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
——杭州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纪略

2011-09-29 11:32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浙江国土资源 2011年1期
关键词:耕作层杭州市国土资源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林 亮 陈 东

为了大地的丰收
——杭州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纪略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林 亮 陈 东

江南水乡,天堂杭州,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并创造了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而今,一场惠及城乡的土地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使这片丰腴大地展露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日前,笔者随杭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到田间地头,采撷了一组杭州探索实践土地综合整治的典型。

加强统筹规划,合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临安市太阳镇太源村八亩自然村位于该市东北方,共有25户人家30处65间老旧房。自然村距离太阳镇有十多公里,窄窄的乡道连接着山里山外,交通很不便;由于没什么水利设施,村民耕种收成也是靠天吃饭;到了每年的梅雨季节,受地灾影响,不少破旧的老屋随时可能倒塌。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和太阳镇、太源村干部通过实地调查,确定将宅基地整治与农民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该村开展宅基地整村搬迁、整理,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目前,八亩自然村65间老旧房全部被拆除,通过宅基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达38亩;25户农户已搬进太源村中心村崭新的三层连体式农居,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另据测算,搬迁后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6000元,这较搬迁前人均年收入提高了3倍多。用村民的话说,现在晚上睡着安心,孩子上学放心,收入增加开心,日子过得舒心。

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得益的不止是八亩自然村的村民。两年来,杭州市实施了33个农村宅基地整村整理项目,共计投资3.7亿元,动迁2039户、7171人,集中安置1678户、人口5897人,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有效集聚和新农村建设;复垦新增耕地2307亩,新居安置点建设仅占用土地562亩,整理后人均用地从原来的214平方米下降到83平方米。

据介绍,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杭州市国土资源部门立足部门本职,注重从两方面下功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一是注重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工作。杭州市国土部门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期间,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11月份,杭州市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加大扶持政策、细化了工作措施。按照《意见》要求,“十二五”期间杭州将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面积25万亩,其中第一批56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庄2010年已率先启动。二是加大投入,发挥资金叠加效应。杭州市在市、县两级均设立造地改田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足额到位。同时,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时,注重与村庄整治、小流域治理、下山移民、农业综合开发等支农项目的结合,整合各方资金,发挥资金的叠加与规模效应。据统计,近两年该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共投入资金30多亿元,土地开发项目平均每亩补助标准达到2万元左右,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平均每亩补助标准达到了6万元左右。

严格工程验收,项目监管不留死角

最近,细心的农户会发现,村里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支测绘队,在仔细地测量着 2 010年新增耕地面积——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公开招标确定4家测绘单位,年底对 2 010年全市各县(市)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抽查复测。

开发整理项目抽查复测,是杭州市 2 010年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方面的一项创新举措。2010年3月,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工作规则》和《杭州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要求和测绘成果质量评定标准》(试行),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单位管理,明确技术要求和相关责任;要求在各县(市)区对土地整理项目逐个实测的基础上,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再组织测绘单位进行抽查复测;同时由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带队,对每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实地验收,并邀请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项目验收,以扩大社会监督覆盖面。通过一系列举措,防止虚报新增耕地面积,确保全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按规划实施、面积准确无误。截至目前,杭州市 2 010年共开展抽查复测56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复测新增耕地面积3549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抽查复测制度外,杭州市还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评分制度,对新增耕地规划设计、土地平整、驳坎建设、土壤质量、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并设置相应分值,在验收时严格按标准进行计分,严把项目施工质量关。通过系列举措,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在2009年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十大精品工程”评选中,该市独占6个。

注重政策激励,提高新增耕地质量

最近,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农一场内一块新增耕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来,这块“新地”不仅面积达51亩,而且土块规整,沟、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地上还覆有一层厚厚的表土层,土壤肥力可比深耕多年的土地。

谁能料想,这块地上以前是一片废弃多年的晒场及农场用房,房屋皆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平房,年久失修已破损不堪。2009年7月,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萧山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该地块进行了复垦,并就近利用工业园区实施基础开挖过程中废弃的耕作层,通过剥离集中运送到复垦项目点作为新增耕地表土,解决了新增耕地肥力差的难题。

这只是杭州市在土地综合整治中,通过工作创新,提高土壤肥力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 。 一是按照“能剥尽剥”、“应覆尽覆”的原则,大力推进表土再利用工程,市本级委托垦造耕地项目实施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由市财政给予每亩3000元补助,以提高新增耕地的肥力;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即由市财政预付50%项目启动资金。两年来全市共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184个面积1万余亩,平均剥离耕作层覆土厚度达40厘米。据测算,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因肥力足,初次耕种产出效益平均增加了近两成。二是完善补充耕地后续管理制度,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后续管理的工作意见》,明确要求新增耕地承包经营权发包(证)率要达90%以上、交付使用3年间每年种植面积要达到可种面积的90%以上、后续管理满3年土壤地力等级系数平均要提高15%以上的目标任务,对达到目标的项目给予每亩年均不低于300元工作奖励,确保了新增耕地有效使用和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猜你喜欢
耕作层杭州市国土资源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践与政策差距浅谈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践与政策差距分析
宝丰县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广西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政策发展对全国的启示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