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目标下语文课堂授课方法的思考

2011-09-21 00:52康向云
决策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汉语言课程标准

康向云

语文,作为语言学科的一种,在教学上经历了多次教改,每次教改都有其适应社会发展、顺应社会潮流、充满创新精神的时代特性。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升其语文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充分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宗旨,作为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語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要教授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授课时不仅要为教而教,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广,不仅要掌握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文学素养。丰厚的文学素质有着较强的说服力,也体现了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讲课的时候更能激发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在兼顾教材的同时,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用妙趣横生的语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要求招聘对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善于与人沟通。是因为语言上的魅力,能够吸引受众,从而创造效益。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强调个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博大。

最后,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讲课时声情并茂,以情动人,情感交融,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我们国家经常举办各种演讲活动,演讲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以情动人,没有感情这个元素,打动不了受众。

二、教师应准备好每一堂课

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不必为刻意迎合某些规定而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应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一是要在教学设计上别出新裁,走出以往教学模式,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知识。

二是注重学生参与。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参与课堂早已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但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执行教师下达的学习命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教学气氛活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是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教师总能发现有些适应或不适应教学或学生发展的问题,教师要在不断和学生互动、探讨的过程中,一边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一边纠正自己教学中的弊病,共同进步,为今后教学中优化教学细节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善于总结,循序渐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善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和差距,得出经验教训,用来指导下一阶段教学;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教学的方向,少走弯路,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教学总结还是认识教学规律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教学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寻找出课堂教学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轻松地驾驭课堂,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

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推陈出新,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时候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语文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语文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获取文化知识,社会知识和德育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省正阳县普通教研室)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汉语言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