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比较研究

2011-09-23 11:24刘洪俊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天津市体育锻炼

刘洪俊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1系,天津 300381)

不同类型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比较研究

刘洪俊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1系,天津 30038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锻炼频度和次数、锻炼的项目、形式和场所、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等不同角度对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sed the station of after-class sport exercis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ianjin from the aspect of attitude, motivation, exercise frequency and times, exercise event, exercise ways and places, comsuption, affect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fter-class sport exervise of unin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Tianjin cit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Uninersity students; After-class sport exercise

CLC number: G811.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91-04

1 选题依据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不可少的途径。课外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学生身心,消除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身心疲惫、紧张和焦虑,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人际交流,增加生活乐趣。它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推进素质教育等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3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和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2所单科性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2%的比例进行整体随机抽样,共调查了5所普通高校1 048名在校大学生,获取本研究的相关信息。具体学校名称和样本量见表1。

表1 天津市5所普通高校名称和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CNKI中国知网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2000~2009年有关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文献资料50余篇,对研究的现状、方法有了清晰的了解。

2.2.2 专家访谈法 向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部的主任、体育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请教了解与研究有关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

2.2.3 问卷调查法 主要采用现场发放回收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 048份,回收1 00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为96.5%。

2.2.4 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运用EXCEL2003和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从表2调查结果看,综合院校的大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84.4%,持中性和消极态度的占15.6%;单科院校大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96%,持中性和消极态度的仅占4%。单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好于综合院校的大学生。表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综合院校与单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双尾检验概率值差异非常显著。是单科院校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少,便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和教育,还是综合院校学生活动多,选择余地大,有丰富的内容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表2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统计表

表3 综合与单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

3.2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综合院校与单科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前3位相同,分别是增强体质、消遣娱乐和缓解学习压力,表明他们抓住了体育锻炼的本质功能。综合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排在4-6位的分别是提高运动技能、健美形体和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单科院校大学生排在4-6位的分别是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合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技能。说明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单科院校大学生较注重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合作能力,综合院校大学生较注重提高运动技能和健美形体。

表4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统计表

3.3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特征分析

3.3.1 普通高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综合院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的人数占54.4%,单科院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的人数占73.1%。单科院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明显高于综合院校大学生,表6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度差异非常显著。可能是天津音乐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这种单科院校大学生与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等这种综合院校大学生学习任务不同,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不同。

表5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统计表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19.171 3 .000

3.3.2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综合院校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占65.8%,单科院校大学生占88.9%。单科院校大学生人数明显高于综合院校大学生,表7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差异非常显著。单科院校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长度上好于综合院校大学生。

图1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统计图

表7 综合与单科院校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

3.3.3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综合院校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分别是跑步达到40.2%;篮球达到31.8%;乒乓球达到28.6%。单科院校参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篮球达到56.3%;乒乓球达到49.2%;羽毛球达到42.1%。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参加人数最多的3项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有2项相同,说明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有共同的爱好和选择。

表8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统计表

3.3.4 普通高校大学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选择的场所依次是学校免费运动场、校园空地、收费体育场馆和社区健身场地。由此我们可知,不论学校规模大小,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场所主要都是学校免费运动场和校园空地。因此,各个学校都应注重学校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

3.3.5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选择的形式是相同的,首选都是与同伴锻炼。第二种是个人锻炼。其次是班级体育活动和俱乐部形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此,学校规模大小不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的选择。

3.4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分析

表9是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统计,从中可以看出,综合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每年平均是310.1元,单科院校大学生每年平均是433.5元。单科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综合院校大学生,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非常显著。据我们了解,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普遍能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在家教和其它有偿服务中获得报酬,这为他们的体育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

表9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T检验

3.5 影响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表10是影响不同类型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统计,从中可以看出,综合院校和单科院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选择排序相同,第一是学习负担重,第二是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第三是体育基础差。因此,不论学校规模大小,学习负担重、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和体育基础差都是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予以解决。

表10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统计表

4 结 论

(1)天津市不同类型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单科院校大学生好于综合院校的大学生。

(2)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动机相同。

(3)单科院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明显高于综合院校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单科院校大学生每次锻炼30min以上人数明显高于综合院校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综合院校参加人数最多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分别是跑步、篮球和乒乓球。单科院校参加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场所选择相同,都是本着方便、经济和实用的原则。

(4)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相同,首选都是与同伴锻炼,第二是个人锻炼。

(5)综合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低于单科院校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

(6)学习负担重、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和体育基础差是影响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1]赵一平,马 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7): 897-899.

[2] 李如松.苏北地区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63-65.

[3]李 倩.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70-71.

[4]刘 娜,等.安徽大学生休闲体育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7):94-98.

[5] 马 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 2006, (1): 138-140.

[6] 郭昪平,等.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94-96.

Comparison Study on After-class Sport Exercise of di ff eren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IU Hong-jun
(P.E. Dept. in Tianjin Unin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G811.4

A

1008-2808(2011)01-0091-04

2010-09-06;

2010-10-18

天津市高校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08TY12)。

刘洪俊(197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天津市体育锻炼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