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

2011-08-15 00:54赵晓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党执政建党经验

赵晓乐

(三亚学院 社科部,海南 三亚 572022)

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

赵晓乐

(三亚学院 社科部,海南 三亚 572022)

建党90周年是见证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辉煌时刻,同时也是提升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契机,本文从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建党90周年的执政能力建设、建党90周年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文章认为建党90周年对党执政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建党90周年;执政能力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也将迎来建党90周年历史。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发展历史上,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一个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一个执政的党,二是从领导计划经济的党转变为领导市场经济的党[1],这两次“根本性转变”使得党取得国家政权并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总结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从党执政的历史过程中汲取经验,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一、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

(一)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从1921年建党的“星星之火”开始,到后来“可以燎原”之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成长、壮大。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不断考验和磨炼党的生命。在那些革命的浴火岁月里,党的组织规模、领导能力、战斗能力等都在不断提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党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共识昭示了党对当时国内形势的正确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也使党的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蒸蒸日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在不断得到巩固。进入21世纪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

(二)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建设。从中共一大党的诞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非常注重纪律和组织建设,在苏维埃共和国期间的早期执政实验,毛泽东等人就强调加强党员的实践能力建设。在延安期间,党注重加强组织建设和党风建设,要求党员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升理论水平,同时通过“整风运动”提升党组织的整体实力和战斗力。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注重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党的高级干部指挥生产实践的能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组织领导能力建设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共产党仍然从思想水平、纪律作风、实践水平等几个方面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入新时期以来,党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断通过党内体制改革以及党外监督得到一步提升。

(三)与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时刻以民族独立、富强为己任,在革命战争和土地改革过程中,党始终相信只有依靠人民建设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独立自主、富裕文明的强国理想。而建国后,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党对社会主义开始模仿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逐步打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局面,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但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但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局面。

二、建党90周年中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解放前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从原则上说,解放前夕党还是一个革命党,其主要目标是夺取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这一时期党在组织建设上的探索为以后成为执政党提供了很多经验,所以我们有必要总结解放前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尝试。总结主要集中在江西苏维埃时期和延安时期,在江西苏区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局部执政的地位,其有益尝试可以说为建国后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当时在江西苏区,中国共产党注重对党的纪律建设,要求党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同时要求党员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并紧密联系实际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安排学习、开展“整风运动”,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同时在解放区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经验。解放前夕的探索和尝试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在建国后党的组织建设中沿袭下来。

(二)建国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列宁执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实际,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3]到中共八大时,党如何领导国家,如何处理党群关系,如何进行组织建设,如何防止和克服不良思想和作风等方面,已经具备初步的执政经验。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党和毛泽东在正确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也自觉开始了对执政党建设道路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1957年以健全党的政治生活为主题的全党整风导致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及随后的“左”的错误,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一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曲折中发展,其所经历的教训为以后党走向成熟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文化大革命的创伤中走出来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反省那一时期的历史教训。从中央到地方,反思逐渐铺开,随后开始思考如何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4],随后在1989年,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江泽民提到要在执政过程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在如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方法上,江泽民认为“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讲究领导艺术,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面力量”[5]。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化了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6]

三、建党90周年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

(一)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

在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中,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组织建设,主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政治建设两个方面来达到。在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中,我们依然要加强制度建设,并努力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强化制度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在社会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需要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需要优化党的组织结构,使党组织处于最佳运作状态,比如说创新人事任免制度、采用管理先进的管理技术等等;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需要提升党内民主和完善党外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决策更科学,决策的执行更到位;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需要不断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学会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科学的地运用,做到认识和实践相结合。

(二)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在党的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诸如党的三大作风、民主集中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党风廉政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建党90周年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对自身组织和作风的建设,在西柏坡会议上,毛泽东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在即将取得革命胜利的同时要“务必继续保持谦虚敬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至今日这“两个务必”对党风廉政建设仍是一个警醒。在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我们仍要坚持这些前瞻性的话语,这是在思想上不断提升觉悟,学习老党员的先锋模范。我们不仅要通过不断开展对党的光辉历史和思想理论的学习来开展党风建设,同时需要建立完备有效的监察机制,限制党内干部权力的过分膨胀以及权力的不合理运用,这是从制度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0周年历史中,始终与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在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理想,实现强国富民的愿望。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同时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考验的是党的执政能力,党组织及其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五项核心能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道路,不断促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汲取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的社会经济现实,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1]陈俊.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讨,2009,(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1.

[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63.

[6]贺先平.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理论视野,2004,(6).

D261

A

1006-5342(2011)09-0024-02

2011-06-19

猜你喜欢
党执政建党经验
建党百年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习近平关于“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创新价值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宗旨
通过延安整风运动看党执政的合理性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