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

2011-08-15 00:47曹敏娟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困难

曹敏娟 周 超

(1.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困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目前已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之一。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认真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

1.学习能力欠缺类。有关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占50%,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择业机会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然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由于择业期望值高、择业心态不端正等缘故,也可能由优势群体变成就业困难群体。

2.经济状况困难类。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至25%是贫困生,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8%至20%。贫困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可能因为贫困而丧失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机会,在就业上也可能因为贫困而与好工作、好待遇失之交臂。另外,由于经济压力大,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加上社会关系少、急于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未来的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等原因,导致贫困大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

3.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类。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身体疾病缺陷类。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天灾人祸,不属于求职者的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将这类毕业生拒之门外。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

5.专业适用面窄类。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某些专业的需求旺盛相比,有些专业却僧多粥少、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甚至无人问津。一部分因选择了所谓“长线”专业或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却不得不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无奈地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6.性别差异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招男生”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性别歧视”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1.家庭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即使孩子已经成年,还是事事由父母包办,这些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较差,遇到一些困难无法应对,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二是家庭条件的两极分化。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期望值过高,把择业目标定在少数热门单位,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部分来自偏远地区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就业时由于来自家庭和周围的有效信息较少,所以就业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其家庭对教育投入的经济压力较大,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也很高,这无形中给学生们的择业观念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学校方面。一是高校的办学理念落后。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但目前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仍没有真正实现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仍然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忽视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高校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专业设置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市场滞销的人才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提供,由此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三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学校不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许多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的虽然安排了兼职教师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往往是泛泛地针对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而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心理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的规划与指导。

3.用人单位方面。近几年来,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逐渐压缩岗前培训的投入,所以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除了性别、相貌等因素,他们一看学校的牌子,二看学历层次,三看学习成绩,四看综合能力。同时他们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毕业生一专多能,在专业技能强、外语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前提下,还要求具备其他辅修专业知识、社会经历等等,希望毕业生一到岗位马上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等。

三、高校针对大学生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举措

1.强化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就业引导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改变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的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风险必然会引起就业的风险。还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竞争观,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性格、专长、爱好、学历、知识背景等,既要认清自己的优点,也不能回避自己的缺点,据此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的职业走向及眼下求职的目标,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例如,对学习成绩优异、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要帮助他降低择业门槛,调整就业期望。而对身患残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大胆地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

2.强化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的现状,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搭建锻炼平台,例如,多举办语言类、思辨类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各种刊物、报纸等作为阵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多举办集体性活动和团体性活动,让他们在人群中学会沟通,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在第二课堂举办相关的活动如英语演讲、辩论、计算机技能比赛等,培养基本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

3.强化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要将就业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在就业引导同时开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求职挫折,增强自身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例如,对于那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经济压力大、学习成绩差、身体缺陷的学生以及在求职中存在自卑、胆怯、畏惧心理的学生,可邀请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就业政策和心理知识的专业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因为攀比、虚荣、理想主义等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要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咨询人员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调节就业心态,客观评价就业形势和自身状况,重新建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4.强化队伍建设,科学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有效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要不断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进方法,使高校就业指导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其中既要有丰富就业指导经历的心理学或法律方面的专家,又要有专业的形象指导师和就业技巧培训专家,还要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等等。要科学规划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角色互换及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工作技能、人际交往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

5.加快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扩大就业市场。高校扩招,不能降低教育质量;高校设置的专业及课程,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面向市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产销对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平.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以南通市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3]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4]卢玲.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困难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选择困难症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