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探索构建“军地医疗共建”新模式

2011-09-21 00:52石永辉杨红玱王浩
决策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官兵部队应急

石永辉 杨红玱 王浩

今年,根据总后勤部“要进一步细化小散远部队单位和人员门急诊社会化保障办法和措施”的要求,71677部队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按照就便就近、快捷高效的原则,加强与驻地医疗卫生机构沟通联系,与安阳县人民医院建立了以联席会议协商、应急援助保障、医疗咨询服务、共建合作双赢的军地医疗协作关系,从制度机制上彻底解决了因71677部队驻地与部队体系医院距离较远、本级卫生队医疗技术不够硬、医疗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的官兵“就医难”问题,为部队战斗力提升奠定了社会化保障基础。

一、建立联席会议协商机制,确保共建活动领导有力

一是建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安阳县人民医院院长和部队首长为组长的“军地医疗共建” 领导小组,下设组织联络、应急救援、健康咨询、文化联谊、综合保障5个小组,具体负责领导双方共建、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官兵就医等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军地医疗共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完善制度措施。在签订《军地医疗共建协议书》的基础上,完善了联席会议“定期沟通联系,立足实际共建,促进感情交流,确保互利共赢”的工作机制和指导原则,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军地医疗共建工作长效化实施细则》,细化双方职责,明确了工作方法、标准、要求,为抓好共建工作落实提供了具体抓手。三是规范工作内容。双方联络小组在县医院和部队卫生队设立办公室,每周进行一次沟通联系,交流有关信息,解决具体矛盾,协调共建事项;共建领导小组每季度举行一次联席会议,主要是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发展形势,交流意见建议,解决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确保了共建工作深入持久、健康有序开展。

二、健全应急援助保障机制,确保共建活动深入扎实

一是应急救援协作。研究制定了《危重急诊伤病员应急处置预案》,在医院急诊科设立军人急診应急通道,官兵发生严重伤病时,医院免费出动急救车辆,并派专业救护人员全程进行急救护理,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确保危重急诊伤病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二是经常医疗援助。县医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每季度为部队组织1次医疗骨干集中培训,每年为基层干部和随军家属组织一次健康体检,部队组织集体体检时,县医院抽调人员及设备给予援助,并为就诊官兵及家属长期提供医疗优惠,免除就诊挂号费,门诊治疗及辅助检查优惠20%,住院优惠10%。三是伴随医疗服务。目前,按照四总部及军区要求,我部严格实行卫生人员“集中管理、派出保障”模式,部队在执行重大军事任务过程中,现有保障力量不足以完成医疗救治任务时,县医院按照《军地医疗伴随保障协同预案》,抽调精干医务人员帮助完成保障任务,确保高标准完成大项军事活动中的卫勤保障工作。

三、完善医疗咨询服务机制,确保共建活动细致经常

一是开展医疗常识咨询。二是搞好心理问题干预。针对当前基层官兵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疾病持续增多与基层心理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不精、素质偏弱的矛盾问题,由县医院适时组织心理医疗专家来团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向官兵传授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官兵学会自我调控和宣泄不良情绪。在卫生队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家坐诊服务,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官兵进行心理调控疏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三是协助卫勤人员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团每季度选派部队医生到县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由医院组织相关人员“结对子”搞好技术帮带,强化他们的医疗实践技能。

四、创新军地合作双赢机制,确保共建活动长远发展

坚持把搞好“双向”服务保障,实现互利“双赢”作为共建活动持久深入的有效动力。一是打造互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和部队重大演习结束、危重急诊伤病员康复等时机,通过双方组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搞好“双向”走访慰问,增强了解、增进友谊、加深感情。二是建好国防教育基地。每半年安排部队首长到县医院作一次形势报告,开展一次革命传统和作风纪律教育,组织一次双方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交流会,每年对县医院职工进行一次军政训练,邀请医务人员到部队参加一次“军事日”活动,切实打牢医务人员支持国防、热爱军队的思想根基。三是搞好军地文化联谊。将单一的“军地医疗共建”延伸为“文化共建”,在卫生健康月、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医院医务人员与部队官兵开展篮球友谊赛、“军民共建”演讲赛、“国防联谊”书画展等文化活动,促进“军地医疗共建”工作向深度、广度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71677部队)

猜你喜欢
官兵部队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