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紎山河灌区二次引水渠首设计

2011-10-10 02:08张建峰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引水渠渠首干渠

张建峰

(聒州区水务局红山河灌区水利管理所)

肃州区紎山河灌区二次引水渠首设计

张建峰

(聒州区水务局红山河灌区水利管理所)

聒州区红山河灌区二次引水渠首为红山河渠首补充引水渠首,本文阐述了该渠首建设的必要性及工程设计。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其总体布置和引水、防洪设计合理,运行效果脝好,具有脝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红山河灌区;渠首;设计

一、工程概况

红山河灌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南部,地处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中段酒泉盆地内,位于祁连山山前洪积扇前缘地带,东与观山河灌区相连,西北接洪水河灌区,南依祁连山,东西宽约20km,南北长约15km,地形喇叭状,地面坡度由南向北逐渐变缓,扇形中部及广大的倾斜平原上分布砾石戈壁滩,下游洪积物质逐渐变细,分布绿洲与荒地。地形坡度较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约1/50,海拔1500~2000m。

红山河灌区现状灌溉面积为2.831万亩,其中耕地2.064万亩,林草地0.767万亩。灌区内土地肥沃、植被良好、耕地连片,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由于现状水利设施简陋,灌区渠首、渠道老化破损严重,引水困难,水的利用率低等影响,灌区现状灌溉面积保灌率低,加之来水量不均,已耕种土地面积由于不能适时灌溉,粮食产量增幅缓慢,影响着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红山河引水渠首是灌区引水的重要骨干工程,由于运行四十多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游河床淤积严重,河床抬高,引水困难,加之河道大多时间来水流量小,水量用于灌溉,无水排砂;特别是在洪期,上游河道大量粗颗粒推移质移至闸前,致使引水困难。故改善引水条件,已迫在眉睫。

二、引水渠首设计

1、工程等级。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中关于灌溉标准的规定,确定红山河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GB50201-94)及《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项目属小(1)型…等工程,渠首及其主要建筑物按 4级设计。渠首相应洪水标准为 20年一遇设计洪水 Q5%=147m3/s,50年一遇校核洪水Q2%=220m3/s。

2、新建渠首工程技术方案。红山河渠首上游河道窄,纵坡大(达1/20),两岸均为山崖,地形条件较复杂,新建引水枢纽工程技术难度大,且造价高, 新建渠首只能在下游河道修建,受地形高程限制, 新建渠首不能控制西干一支渠1500亩灌溉面积,新建渠首只能布置为单侧引水,进水闸后接100m输水渠至东干渠。西干渠受地形条件限制,只能利用上游原渠首引水。下游新建引水渠首,为单侧引水,向东干渠输水,同时红山河渠首向西干渠输水期间,上游河道在排砂时,从下游引水闸中引水,这样可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引水条件。

3、新建引水渠首设计。选定的坝址为红山河渠首下游1km处,河床高程1749m,河床宽约40m,该处河道变窄,修建渠首可降低工程造价,地势可满足施工要求,并与干渠具有一定的高差,便于渠首和东干渠衔接。

新建引水渠首采用正向排砂、侧向引水方式布置。渠首建成后河床遇洪将抬高,渠首坝址左岸修建长30m的溢流坝,靠右岸设宽宽3m,高2m的两孔泄洪冲砂闸,在靠近冲砂闸处与右岸防洪堤坝轴线28度夹角建引水闸一孔。为使主河槽稳定在右岸,须建一段导水墙,导水墙长9m,引水闸后接引水渠100m,引入东干渠。

(1)溢流堰。溢流堰设计为WES实用堰,设计堰宽30m,堰顶高程为1752.000m,设计泄洪流量为97.0m3/s,校核泄洪流量为160m3/s。堰前设0.5m厚的C15砼现浇铺盖,其前齿墙深为2.0m,厚度为0.50m,铺盖长度为12.0m,堰体表面C20砼现浇厚30cm,堰体为C10砼现浇,堰后设消力池防冲,池长9.5m,采用C15砼现浇,护坦后设海漫长7.0m,采用C15砼现浇,厚度为0.50m。末端设齿墙深2.7m,齿墙后设抛石防冲。所有混凝土结构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施工。

(2)冲砂闸。新建冲砂闸两孔,闸底板设计高程为 1749.000m,设计泄洪流量为50 m3/s,校核泄洪流量为61 m3/s,设两孔露顶式平板钢闸门控制,单孔净宽为3m,门高2.7m,用两台10t手电两用启闭机控制。闸前设C15砼现浇铺盖,其齿墙深为2.0m,厚度为0.7m,长度为8.0m。闸墩基础、闸墩用C20砼现浇,闸室底板四周设橡胶止水带,闸后设护坦消能防冲,护坦长17m,采用C15砼现浇,护坦后抛石防冲。按照《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施工。洪水期溢洪道与泄洪冲沙闸联合下泻可满足20年一遇设计洪水Q5%=147m3/s,50年一遇校核洪水Q2%=220m3/s。

(3)进水闸。新建进水闸一孔,闸底板设计高程为 1751.000m,设计引水流量为4.2 m3/s,设一孔露顶式平板钢闸门控制,闸孔净宽为2.2m,闸门高1.2m。用一台3t手电两用启闭机控制。闸前设‚悬臂式‛拦砂坎,坎高2.0 m,闸墩基础、闸底板、闸墩用C15砼现浇,闸室底板四周设橡胶止水带,闸后设渐变段与引水渠相连,渐变段侧墙长7.0m,用C15砼砌卵石,底板厚为0.3m,用C15砼砌卵石。按照《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施工。

(4)引水渠。进水闸后接的引水渠其长100m,渠底设计纵坡1/100。与总干渠相接,相接处渠底高程为 1750.00m ,引水渠采用梯形断面,渠底宽1.0m ,渠深1.0m,边坡1:1.25。设计引水流量4.2 m3/s。渠道衬砌采用C15细粒砼砌块石,底板厚300mm,两侧渠坡面板厚300mm。

(5)上下游护岸。上下游护岸是拦截洪水进入溢洪道的‚八‛字形建筑物,上游护坡夯实干容重达到1.6t/m3以上。上游护坡长度30m,下游护坡长度38m,设计高度为1.5~4.5m,迎水坡为1:1.25,背水坡为1:1.5,齿墙采用 C15细粒砼砌卵石,基础深为 2m,宽 0.5m,面板采用300mm厚C15砼细粒砼砌卵石衬砌。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施工。

三、工程效益

肃州区红山河灌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灌溉历史,对灌区引水工程修建,是灌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符合灌区人民的意愿,也符合省、市、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工程建成后,本灌区的水土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每年可以多引水量200多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保证灌区2.8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彻底解决灌区内0.7万人、2.3万头牲畜的饮用水,对改善灌区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为当地地方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肃州区红山河灌区二次引水渠首2007年建成运行,经过一年多运行情况看,该渠首从取水、过洪、冲砂几个方面均运行良好,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

TU475

A

1674-3954(2011)02-0092-01

猜你喜欢
引水渠渠首干渠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烤烟新品种渠首1号对低氮胁迫的响应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塞戈维亚引水渠的启示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闲置比忙碌更危险
浅谈新疆多泥沙急流排沙系统运行管理
关于长距离输水渠道防冰和防冻冰技术措施探讨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