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音乐学科评价方式的尝试

2011-09-21 00:52王静
决策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汇报尝试学会

王静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音乐学科怎样通过评价使孩子们能够从中获取较多的知识与智慧,以至于影响并促进他们发展呢?

工作中,许多老师都是选择比赛、汇报演出、独唱展示等形式进行评价,虽然气氛挺热烈,但整个评价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的問题:台上的学生汇报表演很投入,台下的小观众却不懂得欣赏别人的学习成果,左顾右盼,甚至小声说话。台上认真、台下乱,同学之间不能形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氛围,消减了音乐课评价的原有意义。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只注意自己,不懂得倾听,而表演者如果一直得不到大家的赏识和认可,他的积极性会越来越少,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弱。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创新评价方式。先从评价纪律入手。请每位学生都绘制一张评分表,大家都来当评委。让每位同学都感到别人的表现与自己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收集所有同学的评分表,取平均成绩,作为每位同学最终的评价结果。这样做,真正达到让每个孩子都能专心欣赏节目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第一次尝试这种评价方式时,学生说闲话、不专心的现象少了,伴随出现的是:台上,汇报表演的学生因感到自己备受关注而更加认真;台下,评委们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而听得仔细。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

老师们欣喜地拿着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满意地看着自己认真算出的各班平均成绩。我们发现,平时学习情绪较好的几个班级,比平时学生学习情绪欠佳的班级平均分数要高一些。

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既然老师把评分的机会让大家共享,给予每个班的权力都是均等的,为什么有些班的学生能够更多地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同学,尽可能多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较高的评价;而有些学生却只看到同伴的不足,感到别人都技不如己呢?我想,这大概与每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处事的态度有着一定联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育孩子们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还要教育孩子们学会如何做人。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不应该仅将音乐教育停留在“让学生们在音乐中获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的层面上,而要升华为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教育境界。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创新评价的尝试。

在安排第二次评价活动开始之前,老师们首先向学生们谈了自己对不同风格班级的看法并试探性地透露了一点儿初次评价的结果,并告诉同学们老师产生了哪些思考。同时要求第二次评价时,老师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尝试一下用学习、赏识的态度和眼光看待你的同伴,找出他们汇报表演时值得自己学习或改进的方面,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这次评价活动的平均成绩果然不同于第一次。虽然孩子们的演唱水平与第一次相差无几,但学生内心充满的是向彼此学习和赏识对方的热情,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尊重,互相投递支持与自信的目光。

尝试了两次评价活动后,我们由衷地感到喜悦。因为此时的成绩已经不单单是代表教和学的效果了,它更直观地展现了学生在参与前后两次评价时所学到的音乐技能以外的东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欣赏,能够用心去学习和欣赏自己的同伴了。同时,他们内心世界的色彩更艳丽了,情感更丰富了,这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大帮助。

通过这次创新音乐学科评价方式,我们感到,教师一定要做一位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的点滴小事,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育人天地,教学生学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深深地感到,音乐教学中还蕴涵着更加丰富的教育契机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汇报尝试学会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学会分享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