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胁迫下外源精胺对水稻幼苗多胺含量及抗旱性的影响

2011-09-04 01:54佘丽山周小梅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根冠抗旱性外源

佘丽山,周小梅

(1.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怀化 418000;2.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多胺(polyamine,P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低分子脂肪族含氮碱。高等植物中常见的多胺有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等。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表明,多胺与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反应的关系密切。有关渗透胁迫与多胺关系的报道甚多,虽然渗透胁迫下多胺的累积与水稻抗旱性关系的研究已有报道[1-2],但对水稻幼苗期多胺的累积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鲜见报道。有研究发现,Spm对水稻抗性的影响大于Spd[3-5]。

研究以基因型有明显差异的籼稻品种旱116、湘早籼32号为材料,用PEG6000模拟干旱,探讨外源Spm对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多胺含量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Spm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旱116、湘早籼32号在25℃左右的水中浸种24 h,35℃下催芽,选取露白一致的种子,播种于透明的塑料杯中(30粒/杯),木村B培养液培养,于室温(30℃)下生长,当长至2叶一心期,用含以下二组试剂(1)不同浓度的PEG(0%、5%、10%,15%、20%、25%);(2)不同浓度的 PEG(0%、5%、10%、15%、20%、25%)+Spm(1 mmol/L)的 1/2木村B培养液进行处理,处理(2)根际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进行胁迫处理,同时叶面喷施1 mmol/L Spm,每天 8∶00 和 17∶00 各一次,每次 5 mL/杯,对照喷清水,7 d后取样进行测定,各重复3次。

1.2 水稻幼苗根干重、根冠比的测定

胁迫处理后,每一杯随机拔起幼苗20株,洗净,放入恒温干燥箱中,105℃杀青30 min,70℃烤干至恒重,分别测定地上部、根干重。根冠比=根重/地上部重。

1.3 多胺含量的测定

按Kiriakos等[6]测定方法并稍加改进。称0.5 g鲜样,加入4 mL预冷的5%(w/v)HClO4冰浴研磨,匀浆 4℃放置 1 h,于 14000×g离心 30 min(4℃)。取上清液1 mL,加入2 mol/LNaOH 2 mL和10 μL苯甲酰氯,涡旋混匀,37℃水浴反应25 min,加入2 mL饱和NaCl混匀,再加入2 mL乙醚萃取,于1500×g离心5 min,取1 mL乙醚相吹干,剩余物溶于 100 μL,浓度为 64%(v/v)的甲醇,取样品 20 μL用岛津LC-10AT型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流动相为64%(v/v)的甲醇,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25℃。用岛津SPD-10A型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54 nm下检测。多胺的含量用纳摩尔/克鲜重(nmol/gFW)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Spm对水稻幼苗根系干重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渗透胁迫有利于水稻幼苗根系干物重的增加,且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干物重呈上升趋势,抗旱性强的旱116根系干物重上升趋势明显于抗旱性弱的湘早籼32号。渗透胁迫下,外源Spm处理明显促进水稻幼苗根系干物重的增加,且对抗旱性强的旱116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抗旱性弱的湘早籼32号。

图1 外源Spm对水稻幼苗根系干重的影响

2.2 外源Spm对水稻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图2 外源Spm对水稻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渗透胁迫有利于水稻幼苗根冠比的增加,且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根冠比呈上升趋势,抗旱性强的旱116根冠比上升趋势明显强于抗旱性弱的湘早籼32号。渗透胁迫下,外源Spm处理有利于光合产物在根部的分布,促进水稻幼苗根冠比的增加,对抗旱性强的旱116的促进作用明显。

2.3 外源Spm对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的影响

从图3可知,渗透胁迫使旱116和湘早籼32号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增加,且抗旱性强的旱116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弱的湘早籼32号。渗透胁迫下,外源Spm处理促进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增加,对抗旱性强的旱116的促进作用明显。

结合图1、图2可知,渗透胁迫下,外源Spm处理有利于增强旱116和湘早籼32号水稻幼苗抗旱性,减轻渗透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试验结果还表明,各渗透胁迫处理下,抗旱性强的水稻品种旱116的表现均优于湘早籼32号。

