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2011-08-15 00:47赵月娥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校园政治思想

赵月娥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健康发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校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它具有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和谐校园建设,对于高校健康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和谐校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良性治理状态;是一种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学校的服务与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实现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是以学生全面成长、教师事业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为特征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应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公平正义是和谐校园的价值标准,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的行为准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功能,能够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和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保障和谐校园建设保持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凝聚人心,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有效汇聚和谐校园建设的合力,加快和谐校园的建设速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疏导和凝聚功能,能化解矛盾,解决困惑,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最大限度地消除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障碍,为和谐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和谐校园建设保驾护航的同时,和谐校园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

三、影响建设和谐校园的因素

认清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有利因素,能增强和谐校园建设的信心;透彻分析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不利因素,有利于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和谐校园建设有政策支持,面临着比较有利的舆论环境。

从社会环境与高校自身看,和谐校园建设也面临着不少不利因素。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出现重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理念等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出现了利益的多元化,阶层矛盾有激化的迹象;二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多数人的追求,奉献意识减弱;三是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从学生自身的因素看,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一是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高额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激烈竞争带来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使部分大学生难以承受,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二是人际交往出现困难。网络化带来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的转变,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不和谐的现象,少数学生交往面窄,在与人交往中敏感、偏执敌对,甚至易于和别人发生暴力冲突,影响了同学之间健康关系的发展。三是大学生贫富过分悬殊。家庭条件富裕的大学生自然或者故意的高消费与“炫富”,与贫困生拮据困难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容易刺激与伤害贫困大学生的敏感神经;加上中国传统上具有的仇富心态,如果缺乏沟通,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之间就易于形成紧张的关系。四是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学生热衷于利用违背诚信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的现象较为普遍。五是就业难日益严重。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就业难给大学生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和谐校园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次,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确保和谐校园建设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再次,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确保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法制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教育等,要培育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容纳不同意见、善于团结协作的习惯。

2.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

高校在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方针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隙覆盖,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党委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完善机制,健全队伍,制定规划,抓好落实,全面领导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学生管理干部队伍要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党建、学生管理工作,将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重要性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两课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3.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机制,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原则,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与亲和力的基础。实际问题解决得好,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亲和力,为和谐校园建设增加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应当从解决贫困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困难等方面入手:第一,扎实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与教育工作。学校应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对贫困生的帮扶,增加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增加贫困生的收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机会鼓励贫困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并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第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专题讲座,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确保学生接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第三,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布局,增设第二专业、双学位、设立创新学分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第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将学生就业指导课、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作为学生的必选科目,对学生及时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讲解如何有效获取与把握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单位签约的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增强学生就业的能力。

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制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

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沟通、协调,并形成制度,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状况,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通过建立学校定期向学生家庭通报信息的制度、学生家长进校园制度、多渠道的家访制度等,在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就和谐校园建设形成共识,有利于学生家长帮助学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5.建立思政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与激励制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应该加强责任制度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有专人负责,促使工作落实到位。第二,建立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鞭策后进、激励先进,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积极鼓励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客观分析与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工作方法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规范、有序和高效。不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其媒介与手段也必须不断更新,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等现代媒体传播速度快、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与灵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总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1]田建国.当代大学德育走向[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9.

[2]盛秀金,张红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关系研究[R].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9CZZJ06).

[3]罗维,魏晶晶.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决策与信息,2008,(9).

[4]高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7,(3).

[5]文丰安.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6]许浩.大学生贫富分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中州学刊,2006,(2).

猜你喜欢
校园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