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2011-09-21 00:52王中山
决策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漯河漯河市双赢

王中山

编者按:

近年来,地处豫中南的漯河市,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主题,在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环境支撑的同时,漯河环境保护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漯河特色,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蔓延趋势,促进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其取得的成绩也令人刮目相看:市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澧河水质一直保持在地面水二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为河南省最好的城市过境河流之一;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高于330天,居全省前列……这一切都在表明,漯河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跃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在今年第40个“6·5世界环境日”,就环境保护话题,记者专访了漯河市环境保护局局长陈鹏辉。

《决策探索》:陈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过去的五年是漯河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也是漯河环保事业取得重大突破、重大进展和重大成果的五年,一些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工作?

陈鹏辉:现在的漯河,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等殊荣。但在过去,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漯河一直是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上级有关部门重点督查督办的地区之一。作为一个以食品、造纸、化工等行业为依托的新兴城市,在迅速兴起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九五”期间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境内6条主要过境河流中除沙河、澧河外,其他河流基本喪失了水体原有功能,流域内部分城乡群众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水污染纠纷不断,事故时有发生。环保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漯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漯河历届市委、市政府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摆脱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困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漯河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在“十一五”期间,漯河市在巩固已取得污染防治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防治污染为重点,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争创生态宜居名城为载体,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宁静、生态”工程,不断健全和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努力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在全市GDP由2005年的322亿增长到2010年的682亿元,增长了111.8%,城镇化率由31.7%增长到40.9%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由2005年的2.66万吨削减到2010年的2.27万吨,削减了12.1%;SO2排放量由2.25万吨下降到2.22万吨,削减了1.4%;市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澧河水质一直保持在地面水二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为河南省最好的城市过境河流之一;沙河水质由四类水体上升到三类水体,颍河由五类水体上升到四类水体;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高于330天,居全省前列……漯河市的环保工作得到了国家环保部和河南省环保厅的充分肯定,一些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漯河市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环境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也先后对漯河市的环保工作予以正面报道。

《决策探索》: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漯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分不开,请您谈谈漯河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和所采取的具体举措?

陈鹏辉: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领导重视,真正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及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环保、监察、发改、工商、建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环境保护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协调解决环保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研究环保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仅“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环保工作的批示就达130余件。市人大、市政协也十分重视污染防治工作,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实地检查,专题听取污染防治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等文件,对环境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明确规定:县区及市直单位被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按综合评比排序末位处理;连续两年考核总分排序末位的县区,党政正职予以调整,对其他县级干部视情况予以调整;连续两年考核总分排序后三名的市直部门,对主要领导予以调整,对其他县级干部视情况予以调整……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第二,标本兼治,确保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投入,提高治污水平。漯河市明确规定污染治理投入必须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5%,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污染治理项目纳入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参与综合平衡。

抓创新,健全完善机制。我们坚持把创新贯穿工作全过程,善于靠创新闯路子、破难题、求实效。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河长”制度,由5名副局长担任辖区重点河流“河长”,对责任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实时跟踪,确保河流断面达到省定目标要求;二是在排污单位实行“红、黄、蓝、绿”四类管理模式,区别企业环境达标及环境管理水平,分别亮“红灯、黄灯、蓝灯、绿灯”,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激发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三是在农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确定55位乡镇环保专干,聘任255名村级环保监督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义务环保联络员,健全完善基层环保网络,提升环境监管整体水平。

抓创建,让广大农民共享生态文明。漯河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环保部、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已被列入全国6个养殖污染减排试点市之一,是河南省唯一列入试点的省辖市。

抓宣传,提高群众环境意识。通过在漯河日报、漯河电视台开辟专栏等形式,对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格局。

第三,顺应新形势,打造一支务实高效的团队。建设“为民、亲民、清廉、文明”的环保队伍,是环保工作全面发展的保障。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致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既要保护好漯河的碧水蓝天、又要服务好漯河发展大局的一流工作团队。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完善工作规范。三是推进“阳光”操作,加强风险防控。

通过实干和不断创新,漯河市环保局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河南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环境保护目标完成优秀单位”、“漯河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漯河市服务重点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在2010年全市涉企科室公开评议活动中,漯河市环保局参评的5个科室均名列前茅,其中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科分列服务类科室前两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机关作风先进科室(单位)”荣誉称号。在2010年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综合考核中,荣获社会类第一名,进入全市一等奖行列。

《决策探索》: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始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请您谈谈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并展望漯河“十二五”环保事业发展的新蓝图?

陈鹏辉:关于今年的工作,我们将按照漯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污染减排促进漯河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完成污染减排年度目标。重点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努力推进环保标准化建设,打造生态保护工作新亮点,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研究机制、工作方法,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全面開展“环境执法监管年”活动,对于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绝不手软,让碧水蓝天永远映照沙澧大地。

展望“十二五”,我们更是信心百倍。“十二五”时期漯河市环保工作的总任务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四个重在”,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漯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是: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省控河流断面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5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30天。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把住“两个底线”,实现“三个目标”,抓好“八项重点”开展工作。“一个中心”即抓好污染减排。“两个底线”即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辐射事故,确保不因环保问题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三个目标”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达到省定目标;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8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不低于330天。抓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污染减排,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继续落实以水、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环保,要在全市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试点村的创建工作;四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五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环境执法监管年活动”,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执法监管;六是高度重视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制度,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培训,推进应急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七是深化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扩大环保社会影响,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八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廉洁高效、执法严明的环保队伍,不断提高环保系统的行政执法水平,树立环保队伍的良好形象。

《决策探索》:衷心祝愿漯河环保工作取得更大成绩!谢谢!

猜你喜欢
漯河漯河市双赢
漯河市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漯河市
德资双助 老少双赢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
老少同住 双赢选择
漯河市城市园林绿化主要配置模式分析
谋划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