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

2011-08-15 00:47高平来杨宗发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朋辈高职生援助

高平来 杨宗发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上饶 334109)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纷纷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正在走出低谷,显示出企稳回升的迹象,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1]。然而,尽管全球经济开始触底回升呈现复苏迹象,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这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由于过去几年我国高职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出口制造型企业中,而这部分企业因欧美日这些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缓慢回升,势必影响到这些企业的生产订单,进而影响到高职生的就业,于是对于多数高职生来说,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就业率时代”,这将使高职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多数高职生承受着空前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高职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少数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如何构建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已成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构建就业心理援助机制的重要意义

1.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构建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能够帮助高职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全面地自我评价。高职生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就业中,克服劣势,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同时,能够帮助高职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高职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各种具体的择业行为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另外,能够引导高职生把个人具备的条件与就业因素恰当地联系起来,加以合理的组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需要。

2.解决高职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就业是高职生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高职生对就业产生较大心理压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构建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高职生在面对就业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与困惑。学校对高职生加强就业心理援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构建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

1.建立多层次的高职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

(1)构建学校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程化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即从新生入校开始对学生分阶段、有侧重、渐进式的全程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及时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剖析,介绍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概况和专业知识范围,帮助全体学生尽早明确专业领域和学习目标。其次,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优缺点,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在总体职业目标指导下,将其细划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分期逐步实施。再次,教育学生要有感恩之心,要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理解国家和父母为我们创造的学习机会的珍贵,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自强、自信、自立的能力,造就过硬的综合素质。第二,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对于二年级学生,要让学生了解求职就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有机会在就业前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这一阶段要重点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第三,实施就业技能训练。对于三年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心理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提高求职技巧。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缓解面试焦虑和择业抑郁心理,加强自信训练,克服自卑心理,勇敢地面对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能较好地适应就业工作环境。

(2)构建社会对高职生就业援助体系。为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高职生就业阶段的心理问题,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给予积极的引导援助和必要的人文关怀,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政府应尽快完善就业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行和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就业工作涉及教育、人事、劳动、安全、保险等方面,必须统筹考虑,多方配合,打破户籍、部门、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鼓励高职生到各类用人单位就业。要加强就业市场监管,使人才资源配置真正体现出市场调节机制的效应,从而遏制就业竞争中的不正之风。应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就业政策,特别要注重维护高职生就业合法权益,保障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侵害时能有法可依,维护就业者的正当权益。就业政策要给予毕业生尽可能多的便利与优惠,提供尽可能多的择业机会。

(3)构建家庭支持助力机制。高职生就业与家庭的期望和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价值观、择业观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家庭支持助力机制,共同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因此,应该把与家庭的联系,作为学校心理辅导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毕业生的择业中,学校应主动与其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转达、宣传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关政策、法规、形势等,要求家庭结合学校的就业资料,开展高职生毕业就业的疏导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就业观同步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教育的合力。家长应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共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渡过求职择业阶段。

(4)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机制。朋辈辅导、互助成长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2]。朋辈心理辅导是学校就业心理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构建朋辈就业心理辅导体系应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配合。一般可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的三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学校一级成立心理协会,在院系一级可以设立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在班级上可以增设心理委员,同时也可在新生班中安排高年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对新生进行辅导。另外,高校可尝试在学生中大规模培训心理助教,通常从每个寝室挑选一名学生参加,使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渗透进每个寝室。除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外,老师要求心理助教们自己设计心理课程,为同学们讲授;编写心理励志小故事,汇编成册后分发给同学;围绕某个现象或问题,对同学进行心理访谈,或开展心理调查,做课题研究。

2.建立高职生就业心理危机的预警干预机制

要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积极建立高职生就业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一是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就业心理档案,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总体健康状况,准确、迅速地发现高危对象,并且有针对性地跟踪观察,从而达到干预和防止心理危机恶化目的,同时优化就业心理档案建设,包括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学生资料的收集,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和建立心理档案等,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三早”心理危机防治原则。二通过建立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对存在就业心理危机倾向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如存在严重就业恐惧症或就业抑郁症,甚至精神异常、试图自杀等心理危机,发现一例,报告一例,治疗一例,实现就业心理危机即时发现、即时治疗的快速反应。要及时启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危机。三建立专业的就业心理危机救助队伍,建立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能够在学生发生就业心理问题时及时干预,并确保干预效果

三、结 语

高职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就是推动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构建完善的就业心理援助机制,帮助高职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的构建,首先是确立多层次的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即以学校援助为主体,社会援助为系统支持,家庭援助为辅助推力,朋辈援助为补充,四者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撑、形成合力的一个“四位一体”的工作系统。其次是建立一个高效的高职生就业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对高职毕业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获得预见性的信息、能够使就业心理教育人员提前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危机干预效能。高职生就业心理援助机制,将为高职生就业提供全面、深入、个性、有效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就业机会,开发自身潜能,展现自身优势,同时帮助高职生有效疏导就业心理问题,关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

[1]后金融危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348 441.htm?fr=ala0_1.

[2]朱敏.为大学生心理高压人群点一盏心灯——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其调适办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猜你喜欢
朋辈高职生援助
爱心援助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