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纵膈气肿18例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3谢宜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张力性纵膈气肿

谢宜旭

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郑州 450007

自发性纵膈气肿18例临床分析

谢宜旭

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郑州 450007

目的探讨自发性纵膈气肿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自发性纵膈气肿患者资料,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自发性纵膈气肿的发病多有剧烈活动、腹压骤然升高等诱因。就诊以胸闷、胸痛为主,胸部X线、CT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卧床、吸氧、祛痰、止咳、抗感染为主。张力性纵膈气肿采取前纵膈引流术,非张力性纵膈气肿需密切观察,多可保守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结论纵膈气肿多为继发性,结合病史、胸部X线、CT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要做到针对不同病因、临床症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纵膈气肿诊断治疗

自发性纵膈气肿是指非外伤性、医源性的纵膈内出现气体聚集的一种继发性疾病。临床并不少见。依据纵膈气肿有无张力又可分为张力性纵膈气肿和非张力性纵膈气肿[1]。多数为非张力性纵膈气肿,症状较轻,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近年虽着CT检查的认识和普及,本病诊断率提高。但严重张力性纵膈气肿可能因为大气道破裂,大量气体进入纵膈内,造成纵膈压力增高,引起呼吸、循环衰竭造成严重后果。本组于2004-06~2010-06收治的18例自发性纵膈气肿,治疗效果良好。现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的发病诱因、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在14~ 43岁,平均19岁。支气管哮喘8例,慢性肺气肿4例,肺炎3例,剧烈运动、呕吐后2例,机械通气1例。

1.2 临床表现 胸闷、气促16例,胸痛13例,恶心、呕吐4例,吞咽不适6例。检查:颈部、颜面部皮下气肿15例。7例出现Hamman征,6例合并气胸,3例无明显症状。

1.3 方法 18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常规胸片诊断13例,全组病人均经胸部CT确诊。根据症状轻重以及原发病,采取了纵膈引流(紧急穿刺及皮下切开)、卧床、吸氧、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等治疗。

2 结果

本组18例纵膈气肿行前纵膈引流术8例,6例气胸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0例经住院观察及保守治疗原发病,纵膈气肿5~12 d自行吸收,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纵膈气肿根据病因分为自发性、创伤性、医源性。自发性纵膈气肿多是由于胸肺疾患的一种并发临床表现,其常见的发病机制是Macklin效应[2],即在各种诱因下肺泡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局部肺泡破裂,游离气体进入肺间质,在呼吸动作中,游离气体沿血管周围间隙经肺门逐渐渗如纵膈,同时,亦可随着压力增高,脏层胸膜破裂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3]。由于存在着张力性气肿,严重者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机生命,所以并不少见的自发性纵膈气肿临床应重视,及时诊断,给予积极的相应治疗。

自发性纵膈气肿常见病因有继发于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亦可剧烈运动、咳嗽,腹压骤然升高因素如便秘、分娩等。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纵膈气肿的形成速度、纵膈内积气的量、压力有关。依据有无张力又可分为张力性纵膈气肿和非张力性纵膈气肿,其分类依据为是否有纵膈压塞临床表现。当纵膈气肿压力达到一定时,直接压迫气管、肺组织,而肺间质气肿压迫肺小静脉引起肺充血水肿,造成低氧血症;同时,纵膈气肿可以压迫腔静脉,由于其血管壁薄、压力低,可致其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致心脏排低,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同时,纵隔气肿对肺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影响[4]。

自发性纵膈气肿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随着CT的普及,可以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本组18例均经胸部CT明确诊断。自发性纵隔气肿多无胸腔积液、发热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以及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疗,同时需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胸部CT以了解气肿发展程度。张力性纵隔气肿常因纵隔受压引起胸骨后疼痛,随呼吸加剧,严重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发绀以及心功能不全、循环障碍,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危及生命。需要立即给于氧气吸入,胸骨上切口致气管前筋膜排气减压,合并气胸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非张力性纵膈气肿临床表现胸闷、气促16例,胸痛13例,少数有颈部不适感、呕吐等,随着病情发展,多数有颈部、锁骨上窝皮下气肿,局部肿胀,握雪感,听诊有捻发音。而起病急、张力性纵隔气肿因纵隔受压,本组行前纵膈引流术8例,6例气胸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6 d纵隔气肿消除。保守治疗10例,无并发症发生。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我们认为,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治疗并不困难,只要重视对本病的认识,严密观察,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发现并发症,因此,胸部CT在纵隔气肿的诊断上具有实用价值。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纵隔或皮下引流减压能够及时缓解张力性纵隔气肿,同时给于全方位、整体的治疗观念,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就能够痊愈。对于有基础肺部病变的患者,应有效控制原发病,减少各种诱因,以避免复发。

[1]吴晓建.非胸外伤性纵隔气肿发病机理探讨及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8,5(2):93-95.

[2]SakaiM,Murayama S,Gibo M,et al.Frequent cause of the Maccklin effect in sponianeous pneumomediastinum: demonstration by mul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J].Comput Assist Tomogra,2006,30(1):92-94.

[3]Miura H,Taiar O,Hiarguri S,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medical pneumo-mediastinum[J].An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3,9(3):188-191.

[4]Fette A,Hollwacth M E.Tracheonchialinjuries in childhood:review of two cases[J].Pediater suig,2001,36 (3):521-523.

(收稿 2010-11-16)

【中图文分类号】 R564+.3

A

1007-8991(2011)04-0030-02

猜你喜欢
张力性纵膈气肿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自发性纵隔气肿62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张力性内膜下积液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