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浅议小城镇规划实践——以《成都市金堂县三溪镇总体规划》为例

2011-09-13 12:41
四川建筑 2011年6期
关键词:组团脐橙小城镇

陈 鹏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在小城镇范围内,建筑及其群体作为环境中的硬件承担了形象的主角,而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如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本身,构成了整个小城镇生态环境的风貌,衬托着形象,体现着个性,彰显出小城镇的形象品位和意境。小城镇的环境艺术设计,正是对物质形象进行视觉化艺术构思,对环境在视觉审美意义上进行综合处理的艺术设计,以整体的艺术设计,或者称之为“艺术规划设计”,创造美好的小城镇形象与环境,实现小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成都市金堂县三溪镇总体规划》为例,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浅议小城镇的规划实践。

1 概念的界定

1.1 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一词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综合来说,环境艺术可包括以下几种含义。

(1)回归人类生存环境各系统工程的整合艺术;

(2)以人为核心,恰当处理人与客体的关系艺术;

(3)把审美作为环境的主要功能,调动一切手段进行综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艺术设计;

(4)利用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去创造和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由此可知,环境艺术是提高人类生存空间质量的艺术,它利用人对美的追求和渴望,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向往,营造出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美好景色和宜人环境。

1.2 小城镇规划与环境艺术设计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编制一个具有小城镇自身特色实施超前的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关键。目前,把环境艺术设计思想融入到小城镇规划中,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把视觉艺术统一设计的实施手段移植到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来,已成为小城镇规划的发展趋势。即在小城镇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整合各类资源,以视觉识别系统为表现、实施手段,去实现小城镇环境品质的提升和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道法自然”辨证哲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审美讲求自然、和谐。这种古老的环境法则作为一种观念蕴涵在传统的居住文化中。从建设规划到宅舍选址,从单体民宅到皇家宫殿,从形体到结构、再到布局无不渗透着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

古人对村落的形象与环境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传统的环境观、审美观、风水观造就了理想的居住模式:后有靠山,前有流水,远处有小山朝贡,左右有山林护卫,村镇平坦开阔,水口紧锁。朴素的观念造就了华夏大地上一个个如诗如画般的城镇环境。其中的民宅、私家园林、祠堂庙宇、亭阁牌坊等都力图与山水融为一体,保持一种天然和谐。

2.2 审美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构思与策划,主要是通过视觉化手段来创造形象的过程,所以它属于艺术思维,遵循艺术创作的一般原则。它同属于视觉艺术范畴,唤起美感,唤起想象,从而由联想达到理想化、真实化的感受。注重审美价值与环境氛围品质,是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制约下而产生的艺术创造,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实例分析

本文以《成都市金堂县三溪镇总体规划》为例,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从形象、产业、布局形态以及景观风貌等几方面,浅议小城镇的规划实践。

3.1 现状景观特色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深度分析三溪镇现状景观特色,主要包括山与丘、溪与堰、村与镇、果与树几个方面。

3.1.1 山与丘

三溪镇主要为丘陵地貌,56.1 km2的片区范围内最大高差55m,浅山、浅丘与平坝相交织,地形时而起伏有致,时而疏缓开阔,与广袤的成都平原景观相异成趣(图1)。

3.1.2 溪与堰

三溪镇属九龙滩提灌站片区腹心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南干渠、北干渠横贯东西;另有支渠80条。李家河、资水河支流、三岔河三条溪流交汇于三河社区。镇域内堰塘、蓄水池众多,散布于各村,尤以长林村、金峰村、三河社区、龙桥村较为密集(图2)。

图2 现状河流实景

3.1.3 村与镇

白庙村是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四川省生态村;2007年“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之最佳新村建设奖”(图3)。

图3 白庙村实景

三溪老场镇已有多年历史,上正街、下正街、文化街、新兴街至今仍维持着老街的传统格局。老场镇选址在三岔河、李家河、资水河支流三溪交汇处,群山之中相对平坦的狭长地带,建筑顺势布局,形成与自然山水相融的空间格局(图4)。

