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中学德育工作重心的倾向研究*

2011-08-15 00:5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道德教育课程标准

丁 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关于我国中学德育工作重心的倾向研究*

丁 贺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我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了一个既倍受关注又略显无奈的尴尬境地,而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一部分学者更愿意从技术(或方法)层面去关注。笔者在本文中便是设想从技术的角度打开一个突破口,企图对我国中学的德育发展倾向提出一定的建议,以达到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困境和促进其进一步良好发展的目的。

中学德育;品德教育;课程标准;道德素质

一、我国德育概述

我国中学德育是提升中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活动,是与智育和美育同时从教育当中划分而产生的。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里关于德育的定义: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所以,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应该包括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当然,对于德育的理解学术界各有不同,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德育要除了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等等。而事实也确是如此,我国长期以来沿用的一直是前述的那种大德育的概念,其既关心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又具有生理、法制等意识的介绍。

2002年,教育部启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分别已于2003年和2004年正式颁布实施。此次课程标准的研制,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有非常大的调整。做出这种调整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发展和整个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同时也由于我们对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功能学习方式和作为制度性学校的学科与生活关系的认识的改变。新的课程改革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确定了中学以及其他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同时,中学其他各门课程结合自身特点渗透德育,设置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均焕然一新,这种目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关心国家命运,形成社会责任感等爱国爱家的情操,切切实实地加强了新时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当前德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大德育概念对当前中学德育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大德育也就是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大箩筐,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德育课深受学生的排斥,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内在道德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更谈不上道德实践的愿望和能力。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在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排在第10位(共14门课),在最不喜欢的课程中排在第3位;有近1/10的初生中学将思想品德课列为最不喜欢的课程;高一的学生中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人数比初三学生低了近10个百分点。

另外,由于大德育的德育泛化容易使学生认知水平中的道德、法制、心理、生理甚至行为以及其他的各种被泛化的概念在性质上混淆,进而出现教育策略错位,误判、误诊、误习。在这种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不仅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不了积极的影响,甚至可能对社会持续产生新的消极问题。

第二,德育课本知识结构与社会实际体验不符,使学生无所适从。

学生的对于道德素质的理解无法在现实中国体现。例如,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这与课本中说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述就存在矛盾,当前的学生在红色政治逐渐弱化的现阶段是无法从感情上理解课本中价值观论述的。现阶段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生产力的相对落后、科学技术相对不发达等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的不相统一,这在感情上中学生也是难以切实体验的。这必然展现出德育教材甚而德育课的空洞,致使学生道德感情无法体验培养,进而影响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三,关于我国农村中学德育教师队伍的道德素养。

近期,有人在山西省以问卷加访谈的形式,随机抽样调查了200多名农村中学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教师,此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当前农村中学德育教师的现状。经过初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德育教师数量基本满足。(2)学历水平喜忧参半。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显著提高,其中本科学历达到80%以上;同时,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学历都是在职进修,经过电大或函授教育取得的,其学历与实际知识和中学德育教学之间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3)教师知识结构、水平不合理。兼职兼课情况严重,从教学管理、后勤、教辅及其他学科工作岗位中抽身兼职德育工作的共计有121人,占调查总数的49.8%;德育专业科班出身的共计135人,占总数的55.6%。

第四,道德素养的评价和衡量普遍认为是复杂的、不可知的。

随着WTO的加入导致的全球化浪潮,使国际交流和沟通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文化的直接迅速的相互激荡和影响,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发展,而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在一个由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运动并逐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每一个道德问题的解决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受到外部环境诸多因素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产生或面临着一些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中有些可能是学生原有的道德结构所不能完全包容,是他们现阶段的道德思维所不容易回答的,就会产生内外的不一致;同时,学生在教育影响下获得了有关的一些道德规范、观念、行为方面的知识,明确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这些从外界新获得的知识和要求,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还得进行比较、鉴别、选择、处理和加工,也有可能相融一致。这就导致了新时期道德考量的复杂性加剧,以至于有人提出道德评价的不可知性。

三、我国德育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应该倾向何方

面对前述的当前中学德育遇到的亟待解决核心问题,我国德育的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如下几个重点倾向的工作方向:

第一,在德育工作中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核心工作目标,即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包括三个具体的方面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其余的如大德育里面囊括的法制、心理、生理、甚至行为以及其他的各种被泛化的内容应该整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只需在适当的时候由学生自己挑选出来为自己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服务。道德素质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是用来描述培养学生道德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的结果也就是德育的目标具体化到学生个体中之后就可以用另外一个概念来描述了,即学生的道德品德水平。笔者认为道德品德和道德素质是两个立足点截然不同的概念。社会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个体具有道德品德的过程,但是并不要求学生个体具有道德素质,学生个体也不可能具有道德素质。原因是道德素质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德育的成功之处或者说德育的工作方向就是让学生个体具有道德品德。我国学者潘菽教授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品德的三因素的结构模式,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可以说,在我国德育发展的几十年内,学生个体的道德认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最足,而后面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两个因素在我国的德育发展中属于弱项,也就是笔者提出的第一个未来的要重点倾向的工作。

第二,加强德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原因如下:

1.信息技术必然引发新的德育问题。21世纪信息量急剧增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真假信息鱼目混珠。在当前的特殊条件下,德育过程中学生个体的三个品德因素皆与信息技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德育信息获取的其他领域,比如德育教材、传统媒体、现实集体活动等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世界与道德的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是比较零散的,至少没有系统化。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与德育这两个领域从性质上完全不同,整合这两个陌生的伙伴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信息技术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积极的支持。网络作为当前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信息的包容量是不可描述的,其可以成为德育的大资源库。同时,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手段,也可以填补德育现实体验的空白。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或者难以实现的德育体验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德育实效。

综合前面两点,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互补将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有一个工作倾向。

第三,道德素养评价和衡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系统化、统一化。

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一个道德问题的解决要受到外部环境诸多因素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就会产生学生个体内外的一致或不一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德冲突。由于这种冲突的影响因素众多,很多学者就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道德的不可考量性。实际上,道德品德的评价不是单一的,我们不需要过分地关注于得到冲突的结果或者道德素质的外部表现。道德素养评价和衡量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客观的体系,这个体系不应该再有进一步的目标,因为学生个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学生的道德品德不是仅仅靠德育课以及道德素养评价和衡量标准体系就能实现的。它还必须依靠其他课程所奠定的认识世界、他人和自我的素质基础以及校园文化、社区服务等其他隐性课程共同支撑才能完成然后持续向前发展的。

[1]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26~31.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陈芬萍.中学德育要突出实效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5]裴云.中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10).

[6]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631

A

1006-5342(2011)09-0090-02

2011-07-05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道德教育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