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地区轮藻资源的初步研究

2011-09-04 01:54朱杰英刘世彪任珊珊熊利芝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小枝吉首植物

朱杰英,刘世彪,任珊珊,熊利芝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轮藻(charophytes)属于轮藻门轮藻科植物。作为淡水藻类中个体较大、结构复杂的一个类群,轮藻的生态分布广,在临时渍水、水稻田、沼泽、池塘、湖泊、水库、河流、沟渠、小溪或河流入海口的半碱水中都可以生长。轮藻具有多方面的进化特点,表现为藻体复杂,高度分化;有假根、主枝、侧枝、轮生短枝,并具节、节间分化;主枝、侧枝具顶端细胞,可进行顶端生长;卵式生殖,生殖器官构造复杂,卵囊、精囊有一层营养细胞包被,与高等植物相类似;合子萌发经过原丝体阶段;产生珠芽形成新植物体等。由于轮藻的外形很像金鱼藻和狐尾藻,我国一般俗名为水茴香或丝草[1]。

轮藻通常被用作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材料,人们对其经济价值了解较少,甚至被认为是消耗肥力、降低水温、抑制水稻生长、引起烂秧的水稻田中的杂草[2]。但相关研究表明,轮藻是一种在农业、医药业、杀虫剂、渔业、环保和其他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资源植物[3]。吉首市位于东经 109°30′~110°04′,北纬 28°08′~28°29′,地貌以山原山地为主,地形复杂。总面积1058.5 km2,市区面积14.1 km2,属于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温湿多雨,气候立体差异明显,年平均温度16.4℃,极端最高气温40.2℃[4-5]。市区有峒河、万溶江流过。吉首市的藻类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轮藻资源的调查报告。本文对该地区的轮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供试材料为轮藻,采集自吉首乡坪山坡村、马颈坳镇马颈坳村、社塘坡乡山岔坪村、万溶江乡施金坪村、寨阳乡曙光村、河溪镇河溪村等吉首城区附近的6个采样点。

1.2 方 法

1.2.1 调查方法 于2004~2010年的每年春夏季,对吉首城区附近的6个采样点的冬水田、水沟、池塘和溪流中的轮藻资源进行物种及其生境的调查。标本采集时,直接或涉水用手或采集锚、采集耙收集活体标本。标本带回实验室清洗、整理后,用4%的福尔马林或70%的酒精浸制保存。

1.2.2 鉴定方法 轮藻的鉴定标准按轮藻科分属检索表进行[6-7]。

2 结果与分析

2.1 吉首地区轮藻种类

调查表明,吉首地区的习见轮藻有14种2变种,分属于3个属,即丽藻属(Nitella)、灯枝藻属(Lychnothamnus)和轮藻属(chara)(见表 1)。

表1 吉首地区轮藻种类

其中丽藻属有4种,灯枝藻属1种,轮藻属9种2变种,以轮藻属植物种类最多。

2.2 吉首地区的轮藻植物各属主要特征[2,6]

2.2.1 丽藻属(Nitella Agardh) 植物体一般较细,多不被钙质,在茎节上常具有2个对生的侧枝,小枝单轮或2~3轮,多等势分叉,罕单轴分叉或不分叉,能育小枝较短,常密集成头状或穗状,有的被有浓厚的胶质;末射枝由1至多个细胞组成,数目相同或不同,雌雄同株或异株,藏精器顶生于小枝的分叉上,藏卵器生于一侧,有的也生于小枝基部,受精卵纵扁,横切面呈椭圆形;外膜平滑或具有粒状、瘤状、乳头状、刺状、网状等各种突起。

丽藻属在吉首社塘坡乡山岔坪村、万溶江乡施金坪村、河溪镇河溪村中分布很广,尤其是透明度大,污染少,呈微酸性的溪沟、池塘、水田等淡水体中更为常见,终年都有生长,但受精卵成熟多在秋季。

2.2.2 灯枝藻属(Lychnothamnus(Rupr.)Leanhardi) 植株较粗状,被钙质,灰绿色,茎和小枝多具不完全皮层,在下部有时无皮层;刺细胞不发达,呈钝圆锥状,单生或丛生,托叶单托,为小枝数的2倍,长达1 cm,苞片细胞轮生,长达5000 μm以上,雌雄同株,雌雄配子囊并列,同生于小枝节部的周围细胞上,不生于小枝轮的基部。

