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2011-08-15 00:54程敏英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读者意识意识作文

程敏英

(临海市城西中学,浙江 临海 317028)

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程敏英

(临海市城西中学,浙江 临海 317028)

读者意识,指的是作者在写作时心目中必须有自己的读者群体,无论是在内容的确定方面,还是在形式的选择上,都要为自己的读者群体考虑。朱自清认为,“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这种意识就是写作的读者意识,作品,如果离开了读者的阅读,它将毫无价值和意义。因此作者在写作时必须要有“读者意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忽视了“读者意识”问题,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进行指导,而对于“写给谁”、“为什么写”,关注甚少,指导不够。学生在写作时,从来不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这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不知道作文是写给谁看的,就难以体会到写文章的价值,难以激发写作的热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习作的兴趣,影响学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持续的写作动力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评价交流的范围的局限,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常常较为简单、笼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升。

在作文教学中,倡导“读者意识”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写作中要有“读者意识”,才能充分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写作的自信心,从而推动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学生以假想的读者为对象,在假设的场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态度。面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就需要学生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能力,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能力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写作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有利于写作和生活实践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由此可见,写作教学中培养读者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习作的目的和读者对象,并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呢?

一、教师转换角色,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换角色,重新定位,首先要成为一个读者。作为读者,教师就不再是一个审判者,而应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阅读学生的作文,接受作文传递的信息,发现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学生的写作,应根据学生作文的假想对象,来欣赏评价这篇文章。1.欣赏者。赏析作文,是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有效措施。欣赏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也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称赞,能改变一个学生对待写作的态度,进而改变他的人生。要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善于发现作文中的亮点,以激励学生。从而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就会提高。2.交流者。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走进教师的心灵世界,了解教师的想法。教师的评语形式要多样化,让学生乐于接受,敢于和教师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的读者意识被唤醒,写作的激情才被点燃。

二、创设写作情境,建立学生的读者意识

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拟定假想的读者对象,明确读者的年龄、地位、身份、文化学识与自己关系等,对他们说些什么,如何说等。如写给自己的,真情流露;写给朋友、同学的,真诚平等;写给报刊杂志的,新颖准确;写给上级或师长的,清楚恭敬;写给晚辈的,真诚亲切;写给文化程度高的,用优雅的文字;写给文化程度低的,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先让学生思考“写给谁看”的问题,而不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这是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的重要方面。

比如《谈学习》这样的命题作文,如果你对一些同学认为学习太苦的感叹深有感触,那么你就可以假想这些同学为你作文的“读者”,以朋友的身份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或经验,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和改变现在的学习方法。如果你对一些同学学得很累却成绩不佳的现象深有感触,那么你就可以假想这些同学为你作文的“读者”,真诚地说说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的办法。如果你对有些同学以为读书无用的情况很有看法,那么你就可以假想这些同学为你作文的“读者”,从个人的就业、生活、修养及国家建设的角度,用身边的事例谈谈学习的意义……由于有了“读者”的存在,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以命题作文《感恩》为例,如写给老师或亲人,可采用温情脉脉的笔调回忆受到关怀的感人事件,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如写给弟妹,则用深入浅出的说理语言殷切叮咛,提醒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馨,学会体会他人对自己所做一切的情意,教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如对犯罪分子,可言辞犀利,摆事实讲道理,把他人的付出和其人的妄为作对比,振聋发聩,触及灵魂。笔者在尝试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训练,不仅很快教会学生树立读者意识,产生写作的对象感,而且开辟写作思路,畅所欲言,避免了下笔无言的尴尬。

