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1-09-05 02:38李娟
中国人民教师 2011年7期
关键词:周记作文同学

李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逐步展开,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那么新课程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又将如何进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感受,我把作文教学概括为:“写作之前充分的积累”、“写作中的润物细无声”和“写作后灵活多样的展示”三部曲:

一.写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是关键

要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学生的生活范围只是校园小天地再加家庭鸽子笼,学生全然丧失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去品味生活的内涵。这样,学生的作文只能是隔靴搔痒,闭门造车。写作之前的积累可从获取生活实感、思想提炼和语言素材积累三方面进行积累。

获取生活实感:叶圣陶先生认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过不停。”为此,教师应有组织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充实学生的生活空间,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风光充实学生的感性体验。在今年放假时,我就布置了收集春联的寒假作业,比比谁收集的多又好,从而“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思想提炼:在开展活动和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多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留意人们的言行举止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让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实践中观察认识、思考辨析、体验感悟,尽可能多指导学生收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社会关注》、《百家讲坛》等。

语言素材积累:朱憙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学生题材库存充裕,写作时自然就有话可写,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积累的:在每学期初,我都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以前我校还特意印刷过此类作业本),培养学生学会摘抄,摘抄片段、或优美句子,或格言、谚语、或名句,或美文鉴赏,时不时的选出做得好的拿到班上展示;在教学中,从高一开始,就开始了课前三分钟演讲,题材不限,可以是趣味杂谈;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活所感、所思、所想;还可以进行美文欣赏、励志共勉,这个训练一直坚持到现在,每个同学轮流上台,轮到上台的同学因为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因此他得下去找演讲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好的进行了语言材料的积累,同时他又把所积累到的材料很生动的传达给了班上的同学,自己又得到了语言方面的训练,通过训练,他们不但在语言表达上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尤其是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有范例所仿。

此外,我还嘱咐科代表发动学生收集名言警句、课外优秀的诗歌抄写在黑板的左上角,做到每天积累,为了更好的增加积累,我还利用网络资源把近两年来高考的优秀作文打印后,张贴在教室前面墙壁醒目的地方,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随处积累,同时还增强了教室里的文化氛围。

二.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有了丰富的生活、思想、语言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写作过程的开放中,我主要抓住两个方面。

其一,用周记训练快速提炼生活,指导学生写好朋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亲情以及对某事物的一点小看法等。批阅时,我总是重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是师长,似朋友,如切如磋。有时,为了得到我长长的“留言”,他们甚至暗暗搞起了“竞争”。周记,使学生抛弃条条框框,写己所想,乐在其中。

其二;通过作文培养反复推敲的习惯。我指导学生用“冷却法”修改作文,要求一鼓作气写好初稿,再留给他们较长时间进行回顾修改。一篇作文,从开始构思到成文上交,往往要经历十余天时间。期间,我将修改作为“重点作业”布置。批阅时,先检查修改稿,将其和作文结合打分。这样,能让学生稳中求活,并在自我修改中不断提高。同时,对学生不再“一视同仁”,对基础差一些的,降低标准,鼓励,鼓励,再鼓励。如果写“歪”了,就干脆不打分。至于评语,避免俗套,追求个性,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饱含期望。我发现,每次发作文,学生都非常激动。他们不单关注分数,更关注老师的“看法”。

三.作文批阅结束后,灵活多样的进行交流展示

作文经过积累、写作、批改后,我还会对每次作文的成果做展示,主张写前不过分强调“章法”,写后则要博采众长。每次作文后,我还会安排1节课用来交流周记、讲评作文。交流时,让学生勇敢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品”。 讲评时,既指出优点,也指出不足;有“面”上的总结,更有“点”上的突破。在作文中有特别突出的,还特意张贴到学习园地中进行展示。在相互表扬中,获得作文的自信;在取长补短中,促进竞争。

通过以上的尝试,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个层面都获得了甜头:1.学生完成作文的质量得到提高。再没有人“挤牙膏”了,写作的恐惧症也自然痊愈了;2.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种“在活动中学写作”,不仅是在学生动笔写作时,更在作文前后的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大有转变。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写作有了具体的观察了解的目标,有了真实的采访对象,渐渐地改变了自己过去到处抄袭拼凑而不用心血的陋习,尽力要求自己:叙事时不要违背生活逻辑编造故事,抒情时不要矫情说违心话。力求在作文中杜绝假事假话假情,还作文真情实感的本来面目。

(作者通联:646500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

猜你喜欢
周记作文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语文周记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茶叶的秘密
帮忙
嘎嘎猪的周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