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七措并举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

2011-08-15 00:42李世友,高丽
山东农机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广饶县机手机收

广饶县是农业大县,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4万hm2,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1045台,,2010年,全县完成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3.6万hm2,机收率90%,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一、政策推动。近几年,广饶县农机部门一直将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重点,努力扩大玉米收获机的补贴数量和补贴范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快速增长。

二、典型带动。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从事玉米机收的专业合作社,从各种项目实施中予以倾斜。树立王道禾丰、保进、奋发、众利、诚风5个农机合作社为典型,在全县推广他们开展“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一条龙’作业”等服务经验。

三、项目拉动。广饶县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仅今年的农机深松作业补贴项目就引进项目资金1000万元,作业面积1.8万余hm2,每公顷作业补贴540元。广饶县在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同时,由农机部门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分组包乡镇,进村入户,同步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充分发挥项目的拉动作用。

四、宣传促动。广饶县农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推广玉米收获机械的宣传工作。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播出农机知识,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各种优势及玉米收获机械的性能、操作规程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农机部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发放明白纸。连续四年组织召开玉米收获机械化现场会,通过实地观看玉米收获机械,让更多机手对玉米收获机械的性能、结构原理、作业要求、维修服务等有了详细地了解。

五、技术助动。一是坚持农机农艺技术相结合,成立了由农机和农业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发挥各自优势,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开展适应不同要求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和机具示范推广,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升级。组织玉米收获机械的质量调查工作,及时向生产企业反馈调查结果和用户意见,促进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提高,督促生产企业改进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三包水平。三是坚持技术推广、培训先行的原则。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培训力度。加强政企联动,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对机手进行技术培训。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演示会,重点培训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农机操作和维修人员,使他们熟练掌握玉米收获机的使用维修技术。

六、服务推动。一是组织保证。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玉米机收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导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乡镇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组织机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领导工作格局。二是后勤保障。每年三秋期间,广饶县农机主管部门都把“提供信息服务,做好后勤保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机械厂家和县农机部门多名技术骨干,组成农机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机手安装调试机械,及时解决玉米收获机及其它农机作业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让农民感到使用该机放心、安全,售后服务及时到位。三是安全保障。提前对参加秋收秋种的大中拖、联合收割机进行维护,做到不带病下田;农机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进行隐患排查,对参加秋季跨区作业机械进行有效梳理,以确保秋收秋种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四是资金保障。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政策力度的加大,加之玉米联合收获省工、省时、省力,节约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购买和利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械。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即使是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很多农户在筹措资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广饶县农机部门与广饶县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开办了农机购置惠农贷款业务,对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符合国家金融信贷政策的购机户进行信贷扶持。

七、循环联动。随着广饶县乳品和肉牛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畜牧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秸秆作为农区畜牧业的主要饲草原料,其综合利用和畜牧业的发展互促互进,玉米收获机机收玉米,秸秆即可还田,又可青贮,是喂牛的极好饲料,且成本低、效益好,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形成了生态上的良性循环。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将越来越多的要求使用有机肥,化肥的使用将得到规范和约束,因此秸秆过腹还田和粉碎还田,培肥地力,成为发展趋势。这些综合利用,也循环促进了广饶县的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

猜你喜欢
广饶县机手机收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智慧学园 快乐家园
——山东省广饶县花宫镇中心小学简介
邵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Fostering learners’autonom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广饶县耕地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