三、多种形式发表与批改,激活学生的读者意识

没有读者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没有读者的写作教学是没有生命的教学。而发表习作,可以让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形成读者意识。培养学生作文时的“读者意识”,必须改变阅读对象只有教师,评价者也只有教师的局面,必须改变以笼统的评语和单一的分数为主的作文评价方式,多渠道地“发表”学生的作文,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这里所讲的“发表”,有着广泛的外延。作文在报刊上登载,叫发表;在电视台播发,叫发表;在学校文学社刊物上刊登,叫发表;在墙报上张贴,叫发表;在学生间互阅互评,叫发表;作为范文由教师朗读出来,也叫发表。可以这样说,学生作文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发表,便拥有了读者。这样多种方式地“发表”学生的作文,让尽量多的读者参与进来,作者必定会关心来自读者的肯定或批评意见,激起作者的求胜心理和写作的欲望。这样一来,写作时就会全力以赴,认真积极,去尽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这就是“读者效应”。

比如作文进行互批互改,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学生在评价别人的作文时,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学生一开始接触互批的作文,大多学生会仿照教师平时给他们的评语批改同学的作文,针对性不太强,可能会面面俱到:有无病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选材是否新颖,语言是否通顺等等。教师在随后的训练中要加强针对性,要求学生针对每次作文的要求,有的放矢。评改是否有的放矢,决定互改活动能否成功。同时应鼓励学生写出合理的评语。老师把经修改的作文收齐后,要很快地批阅、分类,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批阅时一是看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是否认真;二是看学生对该篇文章的评语是否合适,最后总结,发下去让作者本人修改。互阅互改作文,能使学生互学共进,容易形成读者意识,写作由被动变主动,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通过片段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经常练习“某某,我想对你说”之类的片段作文,可以是身边的同学老师,自己喜爱的明星和电影电视中人物,也可结合新闻时事和课文中的人物;可以提意见、谈感想、抒情感情等。以课文中人物为例,学了《桃花源记》可写柳宗元,学了《阿长与<山海经>》可写长妈妈,学了《孤独之旅》可写放鸭男孩杜小康等。可以结合语言运用题,编写手机短信和节日祝词等。逢年过节要求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好友写贺卡、信件、编短信,并评选出优秀信使。母亲节,编写感恩母亲短信;青年节,可让学生写对同学和自己的鼓励等。以上这些练习,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都特别强调交流与互动,是一种情景作文,对象感和针对性很强,有利于写作和生活实践的沟通,对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作文水平有立竿见影之效。

五、多写书信体作文,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

这类作文,只是形式上是书信,而内容上可以叙事,可以说理,可以描写景物,可以介绍事物。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书信来承载。要写好书信体作文,势必要求学生写作时时时刻刻想到“读信人”,明确相互关系,假设生活场景,进入创作空间,激发创作灵感,记叙事件,抒发情感,发表意见,做到身临其境,大胆自由的作文,这样才能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真实的、生动具体的生活与“自我”,写出适合读者需要的文章。因此,多写书信体作文,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建立和强化“读者意识”。

六、让学生自办手抄报,重视学生的读者意识

办手抄报,学生们不再是“学生”,而当了一回“编辑”,因为要将自己的“大作”展示给“读者”,所以他们都得严肃认真地对待作文。一位学生在《编者心语》中说:“以前,我只有看报纸的份儿,至于办报,简直有点天方夜谭。可今天,我真的当上了‘蹩脚’的编辑。虽不是正式的,可毕竟给了我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别小看我这份小报,它可凝聚了我的心血,可谓‘绞尽脑汁’了。——读者们,请评判我的‘成果’吧!”从刊登的作文质量上看,较以前确有大大的提高!

写作,表面看起来,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他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感触,出于种种动机,想一吐为快,于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搜集资料,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选词造句,最后写出作品。这中间仿佛没有读者的参与,其实不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会受到一种“潜在读者”的制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多实践,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和训练,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作文时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认真考虑读者的需求状况和接受机制,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养成认真写作的习惯,从而提高作文能力。这是突破当前作文教学瓶颈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胡根林.写作教学应凸显读者意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2).

[2]夏丏尊.文章作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3]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4]李永妃.浅谈如何树立学生习作的读者意识[J].钦州学院学报,2006,21(5).

1006-5342(2011)09-0202-02

2011-07-02

猜你喜欢
读者意识意识作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基于读者意识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策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