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龄苎麻地套种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2011-08-15 00:51宁孝勇谢玉会朱宁川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套作苎麻切块

□宁孝勇 谢玉会 陈 斌 朱宁川

苎麻是达州传统特色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苎麻价格下滑,农民收入减少,苎麻亩均产值仅1000多元,已严重影响我市优质苎麻基地的稳定和农民增收。为巩固并提升达州市苎麻这一传统特色产业,提高成龄麻地综合效益,我们开展了在成龄麻地内套种玉米、高粱、豌豆、胡豆、马铃薯、香椿、蔬菜等作物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的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苎麻—马铃薯套作经济效益高,推广潜力大。2010年,我们又进一步开展了成龄苎麻地套种早春马铃薯示范项目,在及时收获三麻后,利用三麻与头麻的冬闲时间,在成龄苎麻地开展苎麻与马铃薯间套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扩大示范范围及规模,充分调动麻农生产积极性,促进麻农增产增收。

一、示范地点及面积

苎麻—马铃薯套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点选在达县百节镇魁字岩村和鼓楼村、达县马家乡东会村和大竹县石河镇五四村,示范推广面积1000亩。其中达县百节镇、马家乡实施面积近600亩,大竹县石河镇实施面积近400亩。

二、套作技术关键

1.种薯选择及切块 选用抗病性强、生育周期短、商品性优良的极早熟脱毒种薯—费乌瑞它。切块时,首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所用工具进行消毒,同时去除腐烂、带病薯块。为充分利用顶芽优势,种薯切块时,应尽量利用上部顶芽、壮芽。种薯切块一般重20~25g,保证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切后,用草木灰进行拌种。

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基肥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2000~4000kg、磷二铵 20kg、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施足底肥后合理灌水。依照设定株距在苎麻行间打穴,沙土地穴深为7~10cm,壤土穴深为5~7cm。亩植2500~3000穴,每穴2粒种薯。合理密植,可增加马铃薯产量,适宜的穴深,有利于薯块膨大。增产增收的同时,确保不伤及麻蔸。

3.适宜早播,增温保墒 及时收获三麻,抢抓三麻与头麻的冬闲时间,提倡提早播种马铃薯,以防影响头麻收益。一般可选择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及时收获马铃薯。为避免冬天及早春的冻害,采用地膜覆盖或小拱棚栽培。播种后立即覆盖地膜或扣棚,以保墒保温。棚膜要拉紧、压实,小拱棚拱高约30cm。

4.科学管理,适时收获 若遇冻害,需及时喷施含有硼、锰、锌、氨基酸及多功能因子的叶面肥回生露,或等缓苗后结合灌水进行追肥,以提高马铃薯抗逆性,促进生根,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2月初温度回升后,及时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以免灼伤叶片。当温度高于25℃时,拆除拱棚。为不影响头麻的正常生长及收益,要及时收获马铃薯,提早上市,一般在3月底收获结束。

三、推广效果

1.苎麻—马铃薯套作技术推广效果苎麻—马铃薯套作示范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采用小拱棚方式套种马铃薯,马铃薯平均出苗率高达93%,且出苗速度快,生长势好,产量高。2011年2月底3月初撤除拱棚,并及时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马铃薯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由于受2010年12月下旬至2011年1月下旬4次冻害的影响,马铃薯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致使2011年马铃薯的收获时间延至4月中旬。由于受持续低温的影响,苎麻生长势也相对缓慢,因而马铃薯没有对头麻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并且马铃薯获得丰产,苎麻—马铃薯套作技术推广效果显著。

有关专家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随机取点收挖称重计产,马铃薯平均亩产为916kg,最高亩产达1200kg。按照鲜薯市场价4.0元/kg计算,每亩麻地可实现增收3664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四、推广前景

麻—薯套作效益高,推广潜力大。如在我市60万亩苎麻地全面推广,每年新增马铃薯15万t,新增效益5亿元,相当于增加10万亩良田。苎麻地套种早熟春马铃薯,采用小拱棚栽培,3月下旬即可收获结束,既不影响苎麻生产,同时又可获得高效。麻—薯套作产量高,效益好,在进一步推广苎麻套种早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时,应特别注意冻害的预防,可在马铃薯催芽后播种前用回生露叶面肥稀释600倍液浸种。同时,改用保温性能高的黑色棚膜进行小拱棚栽培,在低温到来前还可在小拱棚上覆盖稻草。

(通联:四川省达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635000)

猜你喜欢
套作苎麻切块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定苎麻的饲用价值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悬铃叶苎麻基因组DNA的六种提取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