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初探

2011-08-15 00:47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学校

郭 平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

生命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其内容、途径与方法等都在尝试、摸索之中。实施生命教育会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成效肯定会有,问题一定也不会少,特别是在实施生命教育的初始阶段。至于青少年生命教育,就需要相关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密切关注青少年的生命状态,掌握青少年最新的生命信息,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形成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使生命教育在青少年中得以顺利实施。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概况

2004年11月,辽宁省正式启动“生命教育工程”,在全省中小学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青春期、毒品预防、法制、安全、公共卫生、预防艾滋病、环境保护、性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教育。2005年3月,上海市正式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开始有措施保障地使生命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将生命教育思想融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上海市已经依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着手构建融人文关怀与科学方法于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援助系统,编织起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工作网络,同时启动青少年自护自救系列教育计划制定工作,分阶段实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护青少年生命安全预警、群防的长效机制[1]。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已经组建生命教育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生命教育的管理网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专业学术团体的力量,以确保生命教育的质量。

湖南省也于2005年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

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成效

虽然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分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良好局面。

(一)生命教育研究初现良好局面。一批专家、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研究教育,力求阐释二者的联系,并对生命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对生命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检索,输入检索词“生命教育”,时间为1979至2010年,共出现研究成果18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676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38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篇。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生命教育实践的进展。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辽宁省、上海市和湖南省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生命教育相关规定,以行政的力量对生命教育进行推广。这些关于推进生命教育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一方面预示着生命教育已经从民间学界探索上升到国家、政府行为的层面,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另一方面,青少年生命教育从此有章可循,有利于生命教育在青少年中得到切实的落实,从而不断推进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向前发展。

(三)生命教育内容已经逐渐融入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在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涉及“珍爱生命”的条款,将珍爱生命作为青少年日常行为的“行动指南”。从实际教育效果来看,中小学普遍比较重视《守则》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用以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并以此为依据来评定青少年的品德操行,从而达到将生命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日常行为的目的,让其在现实生活中珍惜、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四)生命教育途径呈现多样化。当前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开始渗透到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可以说,在一些相关学科、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都渗透着生命教育。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并以实践体验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环境的营造,为生命教育创造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

(五)生命教材的出版,为推广生命教育起到了具体的作用。地方性、校本化生命教育教材已编辑出版或者内部刊发,并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试用。湖北省咸宁市组织专家编撰了《生命教育》教材,并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试验教学;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写的《生命教育》系列教材被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山东等省市多所中小学采用;上海市静安区、普陀区等区县组织了各中小学校撰写生命教育成果展,汇编成册,在各区县乃至全市范围进行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学校还根据汇编,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编写了校本化的教材,用于本校的生命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一定得推广价值。

此外,部分教育行政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和一些民间组织,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推广生命教育,以此推动学校的生命教育,为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环境。

三、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很多东西照搬西方或港台地区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教育部门和个人对生命教育认识还不够充分,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应试教育仍为学校教育的导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考试”这一指挥棒下运转,教不教、学不学与考不考直接挂钩,像生命教育这样不考试的科目或者考试不涉及的知识点就往往处于“教与学”的边缘地带。学校、教师、学生都不重视,从而很难让生命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样尽管有教育主管部门发文并三令五申要对中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但却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到位,成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可见,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在仍为主流教育导向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还没有引起教育部门、教育者、家长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或正遭受着有意无意的忽视,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开展和普及。

(二)教师的教育素养能力不高,甚至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教师的反生命教育行为。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如果教师本身的生命教育素养水平不高,就难以起到榜样示范效应,生命教育就无从充分展开。一方面,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没有统一的规划,课程标准、教材、课时、评价体系都没有统一的要求,对生命教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般的教师难以驾驭;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下,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应试技能,往往难以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资源,难以达到应有的生命教育效果。此外,教师中生命教育素养不高还表现在体罚等反生命教育行为上。

(三)生命教育的相关软件、硬件配套设施还不到位。目前,各地方的生命教育还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相应的教育制度和机制没有形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等;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缺乏,多为生物、政治等教师兼任,甚至达不到开课的要求;生命教育场所、设施不专业,较难形成相应的教育氛围,当前还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生命教育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缺失,制约着生命教育向专业化、专门化发展。教育相关制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师资和实验基地等相关软件、硬件的缺失或者不到位,成为制约青少年生命教育充分开展的瓶颈。

(四)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设还不到位,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沟通、协调、合作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目前,学校、家庭、社会配合还不到位,没有达到三者教育的协调一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网络系统。作为生命教育对象的青少年,通常是在学校里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带出课堂,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这样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空白点;家庭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生老病死的常识对青少年形成影响,一般无计划、无规律,往往比较零碎,并且与学校的生命教育不配套、不同步,相对来说,“在家庭小范围内接受的生命教育只是局部的,是不完整的,只有到社会这一广阔的天地才能感知得更直接、更深刻、更生动,才能够接受到更全面的生命教育。”[2]因而,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成为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高校缺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实际上只在中小学推行,而同样属于青少年的大学生却处于生命教育的“真空地带”。而从整个人生发展来看,生命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不仅仅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当青少年从中小学进入大学,突然处于生命教育“断乳期”,不利于已有教育成效的巩固,不利于生命教育的全面、充分推进,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前期生命教育成果的前功尽弃。生命教育不应在高校出现空白点,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以与中小学生命教育形成无缝对接,增加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当然,高校的生命教育要区别于中小学,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讲座等,并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与中小学生命教育形成一脉相承而又更加深入的生命教育有机体系。

[1]沈祖芸.上海构建生命教育体系——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心理辅导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11-5.

[2]罗伽禄.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猜你喜欢
青少年生命学校
青少年发明家
学校推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