图4 现状镇区建筑布局

3.1.4 果与树

三溪被誉为“中国脐橙第一乡”,其主要品种为华盛顿脐橙和罗伯逊脐橙。2×104亩(1 330 hm2)脐橙果园随浅丘地势起伏,十分壮观。每年9月至次年5月,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脐橙果俏立枝头。3、4月脐橙花开,香飘十里。

脐橙树一年四季苍翠欲滴,成熟的脐橙果金黄灿烂,脐橙花雪白沁人。脐橙的树、花、果,都具有极强的可观赏性。

近年来,由三溪农民自主创新的“观花果同树奇观,品留树保鲜脐橙”的乡村旅游已初见成效,目前年接待外地游客达上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每年由县委县政府举办两次以上的以脐橙为主题的节庆、营销及推介活动,有一定的乡村旅游品牌。

3.2 规划策略

3.2.1 挖掘特色,树立形象

充分挖掘三溪镇现状特色,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塑造“金岭休闲外天府”的三溪镇整体对外形象,形成传统天府之国以外的新天府形象。“金岭休闲外天府”的品牌,即“金”——金果脐橙、“岭”——丘陵景观、“天府”——休闲富足、“外天府”——传统天府之外的新天府。

3.2.2 整合资源,建立品牌

整合镇域山、水、果、树以及村镇资源,优一强三、一三联动,错位互补,塑造“中国脐橙第一乡”的产业品牌。以脐橙产业和丘陵景观为基础,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以脐橙为主体的果岭观光、商务休闲和丘地运动等产业,形成三溪特有的休闲产业品牌。

3.2.3 以山就势,形成特有布局形态

以山就势,考虑山体和河流等自然要素,以组团的布局形式有机生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布局形态;形成“一中心、四组团”的用地布局结构。“一中心”指新镇区中心组团的综合服务区,是行政综合服务、商业、教育综合功能区;“四组团”主要指四个居住组团,分别为新镇区中心组团、金堂大道东组团、南干渠南组团和三河社区组团。另外,紧扣“金岭外天府”主题,沿河流、山体规划多处公共空间,形成集脐橙产品销售、餐饮、娱乐、休闲等产业为一体的商业街,体现休闲娱乐功能(图5、图6)。

图5 用地布局结构示意

图6 用地布局形态图

3.2.4 提取脐橙元素,形成建筑风貌特色

提取脐橙色彩、历史等元素,形成能体现脐橙文化,具有三溪特色的建筑风貌,从而实现三溪镇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并符合“中国脐橙第一乡”的美誉。

3.2.4.1 建筑色彩

以丰富、艳丽的暖色系为主,同时与各色协调搭配。

3.2.4.2 建筑形式

拱券:部分建筑可设置拱圈前廊,营造异域风情的街道灰空间。

屋顶:红色瓦屋顶,短屋檐,屋檐下配有富于节奏的、连续的装饰条,大露台。

外立面:着重突出整体的层次感和空间表情的丰富,通过空间层次的转变,打破传统立面的单一和呆板。

3.2.4.3 空间形式(图7、图8)

标志物:在镇区入口设置标志性、可识别性的建(构)筑物,主题以展示三溪脐橙文化为主,同时将代表三溪神化特色的文化融入标志性雕塑之中,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以踏步的形式处理近2m的高差,该广场主要作为象征镇区的形象展示空间,以观赏功能为主;

公共空间:有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和观赏空间;

街道界面:沿街形成连续的界面,形成活力。

图7 镇区鸟瞰图

图8 镇区入口效果图

4 结束语

在《成都金堂三溪镇总体规划》这个项目的编制过程中,笔者把小城镇规划与环境艺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深度挖掘三溪镇的特色,从其整体对外形象到产业到布局形态再到景观风貌,都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是小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意象在规划建设的具体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1]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金堂三溪镇总体规划[R].2009

[2] 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周倩.环境艺术设计视角下的现代城市规划[J].才智,2010(10)

[4] 褚云生,余敏.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6(2)

猜你喜欢
组团脐橙小城镇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兵器组团“打雪仗”
组团给石界老前辈拜年去!
奉节脐橙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