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文化境遇下忠烈人格的现代性重铸

2011-08-15 00:5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现代性人格现代化

曹 峰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衡阳 421008)

先进文化境遇下忠烈人格的现代性重铸

曹 峰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衡阳 421008)

先进文化必然是现代性文化,文化的现代性本质上是人的现代性,人的现代性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性。忠烈人格的强谏与死战、事功与敬业、报恩、爱国等行为方式体现了许多优秀的心理素质,如坚强、果断、勇敢、不屈不挠、兢兢业业、忧国忧民等,在人格的现代性重铸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先进文化;忠烈人格;现代性重铸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丰富而深奥,精华与糟粕共处,积极与消极并存。而在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今天,对待传统人格的态度却存在偏差,该继承的没有继承,该抛弃的没有抛弃。因此,对传统人格进行现代性分析使之实现真正的“人格重铸”,从而更好地为人的现代性服务、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就忠烈传统人格的现代性重铸作一简要分析。

一、先进文化的现代性本质上是人的现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区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标志。一切文化现象都是人的创造。现实的个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组织制度的各个部分,无不打上人的烙印,蕴含着人的精神素质,因此,文化即人化。

在当代中国,建设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在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落后文化的比较与斗争中存在并体现出来的,她必须适时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必须适应社会实践要求,并体现社会实践的真谛;必须有益于历史发展,并成为导引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最敏感的精神动力。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然代表着当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因此,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然是现代性的文化。

什么是“现代性”?中国的现代性理论家主张,不能孤立地研究“现代性”这种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时代属性,而是要从与传统性的联系和区别中来揭示现代性的内涵。“现代性贯穿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各个向度、各种活动中,是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1]。这个概念说明,中国的现代性理论家是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把现代性理解为现代社会属性,同时,又把这种属性由社会推广到人。简言之,现代性就是指现代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的时代性质或属性。而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则体现在社会内部以及人与人之间乃至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之中。就社会内部冲突而言,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是由神意来支撑的,权威运作和资源配置的合法性亦由神意来提供。到了现代社会,由神意支撑的合法性坍塌。各种社会的政治经济组织和法律制度如政党、企业、代议制政府等,代表人意来形成新的合法的社会秩序。人的行为方式的依据或生活的意义不再交由“神”来“管辖”,而是由“人”自身来掌握。“现代性……根本上是人本身的转变,是人的身体、欲望、心灵和精神的内在构造本身的转变;不仅是人的实际生存的转变,更是人的生存标尺的转变”[2]。这样现代性问题由社会还原到人本身,对现代性的决定性把握便成为:如何重新调整和校正人的生存根基和精神气质[3]。因此,“现代性”说到底是人的现代性。而文化即人化,故此先进文化的现代性本质上就是人的现代性。

二、人的现代性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性

先进文化的现代性本质即人的现代性,就其性质和功能来说,必须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着人格的健全,人的现代化蕴含着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是人格现代性的重要方面,人格的现代性是人的现代性的核心。

在这里有必要对现代性、现代化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作简单考查。从内涵上讲,“现代性”远远超过“现代化”。“现代性”在描述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或现代现象时,比“现代化”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或整体性。“现代化”只是“现代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层次,它更多地属于政治、经济制度层面的转型或变化,属于文明形态的更替,如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现代性”则还包括现代社会的人的时代性质或属性。在一定意义上,“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某种基础或前提,而“现代化”则是“现代性”的某种继续或结果。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或基础就是社会的现代性与人的现代性。而现代性说到底是人的现代性,因此现代化说到底同样是人的现代性。比如中东一些石油大国,依赖丰富的石油资源,用钱从发达国家进口成套的“现代化”设备。但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人仍固守伊斯兰文化中封闭保守的传统,人的现代性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准,从而制约了这些国家“现代化”水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人的现代性”问题:某些领导干部在现代化的物质享受和资源滥用方面毫不逊色于发达国家,但在筹划现代化制度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时却表现出无知、固执和低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格问题,人格问题不解决,现代化只是空中楼阁,现代性也就无从谈起。

前面我们谈到“现代性”说到底是人的现代性,而对人的现代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如何重新调整和校正人的生存根基和精神气质。而人的生存根基和气质集中体现为人格。因此,人的现代性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性,即对传统人格进行现代转换。人格的现代性意味着对传统人格的突破与否定,同时,充分发展了的人格的现代性,还内在的包含着对传统人格中积极因素的肯定与发展。

为什么要对传统人格进行现代转换?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宇宙之中,只有人、只有人格才是永恒的。人的生命和人格的精神价值具有超越时空的现代性。其次,现代性的实质是人及其人格的现代性。“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国家”[4]。物质的工具的东西本身并不具有现代性,它们既可以为进步、发展、文明服务,也可以为落后、愚昧、腐朽服务。如电脑可以用来从事文学艺术和学术文化的创造,也可以用来算命、赌博;因特网可以传播科学、民主和真理,也可以传播谬误、专制和色情。也就是说,高科技只是一种工具,可以服务于现代化也可以服务于传统。现代化的手段只有掌握在具有现代性人格的人手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再次,中国面临传统人格精华的丢失以及现代人格的贫乏的挑战。当代中国人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远大理想,没有牺牲精神,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感,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交际和应变能力,过分依赖家和社会等,所有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人格的现代性问题。最后,中国传统人格虽具精华,但更多的是缺陷与不足。传统人格的缺陷与不足大体体现在:在生活方式上,满足于低层次的安定感,容易滋长人的惰性,使人不思进取;消费水平低,社会交际少,易于造成人的自卑心理,并孤陋寡闻,反应迟钝。这些与现代性人格的社会化、多样化、独立性与自由度相违背。在行为方式上,传统人格强调思维的直觉性和伦理化的倾向,与现代人格思维诗性与理性的统一相冲突。在情感方式上,中国传统人格追求平静、稳定、和谐,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偶然性、风险性和波动性,在情感体验上的内向式、凝结式和自我束缚式,在情绪满足上的压抑、扭曲甚至变态,也与现代情感方式格格不入。

