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怎样培养人,关键在教师。学校对教师实施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有利于优良师德师风的形成,有利于教师提升培养人的本领、增强培养人的信念、提高培养人的热情、承担培养人的使命。

高校管理干部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把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术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否有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6]使管理工作实现从“你要干什么?”到“我能为你做什么?”的转变。

第三,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增强依法管理的意识。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章程建设。也就是说,每所学校都要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让章程成为学校内部的“宪法”。在章程规定的框架内,充分保障学术研究的自由、教学创新的自由、学生学习的自由、学校办学的自由,使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从管理角度看,学校章程必然要对学校各种管理职能、管理权利以及相互关系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大学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存在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权利:有党委的领导权和校长的行政权;有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权;有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学术权利。《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现代大学制度强调依章程管理的方式,与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有很大区别。这就对高校管理干部提出了增强章程意识、依法行使管理权利的新要求。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健全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沟通协调和监督机制,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从学术层面来说,必须建立和完善教授治学的制度规范和保障机制。教授治学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特质,学术自由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特征。教授治学与学术自由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教授治学,学术自由就缺乏存在的条件,学术创新难以实现,大学自主办学也无从体现。[6]

再次,从民主层面来说,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管理是大学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前提。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体系,探索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切实保障他们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权利。

上述对现代大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客观要求,使高校管理干部面临尽快提高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任务。管理者应珍惜手中权利,用好手中权力,利用赋予的职权为学校做更多有益的工作,为学校成为科学、民主、法治、现代化的示范区多做贡献。

第四,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正确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随着大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内部组织的日益复杂,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激烈。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

要统筹兼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中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然涉及系列的、持续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涉及学术结构、学科发展、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把大学放在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谋划改革措施和发展目标,同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师生员工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要统筹兼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中的学校中心任务与工作职能的关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大学还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培养人才,更好地实现工作职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有可能造成各项职能发展的不平衡,产生矛盾。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思考问题,有效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共同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避免顾此失彼。

要统筹兼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中的学校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教师是大学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管理人员、后勤职工、在校学生乃至离退休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体。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学校所有的人。

第五,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管理干部更加重视党建工作。

我国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完善这一领导体制,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现中国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的可靠保证。

因此,高校管理干部必须重视学校党建工作。要带头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管理工作和党组织活动的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做到德才兼备。此外,高校管理干部还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勤政为民,杜绝腐败现象。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央政府网站.www.gov.cn.2010-07-29.

[2]于洪良.高校管理干部要强化八种意识[N].中国教育报,2010-09-01.

[3]张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政策涵义.教育部网站,2010-12-17.

[4]刘绍怀.关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问题[N].光明日报,2009-10-23.

[5]盛连喜.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0-03-22.

[6]韩传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之探析[N].光明日报,2009-04-13.

G47

A

1006-5342(2011)09-0176-02

2011-07-20

猜你喜欢
干部大学制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大学求学的遗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