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教研活动

2011-08-15 00:44肇源县三站中学尚慧娟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教研员申报教研

✿肇源县三站中学 尚慧娟

从2005年起,我县实施教研活动申报制,由教师提出县级教研课的申请,教研员根据主题统筹安排落实人员。这一措施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还对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2006学年第一学期始,教研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原来县级教研活动申报制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又推出了“骨干教师自主申报、设计、主持教研活动”的新项目。这一通知在各个学校公布,旨在希望吸引骨干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申报。

承办的喜悦

看到通知后,我不禁有些心动,仔细分析一下自己,有一定的争取理由:第一,自己在县级以上至国家已多次承担过各类公开课、示范课,并获得各个级别的奖励。第二,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有些思考和想法,需要一个与其他教师交流的平台与机会。第三,对照申报条件,自己在课堂教学、论文撰写、课件制作、教师技能等方面取得过一些成绩,符合申报资格。最主要的是,我渴望在教研活动中能够使自己得到锻炼,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于是我将教研课的初步构想作为上报材料:形式定为上课与讲座相结合,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时间安排一天,上午开两节与主题相关的课,下午围绕这一个主题做沙龙式交流。7月份申报,8月份公布结果,教研员安排县地理骨干教师宁老师与我共同承担这次活动,主题由我们定,上午两人各自上一节与主题相关的研究课,下午就主题进行教学沙龙,活动地点安排在我校,活动由我主持,准备时间为3个月。

平静的生活激起了欢快的浪花,心情也像浪花一样不能平静……

精心准备

我们的主题该是什么?为避免出现有些教研活动中主题与研究课脱节,主题只是摆设的现象。我们觉得应先确定活动主题,再选课。有了这样的共识,我和宁老师开始梳理近一二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最初,提出主题为“关注课堂探究”,觉得这是前几年的关注点,太老;接着提出“建设有效课堂”,觉得太大,难以操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0月底,看来确定一个理想教研主题,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经过几次研究,我俩觉得主题不应跟在人们后面,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应该来源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又有利于课堂教学,这也是这次教研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于是有了如下思考:第一,地理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地理思维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地理思维的训练,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关注这一点的人较少;第二,现在许多地理课,表面热热闹闹在探究,但有作秀成分,课上得不深入。基于这两点思考,我们确定活动的主题为“关注思维,务实探究”。我们想这样的主题应该成为地理教师关注的问题,当然我们的主题设计,还应是亮点和焦点的结合,能够体现我们课堂教学特色的,使课有一定观赏性和示范性,体现“骨干”价值。于是我选择了《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一课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我也希望在本次活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我校学生的地理素养。

确定主题选好课,已经是11月中旬了,于是准备向教研员报告。

一波三折

11月30日,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宁老师发生了车祸。我赶到人民医院,宁老师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会诊后尽快手术。疼痛使宁老师的声音微弱而痛苦,而她所担心的却是教研室的几次教研活动,她为自己的受伤给工作带来的影响而感到不安与歉疚。看着她憔悴的面容,我的心里既难受又感动。我本以为她伤得那么严重会放弃参与指导这次比赛,可宁老师没有放弃,还在精心地指导我。但我知道活动那天她一定不能参加了,这毕竟是县级教研活动,没有合作者能行吗?我有些担心!

几天后宁老师转院,我去探问,宁老师乐观、坚强的性格感染着我。更让我感动的是,她那窄窄的病床内侧有一叠纸和一支笔。寒暄三言两语之后,她马上拿起纸笔跟我说起教研活动,要求我要把这次研究活动独立完成,要我进行“独立自主设计、组织、主持”,她笑着说:“让你当一回教研员。”她还打算把市教研员请来参加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和宁老师的鼓励,我心里轻松多了。

回到学校后,我把这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向校长汇报后,校长全力支持,又请来县地理教研员一起帮我磨课。一个月的磨课后,活动时间终于确定下来了,定为12月27日。得知这一情况,我却没有高兴起来。这个时间,很多学校已进入复习阶段,参加活动的教师人数会全吗?我再一次焦急而不安地期待着这天的到来!

难忘的教研过程

煎熬的等待后这一天终于到了。12月27日,我早早来到学校,冬季的早晨寒冷而干燥,天也阴沉沉的,我的心也沉甸甸的。如果教师参与率低怎么办,市教研员都是高水准,我准备的课行吗?对上课的教室巡视一圈后,我焦急地等候在签到处,期待着“客人”的到来。

7:33分,来了第一位听课老师,

7:38分,又来了一位老师,

7:42分,来了两位老师,

……

8:18分,市教研员和一些老师来了。

8:30活动准时开始。我登场了!一看会场,人到的还不少,我更有底气了。首先向市里领导和与会老师致欢迎词,接着介绍了这次活动开展的背景和对活动主题的解释。进修学校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和地理学科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

10:10分我开始上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经过读图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技能和方法。学生的小组合作、生生互动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诠释着“务实探究”的教学理念,也较好地体现了我校学生扎实的地理基础和良好的地理素养。

午饭后开始“关注思维,务实探究”的主题研讨,留下来参加讨论的29位教师,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刚出道的新兵,有县骨干教师,也有农村兼课教师。市里教研员平易近人的态度,谦和内敛的性格,使人人都乐于与专家对话。大家结合上午课,就活动主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县里教研员的精彩点评,对地理理念深入浅出的解释,使与会者受益匪浅,因此活动延时了很长时间。

活动结束后,送走领导和与会教师,几个月的焦虑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我瘫坐在椅子上,突然想起了病床上的宁老师,拨通了她的电话。宁老师却先开了口:“祝贺你呀,我已经知道了此次活动很成功,这是本学期举行的历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基本是本学科年会才有的规模。”

永远的回味

这次活动,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次永远的回味,也是我今后进行教研活动的一个动力。分析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我觉得在于以下几点努力:

第一,活动申报成功的基础是我校多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指引下,我校教研活动一直有序进行,把教研活动当作学校首要任务来抓,这是我们申报成功的基础。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学校为了使每位教职工了解课改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认真进行全员师资培训。先后购买了“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课改相关书籍300余册,建设多媒体教室4个,购买了配套的课改光盘、文渊资料库等硬软件设备;积极选派实验教师参加省市课改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级课改培训,努力做好校级通识培训。先后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及观摩活动100余人次。多年来我校始终围绕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开展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和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最终要将思考和认识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第二,活动成功的另一主要因素在于我县教研员的敬业精神。宁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地理业务能力很强,对课堂教学颇有研究,给此次活动提供了大力的学术指导和业务支持。尤其是她带着病痛指导这次教研活动,给我精神上以巨大鼓舞。还有几次帮我磨课的县教研员,他们坚守一线,随时指导我们的业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种互助合作、对教研高度负责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年轻的教师一起探究,一起进步。

第三,作为这次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持人的我收获是巨大的,发现的问题也将促进以后的教学。通过专家引领有利于加深自己对课程与教材的理解。通过教师互动评课,更清楚地发现了自己课堂中的不足,有利于自己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主题沙龙,对研究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活动的设计、组织、主持,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较好的促进,还过了一把“教研员”瘾,体会了做教研、当教研员的不容易。

总之,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持续、深入地学习,这将有助于教师逐步形成研究型的工作作风,获得充分的专业成长,这才是新课程教研所追求的境界。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一定会走出自己的特色教研之路。

猜你喜欢
教研员申报教研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