灯枝藻属在马颈坳镇马颈坳村、寨阳乡曙光村、河溪镇河溪村中多生长在浅水溪沟和池塘里,在沟渠中也时有发现。

2.2.3 轮藻属(Chara Linn) 体外常被有大量钙质,多呈灰绿色或褐绿色,茎和小枝有或无皮层,托叶单轮或双轮,多发达,有的退化。小枝具有4~18个节片,苞片细胞5~7枚,内苞片发达,外苞片一般较短或退化;小苞片多2枚。雌雄同株或异株,雌雄同株的雌雄配子囊在小枝节上混生时,藏精器位于藏卵器的下方,有的配子囊也生于小枝轮基部。

轮藻属的适应性很强,在吉首乡坪山坡村、马颈坳镇马颈坳村、社塘坡乡山岔坪村、万溶江乡施金坪村、寨阳乡曙光村、河溪镇河溪村各种水体中均有生长,但在含钙量高、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特别繁茂。

3 讨 论

华中地区是我国轮藻科植物分布中心[8]。我国的轮藻类植物共有6个属,即丽藻属、灯枝藻属、轮藻属、鸟巢藻属(Tolypella)、丽枝藻属(Lamprothamnium)和拟丽藻属(Nitellopsis)[7-14],而吉首地区存在有3个属,占全国轮藻属的50%。其中拟松形轮藻(C.pseadohydropitys)为中国特有种。吉首地区的16种及变种占全国的187种及变种的8.6%,由此可见,本地区的轮藻种类的多样性是较丰富的。在已调查的这些轮藻植物中,柔曲丽藻(N.fleriles)、星芒丽藻(N.stellaris)、日本丽藻(N.faponca)、长苞灯枝藻(L.longibracteatus)、布氏轮藻(C.braunii)、对枝轮藻(C.contraria)、普生轮藻(C.vulgaris)、球状轮藻(C.globularis)等大部分种类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14-15],说明本地区的轮藻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及亚热带性质。本地区轮藻区系的特征是轮藻属占优势,丽藻属和灯枝藻属较少,而鸟巢藻属和拟丽藻属没有分布。在本地区的这些轮藻中,有12种与四川相同,有7种与云南相同,有8种与贵州相同,11种与湖北相同,其相同比例依次为75%、43.7%、50%和68.7%,显示了较高的地缘分布相似性。吉首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其水、热条件优越,适合于轮藻的自然生长,所调查的6个乡村均有轮藻的分布。同时,轮藻属的适应性很强,在各地的冬水田、水沟、溪沟、池塘中均有生长。轮藻资源可以作为良好的绿肥来利用,也可以作用饲养鸭、鹅等水禽的饲料加以开发。

[1]施之新,魏印心,李尧英,等.西南地区藻类资源考察专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刘应迪.湘西自治州稻田轮藻的种类及其防除[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2):56-59.

[3]韩晓静,何雨原,崔晓波.轮藻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农业),2008,(10):70-71.

[4]谭建业.峒河-万溶江水质评价 [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89-90.

[5]谷臣华.湘西天然香料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62-65.

[6]韩福山,李尧英.中国淡水藻志第三卷轮藻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7]饶钦止,李尧英.湖北省轮藻植物资料(一)[J].植物分类学报,1974,12(3):349-373.

[8]邱丽氚,凌元洁.中国轮藻植物分布研究 [J].水生生物学报,2007,31(5):755-759.

[9]傅华龙,韩福山.贵州轮藻新分类群和新记录[J].植物分类学报,1990,28(1):76-87.

[10]傅华龙.贵州轮藻植物资料[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7(2):214-221.

[11]韩福山,傅华龙.贵州丽藻属两新种[J].植物分类学报,1982,20(2):217-248.

[12]韩福山,陈维群.云南丽藻族新植物[J].植物分类学报,1982,20(3):354-369.

[13]傅华龙.四川丽藻属一新种[J].植物分类学报,1991,29(5):479-480.

[14]彭厚银.中国西南轮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1985,(4):206-217.

猜你喜欢
小枝吉首植物
白鹭和大白鹭羽毛显微结构观察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北风的围巾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这个条件好
吉首美术馆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最亲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