图3 外源Spm对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多胺在植物的逆境胁迫中有着不同程度量的变化。关于Put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焦点。有研究发现,在渗透胁迫下,植物体内Put含量增加可以缓解渗透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提高植物的抗旱性[7-10]。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水分胁迫下Put的积累不利于提高植物的抗渗透胁迫能力[11],甚至于认为Put含量的增加与植物渗透胁迫能力无关[12]。在本研究中,渗透胁迫有利于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的上升,且抗旱性强的旱116的上升幅度大于抗旱性弱的湘早籼32号,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干物质重和根冠比呈上升趋势,且抗性强的旱116的根系干物质重和根冠比的上升幅度大于抗性弱的湘早籼32号,说明在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的上升可以缓解渗透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程度。植物的生长受抑是干旱胁迫诱导很重要的生理效应,根冠比是衡量植物抗旱性的可靠指标[13],对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与根冠比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5**、0.811**和0.710**,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说明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的上升有利于提高水稻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此时它们可能通过稳定质膜和提高细胞内保护酶活性[14-15],以及提高ABA含量或改变不同激素成分的含量[16-17]而增强其抗旱性。外源Spm显著提高水稻幼苗根系干重、根冠比及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表明渗透胁迫下,外源Spm通过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中Put、Spd和Spm含量来增强水稻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这与张志新等[18]的试验结果一致。

[1]杨建昌,张亚洁,张建华,等.水分胁迫下水稻剑叶中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4,30(11):1069-1075.

[2]Yang J C,Zhang J H,Liu K,et al.Involvement of polyamines in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ri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7,58(6):1545-1555.

[3]周小梅,赵运林,周朴华,等.水分胁迫下水稻幼苗多胺含量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17-31.

[4]陈婷婷,杨建昌.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93-13595.

[5]肖 新,邓艳萍,李英峰,等.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395-3398.

[6]Kiriakos K,Maria D,Christakis H,et al.A narrow-pore HPLC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free,conjugated and bound polyamines[J].Anal Biochem,1993,214:484-489.

[7]Tiburcio A F,Kaur-Sawhney R,Galston A W.Polyamine metabolism and osmotic stress[J].Plant Physiol,1981,8:375-378.

[8]张木清,陈如凯,余松烈.水分胁迫下蔗叶多胺代谢变化及其同抗旱性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94,22(3):327-332.

[9]Gu Y M G,Vigh L,Queiroz Q.Changes in polyamine and precursor content during drought induced induced adaptive morphogensis in rape[J].Francaised Actralite Botanique,1984,131:258-265.

[10]Goicoechea N,Szalai G,Antolin M C,et al.Influence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e and Rhizobium on free polyamines and proline levels in water-stressed alfalfa[J].Plant Physiol,1998,153(5):706-711.

[11]Liu H P,Dong B H,Zhang Y Y,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osmotic stress and the levels of free,conjugated and bound polyamines in leaves of wheat seedlings[J].Plant Science,2004,166:1261-1267.

[12]Van D M A,De R J A,Van D M T,et al.Changes in free proline concentrations and polyamine levels in potato leaves during drought stress[J].South African J Sci,1998,94:347-350.

[13]王贺正,李 艳,马 均,等.水稻苗期抗旱性指标的筛选[J].作物学报,2007,33(9):1523-1529.

[14]徐仰仓,王 静,刘 华,等.外源精胺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J].植物生理学报,2001,27(4):349-352.

[15]周小梅,赵运林,张 擎,等.渗透胁迫下外源多胺对水稻幼苗多胺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2):125-128.

[16]Upreti K K,Murti G S R.Effect of polyamines in the changes in endogenous hormones in pea under water stress conditions[J].Ind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1999,(4):1-5.

[17]聂 军,郑圣先,廖育林,等.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15-19.

[18]张志新,邹志荣,张春梅,等.水分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7):97-102.

猜你喜欢
根冠抗旱性外源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外源铅胁迫对青稞生长及铅积累的影响
草地地下生态系统研究
杉木人工林根冠比与气候和林分因子的关联分析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铝毒胁迫下水稻根冠黏液中铝形态的变化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
基于称重法的烟草伸根期抗旱性鉴定
土壤水分对大豆根冠生长及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