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欢估算

2011-09-20 06:23叶秀凤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1年17期
关键词:笔算物品意识

叶秀凤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估算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数感。估算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用到;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选择,它使计算快捷;学生计算前的估算可以对笔算起预测作用,计算后的估算可以对笔算起检验的作用;估算还能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中大大丰富了估算的内容,并将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了每一块教学内容中。如何让学生喜欢估算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估算意识,体会估算用途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必须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问题指导,使学生感到估算的必要性。他们通过对估算活动的探讨,自然而然地主动进行估算,不知不觉对估算产生了兴趣,体会到估算的用途。通过对商品价格的估算,体会到买东西付钱时应用估算的必要性,如:50元钱可以买哪两样玩具? 100元可以买到哪套衣服?三年级上册: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鼓励学生用估算知识解决问题,并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估算能力得到了发展。

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性,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如:816×4,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防止学生忘写商中间的零,算成24。

让学生感受到估算能提高解题速度。在比较大小时, 495×6○3000 ,如果进行笔算,得花一定的时间,有估算意识的学生会先把495估成500,用500×6=3000,左边的数估大了,实际得数小于3000,这样能节省时间,既快又准地进行判断。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估算题材,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常估算、多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优越性,感受到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的意识。

二、指导估算方法,让学生学会估算

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师应重视估算方法的指导。教学时要强调:估算结果要好记、好算、合理。比如在估算的引入时,我让学生猜一猜星期天新买的背包的价钱,告诉学生:它的价格是70元左右。根据学生猜的数有意识地把比70少一些的数放左边,把比70多一些的数放右边,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数都与70接近,可以把它们估成70。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不确定性,如何根据条件来选取主要信息进行估计,这是一种能力。教师在让学生估算时,允许学生算法多样化。例如这样一道题目:一部电话机的价钱是245元,一台电风扇的价钱是478元。估计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带多少元?学生出现了不同估算方法,有的学生认为:把245 估成200,把478估成500,245+478≈700,有的学生把245 估成250,把478估成480,245+478≈730,还有的学生把245 估成250,把478估成500,245+478≈750,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解题策略。

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愿意估算

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可以让学生体会、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估算,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领悟到在应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估算。比如去购物之前必须要估计一下得带多少钱或考虑带的钱够不够。如:一件上衣196元,一条裤子115元,妈妈要买一套衣服,大约需要带多少元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说:大约需要带300元钱,有的说:大约要带310元,还有的说:要带320元。针对这三个不同的答案,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究竟哪个答案能够保证妈妈买到这一套衣服呢?在同学们的讨论争执中,学生们逐渐明白了,在解决生活中买东西的问题时,一定要多估一些,这样才能够保证买到想要的东西。

四、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喜欢估算

估算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要让估算意识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或竞赛,调动学生估算的兴趣。如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估重比赛。我挑选了一些物品,如书本、水果、蔬菜等等,让学生依次掂量这些物品,写下这些物品的重量,最后我和学生一起称出这些物品的重量,看谁估计的重量最接近正确的答案,谁就被评为“估重小能手”。经过这次活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一些物品时,就会下意识地去估一估它的重量,估算就真正地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会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如:三年级下册题目:蜜蜂采蜜

56x39 23x14 65x84 12x63 32x98 26x39

3225460 3136 1014 2184 756

在教学时,我和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还在埋头苦算时,我已经完成了。在学生惊叹声中,我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利用估算得出近似值,如果存在比较接近的结果,再用两个因数末尾的数字相乘,得到积的末位,这样节省了时间。学生马上采用估算的方法,不一会儿,个个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笔算物品意识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称物品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