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抱怨华人“抢房”

2011-09-21 00:35陈思进
博客天下 2011年13期
关键词:欧美人多伦多温哥华

■文/陈思进

欧美人抱怨华人“抢房”

■文/陈思进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9097301

全球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聚集之地,房价都被高高吹起。

全美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报道,由于受华尔街的鼓动,加之宽松信贷标准的火上浇油,美国房价在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初急剧上涨。但“好景不长”,房屋市场在2006年7月突然掉头向下,此后房价持续“痛苦”下跌,至今已长达5年时间,使大多数民众的资产严重受损,而且目前仍在“跌跌不休”,预计还得下跌15%到20%,甚至25%,跌回1998年或1996年的价位。

好景不长2005年时由于房价上涨,旧金山海湾地区百万以上豪宅的销售量猛增,图为一座公寓型的住宅前面挂着出售的牌子。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一现状颠覆了前些年许多“专家”所鼓吹的,拥有房产是最好的投资保值的理念。有将近25%的美国人称,如果有机会从头来过,他们绝不会在房价处于高位时“凑热闹”买房;33%的人则后悔买了房子,认为买房根本不是什么投资。对此,美国银行总裁莫尼翰表示,人们本不该把房子看作一种资产,而是应当“把它看作一处住所”。

莫尼翰的由衷之言,与欧美人关于持有房产的传统理念不谋而合—买房不过是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它和买一辆奔驰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过,美国“老大哥”的痛楚丝毫也不影响“小弟”加拿大,特别是温哥华和多伦多这两大海外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在我居住的多伦多,去年平均房价持续疯涨至43万加元,涨幅达12%,温哥华的涨幅更高达18%。就在全美房屋均价跌破18万美元之际,加拿大的房屋均价却飙升至33万加元,几乎是美国的一倍。

这是为什么呢?

先讲一个小故事。

我的同事麦克是个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是我所在部门的系统管理工程师,年收入7万多加元,比加拿大同龄人的平均收入高了一倍多。麦克6年前结婚,之后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3年前买了一栋大洋房,生活可谓美满幸福,典型的北美中产阶级。

可是,近来他像变了一个人,瘟鸡似的时常唉声叹气。按说在欧美不能随便打探别人的隐私,但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之下,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他:Is something wrong(遇到麻烦了吗)?

没想到他瞪了我一眼,说道:“都怪你们中国人!”

原来,多伦多的房价这些年一路飙升,已然大大超过了当地收入的增长幅度。麦克购买房子时,房价已经高处不胜寒,因为多年来,北美房价一直维持在平均家庭年收入一到二倍之间,而他买房时,多伦多房价却已超过他们夫妇年收入的4倍了!按北美人的生活习惯,孩子大了必须分房而居,享受各自的自由空间,麦克只能硬着头皮买大房。而且由于房价上涨了,政府收取的地产税也水涨船高。

想想也是,麦克的收入,扣去房屋贷款、房屋保险、地税、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几项大开支,再加上旅游度假娱乐等等,每个月都有几百元钱的大缺口,日子过得入不敷出。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人家庭,生活按部就班,上学、结婚、生子,然后养孩子、养狗,工作、付账、听歌剧、看电影、旅游、减肥、看病、吃药……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就该如此这般。

“但这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我反问。

麦克说,你们中国的有钱人,来到这儿有了一套房子还买第二套,买了两套还想买三套,甚至四五套,一门心思靠炒房子投机赚钱,一个新楼盘一开盘,70%的买家都是中国人;一套二手房一上市,中国人就争先恐后拼命地抢;中国人可以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去歌剧院、不购买图书、不到体育馆看球赛、不出去旅游、不上健身房,一心一意买房子,哪怕自己没钱也要四下借钱去买房。多伦多的房价就是这样被你们抬高了!害得我们都住不起了!

听了麦克带有偏见的情绪宣泄,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来都不曾想到,在当地人的印象里,我们华人的形象会如此不堪。本想立刻反驳,但看着平时温文尔雅的麦克涨红了脸说出这等重话,显然是被逼急了。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打了个哈哈就此打住。回头仔细一想,麦克说得也不无依据。

其实,房价飞涨,别说对当地人往往弊大于利,对于中国移民也一样,别说越来越买不起,就是起先买得起,结果也不一定好。

我一个好朋友,为了让孩子能在好学区受教育,12年前在纽约上州买下一幢50万美元的房子,与克林顿总统退休隐居的地方在同一个社区,可见地段之好。前几年房价猛涨,他们房产的市价一度高达100万美元。一次聚会相见,我恭贺他们成为“百万富翁”了,没想到他们苦笑道:“有什么好祝贺的。这几年房产税随着房价年年涨,本来每年只要交1.5万美元的税,现在要交3万美元。再这样下去,明年我们可能就住不起啦!”

“幸好”他们话音未落,房价就下跌了,目前他们房子的市值已回落到六七十万美元。

这几年,欧美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子都在贬值,唯独中国移民群居之地房价不降反升。全球几乎所有中国人扎堆的地方,如纽约唐人街、皇后区的法拉盛、布鲁克林的八大道,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唐人区,以及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墨尔本等地,房价都被高高吹起。在全球经济危机之际,偏偏中国人还在抢购房子,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这种情况开始令欧美人觉得无法忍受。

澳大利亚从去年7月起对外国人(实际上主要是中国人)实施房子限购令,这在号称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实属罕见;在温哥华,已有开发商收到本地人士的抗议电邮,指房价过高遗祸下一代,且华人已太多,应该限制移民,有人甚至扬言要炸毁开发商的办公室。传统的欧美人用于房子的支出不超过税后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房价疯涨得令他们买不起房子,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气愤在所难免。不久前,温哥华市议员及市长候选人Peter Ladner明确表示,鉴于温哥华房地产价格飙升,政府应限制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购买房子。他指出,大量来自中国的炒房者是导致房价高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房价飙升,本地人已经大量迁出,同时阻止了新移民的进入。最后你得到的,已经不是我们曾为之自豪的城市”。

记得前些日子,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只有9%的加拿大人喜欢中国移民。谁能想到,千百年来中国人勤劳的形象,被投机取巧代替了。

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爱房”情结,与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俗话说“入乡随俗”,身在异国他乡,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来适应中国人。假如有一天真把人家惹急了,也就不能阻挡别人反对中国人移民和限购房子的措施。

联系编辑:liqiong@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欧美人多伦多温哥华
感受多伦多
多伦多“波浪形”综合体
上百个与肥胖有关基因被发现
下一站,温哥华!
温哥华 自然倾城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温哥华承诺20年内成为100%可再生能源城市
Meeting Guests
3天换一次毛巾
绝世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