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反思——基于对云南文山、大理的考察

2011-08-15 00:47马晓霞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学校

马晓霞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一、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逐渐形成了既保留自己的民族特点、又互相接触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在多民族地区既有同一民族同一区域聚居,又有同一区域多种民族杂居、混居,还有同一民族不同区域散居等多样的居住形式,“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典型特点,聚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之内,并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与此相对应,散杂居少数民族则是指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它包括两部分,即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之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内但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其中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有3000多万,约是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民族成员之间的流动性加强,各民族散居一地的状况将会更普遍,这就促使散杂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在频繁地交流、碰撞和适应。由此形成了一个地区包含多种民族文化、使用多种民族语言相互交流的状况,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由于多民族学生的加入,多民族学生共校增加了学校中学生的异质性,这些学生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习俗都会影响到整个学校文化的形成。同时,多民族学生的加入,由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排他性、独特性等特征,使得学校中各民族学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习惯,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学校中,会呈现出各民族不同文化共存的特点。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如果只强调某种单一民族文化特色,开办民族学校和民族课程,忽视其它主体需求和文化的存在,或者只强调主流文化忽视少数民族文化,这都不利于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前景怎样,特别是如何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中,使之寻找到一个稳定的、系统的传承模式,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于2011年5月对云南文山、大理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族混合学校进行了田野考察,以期对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得到了解。通过考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国家主流文化,课程设置单一,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笔者通过考察了解到,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课程模式都是照搬国家自上而下的课程标准,缺乏针对性。虽然有的学校也实行双语教学,但是都只停留在对统编教材的翻译上,教学中没有触及到有关本民族的文化内容,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国家统一课程是以主流文化为背景的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单一,用单一的汉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学生,没有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存在的差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班克斯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合理的民族教育模式,他们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2]这种模式往往以社会主导价值为核心,体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没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要求。这样就使得各民族学生疏远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迷失了自我。而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造成了学生教育机会的不均,这些有悖于我国教育公平的宗旨和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二)重当地“主体民族”文化传承,忽视其他民族学生的需要

所谓“主体民族”,本文指的是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人数相对其他民族多且相对集中的民族。通过考察了解到,在有些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有的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把作为当地主体民族的文化在学校中传承,比如苗族文化、回族文化。但是,学校除了主体民族的学生以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没有涉足。当问及非当地主体民族的学生是否想在学校中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时?学生都表示很乐意。当谈到目前学校的做法是否合理时,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一部分人则表现出排斥心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有损各民族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在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如果忽视我国各民族相互杂居,边界模糊的事实,在应然的状态下笼统地谈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分民族聚居区与散杂居区,不分单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多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区别,将会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民族教育建构策略缺乏信度和效度,不能有效指导散杂居地区教育事业的改革。

(三)学校教育成为“文化孤岛”

在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缺少有效的联系和合作,学校成为“文化孤岛”。在学校中,教师更多地注重向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知识,所关心的是学生有没有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校外的生活很少顾及。作为同属本民族文化体系的学生家长和社区,本来应该同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但也很少有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传统、内生的民族文化无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重一体轻多元的客观原因

国家在处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时过度强调了政治性和统一性,忽视了民族性和差异性。国家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我国地域文化都极具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一项内容就是为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并使他们获得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和全球化社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按照主流文化编制出来的课程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不能适应民族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评价制度也与主流地区相一致。因而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学校同样追求升学率,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考察走访中,当问及有些学校的校长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时,回答基本相同:“只向学生灌输骄傲和自豪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曾建议过他们开设一些有关白族、回族、苗族文化方面的课程,回答是消极的,说到中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6门,这样音体美这些副科学校当然不重视,更不用说民族文化这种考试绝对不会涉及到的东西了。没有相关的评价体系,导致在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大部分学校中的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二)民族散杂居地区重主流轻自我的主观原因

在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每个民族都面临着对待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关系的问题。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本土文化常常会散失信心,容易走上迎合主流文化而轻视本土文化的歧途。虽然民族地区享有编制地方课程的权利,但是重主流轻自我的心理,使得他们依赖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所谓的民族语课程是国家的汉语课程的复制和翻译,并没涉及当地民族文化的因素,谈不上传承。

四、对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若干建议

我国民族散杂居区多处在边远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决定了儿童和青少年传承本民族文化、学习他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我国各民族复杂多样的经济生活、社会组织、伦理观念、思维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及民族性格,把民族的现代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受教育者缺乏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就脱离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是难以完全融入主流社会的。他们常常游离于本族文化传统和主流文化传统之间,成为主流社会的“边缘人”。因此,在散杂居地区的多民族混合学校中要实行多元一体化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应是单一民族文化课程或仅仅能够体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课程,而应是一直以来在文化发展和碰撞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元素,最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元素。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常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积极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多民族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仅根据考察提出发展散杂居多民族混和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以下若干建议:

(一)设置多元的课程内容

由于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应多元化。课程内容须依据本国家、本民族、地域的特点来调整,特别是教材的多元化,它反应的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需要调整。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体制上都要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多民族的观念应该进入到全部的学习环境之中;课程内容应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课程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课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课程应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技能;课程应该帮助学生解释和评价不同民族群体的观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冲突;课程应把少数民族的语言作为重要内容并鼓励学生使用母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等等。”[3]

(二)培养多元的师资队伍

在多民族学校中,要促进各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各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信心和能力,这就要求民族地区的教师自身要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多民族散杂地区教育面临多种文化共存的问题,最终要实现的是多种文化间的融合与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文化的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观念,在教师的教育培训中引入多元文化因素,教师要有意识地学习了解多种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把多元文化的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和学生的交往上来。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学校在少数民族地区扮演着外来文化的传递场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的二元角色,前者传递着外来先进文化,后者传递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来看,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4]可见仅靠学校这一传递场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校和家庭、社区的合作,使三者形成教育合力。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家庭和社区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的师资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是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都是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可以将他们整合到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来,协助教师完成相关课程,这样就弥补了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不足,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

(四)拓展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往

笔者认为在多民族学校,单独设立民族班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混合编班可以使各民族学生互相了解彼此间的民族文化,互相尊重,共同进步。每个民族优秀的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了解和学习并不是意味我们要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把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学习回族的传统文化,不是要让学生去信仰伊斯兰教,也学着做礼拜和信教,而是要通过学习达到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的团结。如果不了解彼此间的民族文化,就很容易造成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整个校园文化的不融合。只有鼓励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学习,共同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的行列中去,在多民族混合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才能顺利开展,才能达到真正的民族交融。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在多民族散杂区,在多民族混合学校,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我们要在包容不同之中寻求和谐,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和而不同,使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因此,如何在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充分发挥文化传递功能,是值得每一个民族工作者去思考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黄政杰.课程改革[M].台北:台北汉文出版社,1985.

[3]万明纲.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4]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学校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学校推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