在当代中国,建设先进文化不能无视人的现代性,人的现代性不能无视中国传统人格。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造性地转换并运用传统人格的精神资源使之具有现代性?答案只有两个字:扬弃。“扬”即对传统人格中积极因素的肯定与发展,“弃”即对传统人格中消极因素的突破与否定,也就是说要对传统人格进行现代性重铸。

三、先进文化境遇下忠烈人格的现代性重铸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六种类型的人格理论,即忠烈人格、隐逸人格、狂狷人格、旷达人格、臣妾人格、侠义人格,这之中,最具人格现代性转换价值的是忠烈人格。忠烈人格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谏与死战;二是事功与敬业;三是报恩;四是爱国。如何在先进文化背景下将上述忠烈人格的行为方式进行现代性重铸?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并充分利用其应有的现代性价值。

第一,“文死谏,武死战”的现代性价值。文死谏,武死战,成了自古以来忠烈人士的必然归宿。如伍子胥“死谏”吴王夫差,屈原“死谏”楚王等,为后人所敬颂。至于战死在沙场的忠烈之士更是不胜枚举。我们今天处于一个法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死于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有识之士争相“谏”言,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与完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某些领导干部不能“从谏如流”,导致群众为一己之利而明哲保身;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进一步升迁而不讲真话,不进谏言,曲意奉承;更有甚者因“谏”而招致报复、打击者也不乏其人。这些都是民主法治社会的不谐调音。因此,现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倡导“谏”的精神,即使为“谏”而“死”,也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至于“武死战”,一方面我们要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不能好战,但另一方面,我们要备战,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随时准备“为战而死”。

第二,“事功与敬业”的现代性价值。儒家人格对个体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需要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更需要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如苏武“不辱使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迁“不废父业”,虽遭“宫刑”,仍历十数年完成《史记》这一恢弘巨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然,中国古代史上的事功、敬业,都是在皇权许可之下才能实现,他们最大的事业是皇帝的事业,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事功与敬业作为个体对事业的态度与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的主体地位更为明确,个体的独立空间更为广阔,个体的选择空间更为灵活,个体能够比较自由地献身于某一种事业、号召、使命和他们所热爱的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当然,我们今天每一个个体所从事的事业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伟大事业之中。然而,我们也应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没有自己的事业,只是一味追求个体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这些人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缺乏事功敬业精神而不能实现人的现代性转换,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绊脚石。

第三,“报恩”的现代性价值。报恩是忠烈人格的行为方式之一,也是传统人格的基本要求之一,知恩必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人文土壤。古代史上知恩图报者比比皆是。最典型的是诸葛亮对刘备的报恩。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临终前又举国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5]刘备将全部的信任都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当然会竭尽全力报效刘备。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欣慰地看到,知恩图报仍然作为一种基本人格在发挥它的重要的社会协调功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仍然是绝大多数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信条,雏鸟尚知反刍,乳羊尚且跪乳,何况人类乎?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触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价值观念的一系列变化。少数人以自我为中心,以最终利益为目标,置传统的知恩图报美德于不顾。个人成才了,却忘记了父母的含辛茹苦;在人际交往中,知恩图报变成了“投桃报李”、“迎来送往”;下级对上级的“知遇之恩”不是尽心尽力工作图报,而是以“礼”图报等。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性进程。无论何时,知恩必报应是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中华民族的美德。

第四,“爱国”的现代性价值。爱国是忠烈人格的又一行为方式,并且最具有超越时空意义,因而也最具现代性转换价值。每一种爱国行为后面反映的是一种崇高的、审美的、永恒的人格精神。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并身体力行的事业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低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叹,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世,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恢宏,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不青山”的气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雄心,是智者的风范,是爱国的典范!当今时代,爱国主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总之,忠烈人格作为一种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都是十分优秀的,它体现了许多优秀的心理素质,如坚强、果断、勇敢、不屈不挠、兢兢业业、忧国忧民等,在人格的现代性重铸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李秀林等.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4.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9.

[3][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未来[M].罗梯伦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6.

[4][美]阿历克萨·英格尔斯.人的现代性——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5]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88.

Abstract:Advanced culture is necessarily themodernity culture,w hich in turn is themodernity of human being,w hose core is themodernity of personality.The behavioral patternsof loyal personality,such asexhorting and fighting to the death,contributed and devoted to the course,repaying and patriotism behaviors,embodied many excell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like strongw illness,determination,braveness,perseverance,conscientiousness,caring for the nation and peop le,etc.,w hich have a significant and p rofou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the recasting of modernity personality.

Key words:advanced culture;loyal personality;modernity recasting

Recasting of Royal Personality under Modernity of Advanced Culture

CAO Feng
(Dep t.of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Hengyang No 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G05

A

1673-0313(2011)01-0019-03

2010-09-12

曹峰 (1970—),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先进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性人格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