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想象力的灵魂

2011-08-23 03:22柔麟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乔纳森乔布斯苹果公司

柔麟

3月3日,Pad2终于在旧金山亮相,苹果再次颠倒众生。发布会一改往日纯白纯黑的风格,外墙五彩斑斓。Pad2轻薄了许多,更有黑白两色可选,其六大改进点引得全球无数“果粉”翘首以盼。和往常一样,主导Pad2设计的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埃弗并未登场,病休中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意外亮相,揭开Pad2的神秘面纱。乔布斯还自信地表示:“2010年是Pad之年,2011年将是Pad2之年。”这一次,苹果又走在了这个地球的前面,也再次凝固工业设计艺术的巅峰。

天衣无缝

几年前的春天,一个宽阔的礼堂里,加利福尼亚洲艺术展会上,时装设计师艾萨克·米兹拉发表着以“根治艺术”为主题的激励人心的成名故事演讲。与会的人工智能先驱丹尼·希利斯用他研发的地形电脑显示器展示了可以将任何东西,乃至喜马拉雅山具象化的新型设备,而荷兰发明家奥尔·杨森(TheoJansen)为大众带来了用PVC塑料制造的海滩生物塑像——酷得像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里的星际螃蟹。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会场最高潮顶峰是一个像是剃着光头、穿着朴素的家伙带来的。他走上台前,并没有刻意介绍自己作为苹果设计总监的身份,只是讲解了那一系列引发全球苹果爱好者尖叫的工业设计艺术品的创作小花絮。仅仅是这样,已让前面的各类精彩黯淡,并且被载入当日各大媒体的头条议论。

放下这个戏剧化的引子,我们来了解一下乔纳森·埃弗:埃弗出生于伦敦附近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孩提时代就喜欢琢磨产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当他在1985年考入纽卡斯尔工艺学校后,他这方面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在学生时代就获得过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的奖学金,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第一次是设计自动取款机,随后是设计一款精巧的问号形状的电话。1989年毕业后,他在英国起步的职业生涯并不十分如意,在注重销售的商业氛围中,埃弗细致的工作风格并没有受到雇主的青睐和重视。1992年,他转投苹果公司,设计了该公司第一款PDA产品“牛顿”,1996年成为苹果公司设计部门的负责人,那时的苹果公司深陷财政危机,尽量压低成本是首要任务。1997年7月,苹果公司董事会驱逐了CEO阿梅里奥,乔布斯重新出山,到任后即砍掉了这家公司的六十多种产品的绝大部分,只保留其中的四个,当时乔布斯急于招募工业设计的明星人物,他给理查德·赛普(RbhardSapper——BMThhkpad笔记本设计师)等人打电话相邀,但是当看到埃弗那份有些陈旧的简历后,独具慧眼的乔布斯意识到他已经找到了需要的人。

双方协作的第一款产品是Mac。颠覆了IBM Pc既定的个人电脑那种四平八稳的厚重风格,以一种让用户备感轻松的设计风格,全内置的设计和透明的机箱令人耳目一新。为了让塑料的机箱外壳透露出令人愉悦的色调和质感,而不是廉价材料的感觉,埃弗和他的同事到一家生产糖豆的工厂研究了多次。他们与亚洲的生产商研讨了数月,并敦促配件供应商重新设计电子元件,以保证能在熟练工艺的情况下每年制成上百万台Mac。乔布斯、埃弗和苹果公司冒着很大的财政风险,将每台机箱的成本从业内标准的20美元提高到65美元,获得了力挽狂澜的成功,不仅赢得了傲人的口碑,还给了垂死的苹果一些继续存活的生机。

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款钛合金材料的笔记本电脑PowerBook,截然不同于Mac的那种新奇设计特色,确立了一种明快的、后工业时代的产品设计风格。同年10月,席卷地球,让苹果回到电子业主战场的Pod面世,那种酷味十足的设计风格很快就使产品成为音乐播放器的标准。如果说最初的Mac设计延续了埃弗在学校时期追求细致和新奇感的设计特色,颜色明快的Pod则是简约风格与时尚的合而为一,业界大肆褒扬,称其让人不禁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简约特色,可以和“甲壳虫”乐队曾发行过的“白色专辑”媲美。

