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探析

2011-09-20 06:23是伯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1年17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室内设计探析

是伯芳

摘 要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模式进行探折,对工作室的管理模式、教学组织以及所需的相应条件作了一些分析。初步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项目负责制”为主的“工作室制”实践新模式以及与该模式相配套的机制。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工作室制” 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18-03

室内设计专业是艺术类高等职业学院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的热门专业之一。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艺术设计其它专业的共性,也有其专业的自身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专业与社会高度联系、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强等方面。

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功和成才。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化是当前每个专业都面临的问题,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压力。如何让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得到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其在就业阶段就一定的优势,且能很快融入到毕业后的工作中去,这是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特别是室内设计专业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解决上述困惑的绝佳途径。其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

1.专业教师来源单一,职业综合能力不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无论是家装还是工装规模在不断增大,对室内设计人才需求激增,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相近专业人才也争抢市场,拓展业务领域,从而极大激活了室内设计人才市场,使得全国艺术类高职院校或其它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专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专业成为此类高职院校热门专业之一,这是导致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近年增长较多的原因。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大量此专业新教师的加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众多的原因,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大学室内设计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教师虽然给本专业带来新的清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虽有比较好的设计基础与理论知识,但从学校到学校,对室内设计行业了解甚少,特别是缺少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与工作规范的了解也不是很充分。

2.大班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操作和创新设计能力欠缺

在早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由于具有企业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专业带头人相对较少,因而,在教学的方式上以采用较为常见的大班教学方式为主,更多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对与室内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基础实践重视不够,或是限于条件(校内实训工作室的缺乏及校企合作开展不畅等)而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特别是与专业相适应的且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教材较少,缺乏对室内设计行业生产流程与岗位技能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从而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扼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能熟练的应用AutoCAD、3ds Max、SketchUp、VRay、Photoshop等相应软件以及所学到的其它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完美的制作出设计图、施工图、各种工装或家装室内效果图,对报价、材料等也能有所了解,但总的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践特别是实战环节,造成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极为欠缺,职业素质不强,以致于难以很快融入乃至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导致学院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的不完全一致。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给专业教学带来新的机遇

1.“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平台

“工作室制”的功能首先意味着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为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进入工作室实践学习的学生结构要根据课程要求改变而改变。基于“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专业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大专业平台”上建立起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平台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小专业方向”建立起具体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由此形成模块化组合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改革为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非常好地切合了“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教学改革思路。一年级学生采用“大专业化平台”的教学管理模式,进入工作室进行专业知识基础性学习,指引以后学习的方向;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室内设计制作工作室,以项目实战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意创新、团队合作和执行能力;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提升能力培养,在项目负责人、工作室导师的带领下进入工程投标的设计和工程项目开工后的整个管理过程,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的“顶岗实践”,使学生熟悉室内设计从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室内装饰工程的所有流程。学生在工作室不但能够掌握专业所需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做好支撑

要将“室内设计工作室”建成“教学中心、科研中心、生产中心、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人文资源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得到多技能、全方位的锻炼,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就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梯队。

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团队具体负责的相对自主的管理方式。工作室高度的学科化与企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团队的师资来源于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两个方面,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学院由于多年来一直注重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又具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应用实践突出的名教师、名设计师。他们既是教授又是具有资职的设计师且又是室内设计公司的法人。这些“三位一体”的教师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团队奠定了基础。以这些骨干教师为主,以相应专业的年轻教师为辅,加之聘请的校外设计公司的名设计师,往届在设计公司有所建树的校友组成教学师资团队,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由教师团队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实训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工作和总体规划管理,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的分解实施、项目的引进落实、校企互动联系等工作。在负责人带领下不但要出色完成教学、科研、校企相关的任务,而且要对有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以及项目的统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引入“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不仅要积极引进室内设计工程项目,而且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负责。项目负责人和全体教师团队成员以及参与工作室中该项目的全体学生组成了一共同体,将项目充分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如同师徒之间的关系一样,营造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得师生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交流。从商讨制定投标方案到各种设计图、大样图、施工图、效果图的制作,再到整个工程报价的详情测算以及竞标成功后的材料采购、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等诸多事宜将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个体融合成一体。学生在“工作室”中对于室内设计工作流程和课程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到了真才实干,增长了知识,积累了设计技术与制作工艺的知识和经验,空间造型能力、设计创意素养等得到了升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强化,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艺术设计职教集团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舞台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集中了教学、生产、实训等多重功能,学生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变得不可替代。校外企业既是教学与实践的场所,又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

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各类职教集团的成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这种“强强联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更是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首先,艺术设计职教集团中,紧密聚集了一大批省内有名的艺术设计院校、著名的行业企业、设计院、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校与校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企业与学院的紧密结合,为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这些单位中较多的名师、名设计师乃至设计大师,他们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具有精深的艺术设计造诣。这些名师、名设计师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团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作为工作室中教师团队中的第一梯队,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保障。同时使得专业教师团队的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集团中的一些著名企业更是为“校企合作”大开了绿灯。作为培养技能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训室、实训基地,那么,再好的设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工学交替”“顶岗实践”“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等校企合作的方式,都为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多样性的教学实训方式。这些多样性实训模式的开展始终无法离开企业的支持。学院可以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企业也可以从实训学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集团中的企业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架起了桥梁,设计公司接纳和安排学生进入公司实习,使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做到了紧密结合。学生在工作室后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及生产、操作流程,亲自动手参与室内设计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才能得到了发挥,其室内设计、室内外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概预算工程的各种能力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得到施展,实现了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模式,为“校企合作”“教师团队合作”“师生合作”建立了一种新的紧密型关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与社会接轨的教学实践环境,企业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话语权,学校更能了解到企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真正需求,职业能力在“工作室制”中得到了最好的锻炼。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室内设计探析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VR阅读探析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