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物移栽技术的必要性

2011-08-15 00:46张俊杰彭发智
河北农机 2011年4期
关键词:作物面积农业

张俊杰 彭发智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050051

浅谈作物移栽技术的必要性

张俊杰 彭发智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050051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作物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立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为后续移栽技术奠定了基础。

作物移栽;移栽技术;必要性

引言

移栽是农作物及果树、林木栽培中的独特工艺,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移栽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早的综合效应,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可观。移栽可以解决季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一年三熟制地区,移栽显得更加尤为重要。

在我国海南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太阳照射时间长,作物能够吸收到足够的热量,促进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作物的生长期不同,经常在种植和收获时期交汇,该种植下茬作物时上茬作物还没有收获,耽误了作物的种植期。而育苗移栽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两茬作物之间的矛盾。俗话说“苗好产一半”,通过移栽的作物,其生长势强,群体整齐,结构合理可获得高产。在我国东北地区,如果种植玉米采用移栽方式,可确保玉米一次性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移栽技术可以解决积温不足和接茬困难的问题,提高复种指数使东北地区能够实现一年两熟,从而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和亩产量,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作物生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 移栽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1 栽种时要先育苗,再移栽,能够使植物提前成熟,使产品提前走向市场。在价格上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相比较具有相对优势。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西瓜大多为3月下旬至4月播种,6月下旬至8月集中上市供应。近几年,随着移栽技术的发展,通过提早、延迟播种时间,西瓜供应时间可提前到4月和延迟到11月,供应西瓜淡季市场,销售价格高,效益好,大大的提高了瓜农的收益。

1.2 作物移栽使作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期相对缩短,从而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进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2007年以前,内蒙古河套地区作物种植均是一年一熟制,从2007年开始内蒙古河套地区通过对小麦收割后的空地进行向日葵移栽技术,提前育苗向日葵,缩短向日葵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期,使农作物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进而使农民麦田的收益大幅度提升。

1.3 移栽作物相对来说比直播作物的经济系数高。就移栽棉和直播棉相比:移栽棉早发、现蕾早、结铃早,前期铃多;移栽苗主根伤断,入土浅,侧根强大,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肥沃的耕层,扩大了根系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移栽棉生育前期的叶面积增长量、叶光合强度以及功能叶和糖代谢功能、经济系数较直播棉高。

1.4 移栽作物与作物全程生长相比,移栽作物只是在育苗期在温室生长,而生长期到成熟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这样,就大大降低作物整个生长期在温室内的生产费用,进而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

2 移栽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前全球人类正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认识和发展战略目标。毫无疑问,只有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才可能摆脱当前严重的生存危机。据统计,1975年世界人口为40亿,耕地面积为15.07亿hm2,1999年世界人口为60亿,耕地面积减少到了13.13亿hm2,到2008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5.9亿,而全球人均耕地面积已经降到0.74hm2。面对可耕地面积的锐减,人口激增的问题,粮食生产依然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头等大事。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农业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使其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继续发扬并完善传统的多茬种植和间套作技术,可以说,作物移栽在这方面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作物移栽,不但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作物的单产,而且可能使种植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在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移栽可使土地的自身机能不遭到破坏,并且对未来人口激增中粮食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据有关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的作物复种指数为128%,1952年为131%,1999年达到155.1%。1999年与1952年相比,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总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可见作物移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劳动力价格上升的背景下,移栽技术、移栽机械化推广普及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改善了农作物品质、避免苗期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多茬作物的接茬矛盾,获得了作物稳产高产。因此,在我国虽然旱地主要作物的栽培是以播种方式为主体,但是,旱地栽植的面积也相当大。以1997年为例,玉米育苗移栽面积达到25万hm2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2%,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到192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35.4%;甜菜育苗移栽面积约6.7万hm2,占甜菜种植面积的1.2%。以育苗移栽万式为主的烟叶和蔬菜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30万hm2和933万hm2。此外,油菜种植面积1999年达到688.5万hm2。有相当大的面积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据初步估算,我国每年旱地栽植的面积超过1 500万hm2,需要配套的各类育苗移栽机械150万台(套),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移栽技术在未来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在农业作物的生产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1]张波屏.现代种植机械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蔡承智,陈阜.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途径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2(11);40~42.

[3]夏俊芳,王树才,许绮川.我国棉花营养钵移栽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2,(1):36~37

[4]王宏梅.棉花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28.233.

猜你喜欢
作物面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