接下来的几年,我们见证了暗合中国古哲学天圆地方概念的Phone面世,也感受了铝合金工艺及锻造、抛光乃至昂贵的激光焊接去创造一个优雅的美丽支撑的MacBookAir,以及颠覆整个个人终端设备概念的Pad。这种突破人类想象力界限的设计正是苹果设计魔力的主要部分。把“设计”定义为一种风格或者时尚的想法,再抽象为触摸的质感,和呼吸间都能领略的美。

我在苹果只因为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赚钱

很少有人见证过日本武士刀的锻造过程,这种源于唐朝的铸刀术在日本非常神圣,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尚未被现代科技改进的传统工艺之一。日本铁匠们通宵(更好地用眼观察金属的加热)手工锤击、煅烧和锻造,以生产这世界上最好的刀片。

为了打造独一无二的刀片,钢材被数千次反复折弯以创造更加坚硬的表层和更加柔软的内核:惊人的锋利,并且比任何西方造的剑更加不易折断。一旦刀片完成将会被打磨得如同镜子般光滑,这个精心制作的过程要花去几个星期的时间。漫长和艰苦的制作步骤将金属推到了绝对的极限,这恰好就是乔纳森想要亲眼看到这一过程的原因。

埃弗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灵感的做法帮助他制造出这世界上最薄的电脑设备,所以苹果没有一个人对他们的像患有强迫症般的设计天才乘坐14小时的航班去会见一个日本领先的武士刀工匠的做法感到吃惊。后来埃弗一连几日在工匠进行夜间劳动的时候专注地观察……Pad2,这台设备就是这种观察的结果,乔纳森倾向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款产品的制作过程。在这个案例中,金属和硅不断被雕刻,直到产品比上代薄了三分之一。“平板电脑市场只靠技术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把技术与艺术和人文结合起来,需要软硬件的结合。”乔布斯曾说。而这显然和乔纳森的观点不谋而合。很多人说,如果乔布斯是苹果设计精神的公开守卫者,那么埃弗则是它天才设计团队的秘密领袖。苹果是一种宗教,而埃弗领导的苹果设计团队仿佛是一个更狂热的宗教。

在谈到苹果的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区别时,埃弗说,决定性的因素是超越了表层的狂热的努力:对细节的过分的注重常常被放任,就像电缆和开关之类。在很多不同的水平上尝试让它少一些高傲,多一些易用。大多数大公司既没有苹果的专注和技术,也不想冒险将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搞得好像是纽约或伦敦的高价时尚小店制造的一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脑公司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精打细算的降低成本上,而苹果则始终热衷于提升设计。现在这些竞争对手也开始讲究设计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正在迎头赶上,反而说明它们落后了有多远。

与之相应,乔布斯在Pad2发布会上介绍苹果最新业务进展时透露:“苹果最近出货了第1亿部Phone手机。”而苹果公司财报数据显示,自从2010年1月27日发布Pad以来,4月6日首日销量30万部,80天共销售300万台。第三季度财年净利润32.5亿美元。著名工业设计师阿米特听闻此段财报后的感想是:“苹果伟大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你能通过贩卖情感而成为亿万富翁,证明设计也是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

而目前为止,苹果仍在处于浪潮的顶峰,《财富》杂志也礼貌地说:“每个漫步在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或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的人,都会看到埃弗早期的代表产品。但与大多数博物馆里的创新家不同,埃弗能够将他的智慧融入设计中,并为大众所喜爱——包括他那要求严苛的老板。他的确非常聪明。”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乔纳森·埃弗不仅为苹果公司,而且给更广阔的设计界设定了方向。他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设计师代表。”

猜你喜欢
乔纳森乔布斯苹果公司
一颗热爱自由的心
——读《海鸥乔纳森》有感
相对等三则
苹果公司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Drive.ai
书与人
新Pad
乔纳森·艾萨克
闵浩:做锁具行业的“苹果公司”
没有他就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美学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苹果公司产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