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战略思考

2011-08-15 00:48黑龙江密山市政府统计局魏丽虹
河南科技 2011年20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报表电脑

黑龙江密山市政府统计局 魏丽虹

对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战略思考

黑龙江密山市政府统计局 魏丽虹

乡镇统计作为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描述农业生产状况、反映农村发展进程、揭示农民生活情况的重任。近年来,党和国家、各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统计工作,对乡镇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乡镇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统计难度与日俱增。面对新时期、新挑战,如何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保障统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统计队伍稳定性不强,兼职过多。尽管部分地区的乡镇建立了统计站,有明确的统计人员,但是统计人员稳定性不强,受乡镇内部干部调整和县(市、区)干部工作调整的影响而变动频繁,而且兼职过多,统计人员本身从心理上有一种“临时岗位临时做,岗位多了应付做”的思想,没有把统计工作当作一项主要工作来做,至于保障统计质量、统计时效就更无从谈起。

2. 统计人员地位不高。在一些乡镇主要领导眼里,认为统计只生产数据,实在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把统计看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投入统计方面的经费更是微乎其微。不受重视、工作繁重,加上经费缺乏,严重制约乡镇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乡镇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 统计人员专业水平不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乡镇统计人员的文化层次在不断提高,大专以上文化占大部分比例,但由于工作变动频繁,兼职过多,统计人员无心也无力去学习和钻研统计专业知识,往往无法应付统计部门交付的基本工作任务,更谈不上调研分析工作了。

4. 统计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统计人员电脑操作水平较低。一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多数乡镇都有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电脑,但一般都是几个人合用或与其他岗位合用,统计专用电脑较少。二是统计网络化办公水平较低,而且经常连接不畅。三是统计人员电脑操作水平较低,少数乡镇能用电脑汇总或处理统计数据,但也只限于在电脑上进行简单的计算、操作而已,未能进行实质性的统计报表工作。

5. 统计原始资料不完整,资料管理缺乏规范性。一是一些乡镇存在着乡村两级统计台账不健全的现象,统计源头数据无保障,使报出的统计报表数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据质量遭受严重影响。二是一些乡镇统计资料管理不规范,认为统计工作就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报表,没有基础数据,报表不留底,办公桌和卷柜空空如也。三是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资料交接制度不完善,一些乡镇历史统计资料变成空白,有的即使保留了一些资料,也是杂乱无章地随意摆放,缺乏规范性,统计优质服务就更无从谈起,这样的统计工作,怎能得到领导的重视?统计地位何以提高?

6. 部门数据衔接不好,“数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乡镇统计部门统计的数据与经管、畜牧、土地、计生、农机、农技等其他部门数据不一致,各自为政,各自采取各自的调查方法统计,各报各的,造成数出多门现象。给党政领导制订政策措施造成困扰,统计数据的权威性遭到质疑。

7. 统计制度作用不明显,统计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乡镇都建立了相应的统计工作制度,但多数都形同虚设,真正遵照执行的很少,没有起到约束和促进统计工作的作用。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认为统计工作只要把统计报表报上去就行了,至于统计数据的采集过程和准确程度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有的乡镇统计人员甚至按领导意图报数,随意编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统计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统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 要解决体制问题。加大统计体制和统计方法的改革力度。首先,建议在乡镇设立名副其实的综合统计站,并配备2或3名专职统计员,具体负责乡镇所有行业的统计工作,乡镇的其他部门不再配备统计人员。综合统计站由县级统计局垂直管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上划。这样,既可使县级政府统计部门加强对乡镇统计的管理,又可杜绝数出多门,提高统计部门的权威性。其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要从能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实质的意义和灵活性出发,要从原始报表出发来设计统计指标,使统计人员可以轻松地、不产生误解地理解和填报数据,只有这样才能稳定队伍,完善机构,巩固职能地位。

2. 要解决人员素质问题。统计人员素质决定了统计工作的质量,要切实抓好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教育。加强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执法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

3. 要解决源头数据问题。要狠抓源头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统计台账制度,并建立层层考核检查制度,定期对统计台账填报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源头数据的质量,切实做到“来之有据,据之可查,查之可信”,真正使统计工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参谋部。

4. 要解决依法统计问题。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乡镇领导和统计人员统计法律意识,把弄虚作假者的侥幸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5. 要解决现代化办公问题。采取国家统计经费投入和乡镇财政投入等多方筹集资金的方式,逐步为乡镇配齐统计专用电脑,实现县乡村三级的电脑联网,逐步实现统计站对县统计局、村委会对乡镇统计站电脑传输上报报表,真正做到统计工作的快、精、准。

6. 要解决统计优质服务问题。统计优质服务是全面提高农村统计能力,提升统计地位,维护农村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切实提高农村统计服务科学发展水平。采取用数据说话的理念,加大乡镇统计的调研力度,不断推出一些统计精品分析及数据产品,不断提高统计的决策参谋作用。

7. 要解决制度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统计各项工作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县级统计部门每年定期对乡镇统计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使各项制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统计管理制度化。

8. 要解决资料管理规范化问题。建立统一的统计资料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归档范围、资料期限及保管、借阅、移交、销毁等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做到完整、有序的规范化管理。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报表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