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体会

2011-08-27 06:58洪昌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鼻唇口角面瘫

洪昌日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理疗科,吉林 和龙 133500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治疗中常见疾病,我科通过灵活使用电针,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波形治疗,使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收治147例患者,其中123例为门诊患者,24例为住院患者,按首诊日期单、双日随机分组,单号日期就诊患者为治疗组,共86例;双号日期就诊者为对照组,共61例。147例患者均由不同程度的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眼裂变大、眼脸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额纹部分或完全消失等表现。

所有患者均排除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两组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穴:地仓、颊车、阳白、鱼腰、攒竹、太阳、颧髎迎香、鼻通、下关、风池、夹承浆、口禾髎、合谷、太冲。

其中夹承浆、口禾髎均采用斜刺,针尖刺向患侧,发病10天内,所有患者均口服强的松、地巴唑、VitB1,如为Hunt面瘫,乳突疼痛者加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

发病1周内,浅刺,针用泻法,使用G6805-Ⅰ型电针治疗仪,电针波型为连续波;1周后,针次平补平泻,电针波型改用疏密波,但应用时要分组使用,其中阳白和太阳一组,地仓和颧髎一组,迎香和鼻通一组,下关和口和髎或夹承浆一组,留针30分钟,10天为1疗程,疗程检休息2~3天。

2.2 对照组

用药、选穴、针刺手法、疗程均同治疗组,但电针一直使用连续波,且不分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和特征完全消失,表情肌恢复正常,眼睑闭合完全,口角无歪斜;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做啼笑动作时额纹和鼻唇沟尚未恢复,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2 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

表2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两组痊愈病例所用的疗程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痊愈病例所用疗程比较 (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病例所用疗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型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周围性面瘫在我国年发病率高达42.5/10万。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完成阐明,此病分为Bell和Hunt面瘫。Bell面瘫表现为一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Hunt面瘫因腾状神经节受损,除以上症状外,还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患侧乳突疼痛,耳道可出现疱疹。

中医学对面瘫治疗多采用内服中药或针灸,针灸治疗本病有着简、便、验、廉的优点,各类文献在这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关于用不同波型电针治疗面瘫疗效观察鲜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做了相关临床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治疗中,笔者应用电针根据病变不同时期选用不同波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连续波和疏密波结合使用,病变1周内病情尚未稳定,面神经根炎症、水肿较明显,为防病变由表人里,故选用平和的连续波。1周后,病情较稳定,改连续波为疏密波,阳白和太阳一组,通过使用疏密波可刺激眼轮匝肌,并带动额肌的收缩,使额部早日恢复;迎香和鼻通一组使用疏密波,可带动提上唇肌的收缩,促进鼻唇沟的恢复;地仓和颧髎一组,口禾髎和下关一组可带动口轮匝肌、提口角肌的收缩,纠正口角歪斜。本法治疗有效率可达100%。而对照组单纯使用连续波治疗,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提口角肌的收缩明显减弱,故疗效较慢,有效率为98.4%。通过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痊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型意义 (P<0.01),说明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连续波和疏密波根据病情选择使用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者。在治疗中药物的配合也是相当重要的,早期应消除面神经炎症水肿,可配合营养神经的维生素类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但应注意,疗程应在1月以上的患者应停用电针,以免造成面瘫倒错现象和面肌的连带反应。

猜你喜欢
鼻唇口角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视角与口角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两代人的不同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