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在四君子汤及苓桂术甘汤中对多糖溶出的影响

2011-10-09 05:11彭江宇佟茵吴红娟
中药与临床 2011年5期
关键词:桂术甘汤四君子汤

彭江宇,佟茵,吴红娟

茯苓是常用的传统药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茯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的干燥菌核,性平,味甘、淡,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茯苓中的主要成分是茯苓多糖等。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护肝等作用[1~2],是国家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物之一。茯苓应用广泛,在《方剂学》[1~2]中,茯苓在祛湿、健脾的方剂中使用率均在50%以上,以茯苓为原料的中成药达300多种,茯苓是年产销量过千万公斤的少数药物之一[3]。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含量高,但单独煎取时其多糖的溶解度并不高[4],被利用、吸收的多糖并不多。方剂的配伍对茯苓多糖的溶出有何影响?茯苓与它药两两的配伍是否会增加其多糖溶出?我们选取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作为代表方,对茯苓在两方及两方的拆方中对多糖溶出量和溶出率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1750岛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天平仪器厂);移液枪(太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1.2 药品

茯苓购于湖南靖州市茯苓大市场;人参、白术、炙甘草、桂枝均购于湖南长沙芝林大药房。

1.3 试剂

无水乙醇、葡萄糖、苯酚、浓硫酸等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10 mg葡萄糖,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得到10%葡萄糖溶液,分别吸取0.1、0.2、0.3、0.4、0.5、0.9 mL葡萄糖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0.7 mL5%苯酚,并迅速加入3.0 mL浓硫酸,蒸馏水定容至5 mL,振摇5 min,于UV-17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94 nm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得到标准曲线y=44.125x-0.0803,R2=0.9908。见表1、图1。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

2.2 分组

将四君子汤和参苓白术散[5~6]方及两方拆方后分为16组。1组:茯苓9 g;2组:茯苓12 g;3组:人参9 g;4组:白术9 g;5组:炙甘草6 g; 6组:桂枝9 g; 7组:茯苓9 g,人参9 g; 8组:茯苓12 g,桂枝9 g; 9组:茯苓9 g,白术9 g; 10组:茯苓12 g,白术6 g; 11组:茯苓9 g,炙甘草6 g; 12组:茯苓12 g,炙甘草6 g; 13组:茯苓9 g,白术9 g,人参9 g,炙甘草6 g(四君子汤); 14组:白术9 g,人参9 g,炙甘草6 g(四君子汤去茯苓);15组:茯苓12 g,桂枝9 g,白术6 g,炙甘草6 g(苓桂术甘汤);16组:桂枝9 g,白术6 g,炙甘草6 g(苓桂术甘汤去茯苓)。

2.3 药物多糖的提取[4]

按“2.2”项分组,精密称取各组药材,分别精密加入20倍样品量的蒸馏水。煎煮1 h,放冷至室温,用酸度计测煎液的pH值(见表2),补充加入蒸馏水至原来体积。离心后,取上清液。取各组总体积量的1/3,浓缩至所取体积的1/10。分别加入3倍量无水乙醇,静置3 h后,离心,取沉淀。分别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干燥后称重,得到沉淀量,并计算沉淀得率:

沉淀得率=沉淀量÷3/药材重量。结果见表2。

表2 药物沉淀率及煎液pH值

2.4 药物多糖的测定

取各组多糖沉淀物,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5 mL,离心后取上清液0.25 mL,再用蒸馏水定容至5 mL,得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各组供试品溶液0.2 mL,分别加入0.7 mL 5%苯酚,迅速加入3.0 mL浓硫酸,再用蒸馏水定容至5 mL,振摇5 min,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94 nm处测定吸光度,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组药品含多糖总量,及多糖溶出率。

溶出率=总糖量/药材总量,结果见表3。

表3 药物水溶性多糖总量及多糖溶出率

3 讨论

四君子汤来源于宋代的《圣济总录》,有近千年的应用历史,其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各9 g,炙甘草6 g,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5~6],是临床常用补气的代表方和基础方。茯苓在方中是佐药,取其健脾、渗湿的功效。苓桂术甘汤来源于汉代的《金匮要略》,有两千余年的应用历史,其组成为茯苓12 g,桂枝9 g,白术6 g,炙甘草6 g,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湿的功效,主治中阳不足的痰饮病[5~6],是临床温化寒湿的代表方和基础方。茯苓在方中是主药,取其渗湿、健脾的功效。两方均是经典的名方,一为补气的代表方,一为温化寒湿的代表方,茯苓在方中任佐药和主药的角色,两方的药味数相同,药物组成相近似,便于观察和了解。

从表3可以看出,单味药煎液中,其溶出率依次是人参、白术、炙甘草、桂枝和茯苓,再次说明茯苓的单煎液多糖溶出率并不高。茯苓和人参、桂枝的合煎液中多糖总量小于各单煎液之和;茯苓和白术合煎液中,当茯苓、白术等量时,其多糖量接近单煎液之和;当茯苓量倍于白术时,其多糖量明显小于单煎液之和;茯苓和炙甘草合煎液中多糖量均高于两药单煎液糖量之和,说明茯苓和炙甘草配伍可增加多糖的溶出。参术草(四君子汤去茯苓)、桂术草(苓桂术甘汤去茯苓)合煎液多糖量明显小于三药单煎之和。四君子汤和苓桂术甘汤多糖含量虽小于其单煎之和,但其多糖量均高于参术草合煎与茯苓单煎之和、桂术草合煎与茯苓单煎之和,说明茯苓在两方的配伍中对多糖的溶出有利。从表2中看出,多糖的溶出与溶液PH值的关联性不明显。

以上结果说明,一是药物配伍后其多糖成分不是简单相加的过程,但茯苓在四君子汤和苓桂术甘汤配伍中对增加多糖的溶出起促进作用。二是茯苓与炙甘草的配伍可以增加多糖的溶出量,与人参配伍其多糖溶出明显减少。这为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的配伍应用及茯苓与它药的配伍关系提供了一点实验依据。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 王惠清.中药材产销[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吴红娟,鲁耀邦,肖锦仁,等.松根液对发酵茯苓菌丝产量和多糖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7(2):39.

[5]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桂术甘汤四君子汤
苓桂术甘汤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评价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薛己使用四君子汤治杂病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