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务员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自我管理——基于基层工作经历导向的分析

2011-08-15 00:47张建玲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职业生涯公务员

闫 旭 张建玲

(1.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2.广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规定:“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基层工作经历一般指“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及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另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的统计结果,“报考县级以下职位的共有79.4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7.2%”。综合以上信息表明,在考录政策的影响下,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

职业生涯指“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它包含与工作相关的职位、职责等客观情况和与工作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等主观情况的变化。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即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其中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指个体通过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确立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计划,促进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的过程。依据“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个人的不是组织的活动”的观点,本文主要从个人层面探讨自我管理策略,并依据人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把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职业生涯早期阶段指个体由学校进入组织并在组织内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公务员正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对此阶段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对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大学生公务员的特征

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这既是对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形象描述,也是所谓“三门”干部的由来。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他们具有以下特征:

1.专业知识丰富,对基层情况了解较少

大学生公务员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尤其在电脑、英语等方面优势明显。然而,工作尤其是在基层工作更需要了解社情民意,象牙塔中培养的大学生公务员更多的是仰望星空,忽视了基层这片成长的肥沃土壤。

2.进取心较强,自我期望值较高

大学生公务员多数综合素质是十分优秀的,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我期望值较高。他们工作时考虑的不是“我能干什么”,而是“我想要什么”。

3.开始承担家庭责任,处理工作生活平衡的能力欠缺

在个体职业生涯早期阶段,一般要面临组建家庭、养育孩子等家庭问题。当代大学生公务员,因多数是独生子女,当面临工作与家庭问题的冲突时会显得手足无措。

二、大学生公务员职业生涯早期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问题

职业生涯早期阶段是组织与个人相互考察和相互接纳的时期。大学生公务员预先明确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问题,将为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成功奠定基础。

1.大学生公务员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主要任务

(1)自我认知,找准职业锚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大学生公务员自我认知的重点是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等方面。职业锚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它是人们内心深层次价值观、能力和动力的整合体,它体现了真实的自我。”除非个人经历过许多份工作,并且从每份工作中得到有价值的反馈,否则自我认知和职业锚的找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2)确立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指当一个人选定职业后,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种。大学生公务员要根据自身特质来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不能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3)持续学习,增强职业竞争力

基层工作的直接性和复杂性,要求公务员能深入群众,具有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公务员在工作中要善于把已掌握的文化知识和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就需要强化持续学习的理念,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2.大学生公务员职业生涯早期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遭遇现实冲击,经受职业生涯发展挫折

大学生公务员工作后,身份由“天之骄子”变为外界羡慕的“红领”,他们更希望在工作中大展宏图。然而,当他们到基层岗位工作后,会发现机关工作重复性强,缺乏挑战性等等问题。由此遭遇现实冲击,即新员工对其工作所怀有的期望与工作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心理冲击。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较为痛苦的时期,也是职业生涯发展中需要经历的挫折之一。

(2)定位不准,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模糊

部分大学生报考基层公务员岗位是迫于就业的压力,在心灵深处对到基层工作心存不甘,一心想着调离。然而,目前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很难满足他们的愿望。这种定位不准造成他们对基层感情不深,陷于终日抱怨的境地,丧失了为自己规划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机会。

(3)面临工作与生活冲突,遭遇职业生涯的两难困境

工作与生活的冲突是现代人职业生涯中普遍遭遇的问题,大学生公务员也不例外,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的更为突出。因为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不但渴望通过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而且对生活品质也苛求完美。这样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冲突就发生了。

三、大学生公务员职业生涯早期阶段自我管理的策略——基于基层工作经历导向的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阶段,许多困难和问题往往出现在基层,党和政府制定的多项惠民政策,也最终落实在基层。虽然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现实,但是基层这片热土,同样能为大学生公务员提供广阔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因此,大学生公务员要以“顶天立地”的气魄做好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顶天”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立地”即深入基层,扎根基层。

1.角色转换,对公务员职业要有合理预期

大学生公务员开始工作后,在承认基层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角色转换,树立“归零”的心态,完成从“天之骄子”向“人民公仆”的跨越。具体策略有:一是认知自己,即对自身的性格、优缺点等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二是认知他人,包括上下级、同事和工作对象等;三是认知环境,包括所在部门的职能和自身岗位职责等涉及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同时,对公务员职业尤其是基层工作岗位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都是“光鲜”的,应该树立“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理想。

2.探寻职业锚,确立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些人会发现他们对某一类型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才能和较高的动机,这即是职业锚的雏形。职业指导专家施恩认为,职业锚有安全型、管理型、技术型、自主型和创造型五种。他还指出职业锚是“个人和工作情境之间早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对职业决策和选择发出一系列驱动和制约的功能”。

在职业锚基本确定之后,就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想往哪条路径发展?即对自己的价值观、理想等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取向;二是适合往哪条路径发展?即对自己的性格、特长等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能力取向;三是可以往哪条路径发展?即对自己身处的基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机会取向。身处基层的大学生公务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获得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构建现实而灵活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3.掌握工作生活平衡的能力,拥有和谐的职业生涯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迁,给大学生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挑战。本职工作、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可能相互冲突,怎样获得平衡?可以尝试以下策略:首先,摆脱工作生活不可调和的观念。工作会丰富生活,生活经验也会改善工作;其次,在工作之外扩展其他兴趣;最后,区分工作和生活的角色并选择二者的优先次序。

总之,大学生公务员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应该在角色转换、职业锚的确立和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等方面,选择既符合自身特质又符合时代要求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大学生公务员在基层工作,就像蚕蛾沉睡在蛹中集聚破茧而出的能量一样,经过一定的磨砺,一定会迎来“蚕蛹破茧,羽化成蝶”的光明职业生涯。

[1]彭香霞.从公务员“围城”现象谈大学生职业锚的认定与早期开发[J].出国与就业,2010,(11).

[2]曾正兵,向培年.青年干部如何在农村基层快速成长[J].领导科学,2010,(2).

[3]刘西忠.基层导向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5).

[4]李静,高慧.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特点及模式[J].学园,2011,(2).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职业生涯公务员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篮球公务员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
基层工作是关工组织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