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七情背景及七情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

2011-08-27 10:00王佳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7期
关键词:七情常人情志

王佳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四川 成都61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一种常见且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我国人群的平均患病率为8%~25%,其病程一般较长[1]。国内外众多研究通过SCL-90等西方心理学量表的调查显示:长期的慢性疼痛刺激易使LIDP患者产生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采用祖国医学的七情传统理论来探讨LIDP患者的心理状况,借助量化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旨在从中医心理学角度了解并改善LIDP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2008年1月~2009年8月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8~76岁;病程6个月~25年;职业分布前四名分别是文职人员、工人、干部及农民;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选择同一社区80名普通居民为常人组参加随机问卷调查。

1.2 方法 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王米渠教授编制的“七情发病背景量表”和“七情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两份量表均以问卷形式设计,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为大纲。七情发病背景量表每种情志分别由7个因子问题(平日的情绪状态)组成,如:“恐”有“总有不安全感”等7项,按0~6级评分。七情生活事件量表则以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刺激事件为主体,了解其对刺激事件的情绪体验。每种情志分别由10~14个因子问题(生活刺激事件)组成,如“惊”有“卒然大声易惊”等10项,可计算正性或负性生活事件项目个数。两份量表重测信度分别为0.72和0.80。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2)

表1 LIDP患者与常人七情发病背景的比较(±s,分)

表1 LIDP患者与常人七情发病背景的比较(±s,分)

组别 n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26.49 42.15±26.01 LIDP患者 80 56.78±26.72 88.86±32.58 101.14±36.67 99.56±32.78 95.77±33.12 66.47±20.58 77.24±30.15 t 8.6468 0.3177 9.16 3.94 2.07 1.82 7.88 P<0.01 >0.05 <0.01 <0.01 <0.05 >0.05 <0.01常人组 80 97.42±32.53 90.62±37.3456.42±23.37 82.25±21.71 62.38±25.10 40.82±

表1显示:常人组以“喜”、“怒”、“思”为主要七情发病背景,而LIDP患者则以 “忧”、“思”、“悲”为主要发病背景,LIDP患者与常人在七情发病背景的比较中,除“怒”、“恐”两项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2 LIDP患者与常人七情生活事件的比较 (事件项目数)

表2显示:LIDP患者生活事件的情绪体验从高到低依次为“忧”、“思”、“悲”、“怒”、“惊”、“喜”、“恐”。与常人相比,其“忧”、“悲”、“恐”等负性生活事件的情绪体验分别高于常人2.33倍、2.22倍、2.18倍;负性项目总数也高于常人。而“喜”类的正性生活事件的情绪体验却明显低于常人。

3 讨论

3.1 LIDP患者七情发病特点与机制分析 七情是指喜、怒、忧、悲、思、恐、惊七种情绪变化及情绪体验。祖国医学认为:情志的变化,尤其是“七情”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七情过激会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躯体症状,即为七情发病[2]。

《黄帝内经》认为,脏腑气机紊乱是七情致病的关键,可见情志因素作用于机体,首先影响脏腑气机,使其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如果气机紊乱不能及时调整,便会进一步损伤气血,出现阴阳、气血虚损诸症。气血紊乱又可导致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出现,增加脏腑气血阴阳的损伤,故LIDP患者在中医学上常表现为血瘀、寒湿和肾虚三型。本次研究数据提示:七情发病背景的比较中,LIDP患者以“忧”、“思”、“悲”为主要情绪背景。而常人则以“喜”、“思”、“怒”为主要情绪背景。LIDP患者与常人在七情发病背景的比较中,除“怒”、“恐”两项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由于患者腰腿疼痛较剧烈,且病程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多数病人心情抑郁,常处于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的情绪状态,甚至悲观失望,失去治疗信心。中医认为:“七情内伤,忧思悲恐皆伤与人。”《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关心、理解、体贴病人,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感受,做好情志护理,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防止其“气结”、“气乱”,尽量避免七情太过,以免进一步加重病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宣传该病的相关知识及变化过程,使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痛甚时可适当使用止痛剂或针灸止痛来配合情志护理。

3.2 LIDP患者七情生活事件刺激的质与量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之所以能够成为病因,与七情刺激阈值相关,也与个体适应的差异密切相关[3]。这种差异首先是先天禀赋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受后天因素影响,例如社会环境、文化素养、家庭传统、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中提出:“尽神度量?阴阳违逆?有背常理?寻其类例,别其三因?推其深浅”,即应分析七情的质与量、和与违、常与异、类与别、深与浅等方面。本次调查发现:LIDP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情绪体验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忧”、“思”、“悲”、“怒”、“惊”、“恐”,与常人相比,其“忧”、“悲”、“恐”等负性生活事件的情绪体验分别高于常人2.33倍、2.22倍、2.18倍;负性项目总数也高于常人。而“喜”类的正性生活事件的情绪体验又明显低于常人。说明长期的病痛折磨使这类患者变得多愁善感,受七情生活事件影响的程度高于常人,使其七情刺激阈值变低,即使是生活中一件普通的小事也会诱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七情对患者生理或病理过程的影响,找到“情志致病阈”,指导患者提高对生活事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情志处于正常生理状态,进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3.3 七情“致病”与“治病”的启示 七情不仅可以致病,亦可治病。古人曾总结为: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这就是利用了情志的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护理中,只有认识了七情生理、病理的双重性,以及致病和治病的双重性,才能更好地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黄帝内经》中就对情志护理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如“移情、疏导、暗示”等,“审其忧苦,避其诱因,随其所喜,解其郁结,调悦情志”,实为情志护理的精辟论述。本次调查显示,LIDP患者的主导情绪以“忧”、“思”、“悲”、“怒”等负性情绪为主,且对生活刺激事件的情绪应激状态也远比常人要差。因此,护士只有利用七情的双重性,辨证施护,因人施护,因病施护,才能消除七情致病的不利因素,为七情治病创造有利条件,促使患者的情志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

[1]于芳,聂军.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6):1083-1085.

[2]张亚明,李春霞.中医情志护理解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6):1019-1020.

[3]董少萍.论情志的致病机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6):6-7.

猜你喜欢
七情常人情志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存在与时间
北海之殇
韩儒金昌协的四端七情论与“性情经纬说”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常人化”,领导生活新态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