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的整合研究

2011-08-15 00:49梅爱冰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机制校园

梅爱冰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的整合研究

梅爱冰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应该把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两方面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校园和谐文化;整合措施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并提出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应该把建设校园和谐文化与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两方面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一、校园和谐文化和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

1.校园和谐文化

“和谐”一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了三十多次,十七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全社会的和谐取决于社会中的每个单位细胞的共同和谐发展,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长期的教育过程和学校管理中不断形成和积淀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和校园氛围及其承载形象和物质形式。校园和谐文化是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的精神体现;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校园和谐文化,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校园内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2.高职人才培养机制

“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包含制度和方法。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制度,使各要素相互作用、紧密配合,共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高职要探索建立一套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新路,才能使高职人才培养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方针,稳步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

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的意义

由于通常把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归为学生管理,把人才培养机制归为教学管理,目前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大多停留在某些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畴,局限于师德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建设等领域,而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方面素质不甚相关,严重地存在着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相割裂的现象。

1.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环境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先进教育理念的灌输、学科教学的渗透、师德建设,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能致用,从而形成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促进每一个人充分发展的整体,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2.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高职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既包括职业技能要求,也包括道德要求。要完善高职人才机制,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不可少的因素。在目前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的特殊背景下,科学、经济、知识的价值得到高扬,文明素养则被冷落,出现人文价值的失落。诚然,当今科学、经济、知识的价值得到高扬无可非议,但是人文底蕴的积淀,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德性,知识越多,造成的罪恶越大。”我国著名学者叶稚珊也指出:“人文和科技相比,人文更带有导向性,科学家本身的思维也离不开他自身的人文素质。”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面向市场办学、面向社会办学的迫切需要,更是高职学校实践办学理念,积淀与传承校风、校训,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相互作用,共同配合,才有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三、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的措施

高职要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需从强化职业技能和学生素质教育两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相融合,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建立高职学生职业行为规范养成性教育和训练体系

当前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养成教育。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了解分析高职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专业技能应用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状况,在校园文化建设和高职人才培养机制两方面共同努力,对高职生进行养成性教育和训练,建立高职学生职业行为规范养成性教育和训练体系。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没能较好地接受系统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应变能力不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抗能力差,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如此种种,都给高职生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高职生来说,养成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下厂锻炼、第二课堂、军训、出操、就餐、宿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环节或项目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自学、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新型大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

2.建立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空变化,符合学生兴趣浓厚的特点,才能创造性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除文体活动外,要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特色,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在学生中营造重视“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氛围。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要和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通过专业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有目的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岗位、社会实践单位,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和专业技能。选择与专业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将创新教育与高职的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托专业背景,营造创新教育氛围,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高职要树立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观,并使学生认识、理解和认同过硬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中共同努力,真正建设一个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融入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

以教师素质提高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校园和谐文化建设首先召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提高教师师德品质和文明修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的教改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教师端庄的仪表、文明大方的举止、健康风趣的言谈、严谨的治学态度、崭新的课堂教学艺术等,无不汇入学生心田。学生得到的是不断上涨的求知热情,是智能增强、潜能的发挥,灵魂的升华。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此足以说明,教师语言贫乏,则养成庸懒、不求进取的品格,所以,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促成良好的课堂文化气氛,对学生意识的形成,行为的取向有着重大的同化作用。

发挥学科教学活动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主要标志。实施课程改革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利用课堂学科教学,渗透文明素养熏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在和谐、文明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实现全面、健康和协调的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加强文明素养的熏陶能够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又能以感染、凝聚、激励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思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方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在此氛围中,受其影响,潜移默化,达到最佳的人才培养效果。

虽然在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但其实无论是教学知识的载体,还是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思想、价值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也离不开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高职学校各部门应统一思想,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共同建设和谐校园,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1] 权福军.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

[2] 孙巧丽,赵康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莱阳农学报,2004,4.

[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Integrated Study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MEI Ai-bing

To implement the “service-oriented & career-orientated” guiding principl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combin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and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vocational abilities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on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integration measures

G71

A

1008-7427(2011)04-0008-02

2011-02-17

作者系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机制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