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期刊中散打专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1-10-16 01:51董世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武术学报

董世彪

(许昌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体育核心期刊中散打专题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董世彪

(许昌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为了展现我国10年来散打理论研究态势,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科学研究的发文量、研究方法、作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表明:散打科研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高校是散打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高校教师是我国武术散打科研的主力军,且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在逐年增加;武术散打科研由大量的文献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的趋势.

文献计量学;散打科研;体育类核心期刊

散打科学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一部分,是揭示散打运动规律,对散打运动实践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的探索和解决的过程,也是推动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几十年的散打科学研究进程中,广大散打科研工作者以我国散打运动发展为前提,围绕散打运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去审视近十年来散打运动科研现状与发展历程,以促进我国散打运动科研整体水平更进一步的提高,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散打科研工作做好准备,进而为我国散打运动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1-2010年10年间在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16种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散打专题的科研论文,两者配合使用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和全面.其中《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是从2008-2010年3年间有关武术散打的科研论文共265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数理统计法

1.2.3 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1—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刊发总量和变化趋势统计分析

表1 2001-2010年16种体育核心有关散打科研论文统计表

2.2 2001—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作者情况统计分析

表2 2001—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作者情况统计表

发文量反映了某一研究机构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也决定了该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从武术散打科研论文作者单位总量和第一作者的职称、学历情况统计结果显示:10年来共有605人次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有关散打的科研论文,其中体育院校339人次,占总人次的56%,非体育院校243人次,占总人次的40.1%,两者合起来占总人次的96.1%,由此可见高校是散打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高校教师是我国武术散打科研的主力军.从第一作者的职称看,正高为18人次,占总人数的3.3%,副高为96人次,占总人数的39.2%,中级为112人次,占总人数的45.7%,副高和中级职称之和占总人次的84.9%,因此可见武术散打科研的主体是副高职称人员和中级职称人员.究其原因:这与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人员大多年富力强,已经熟知高校政策,且需向更高一级职称冲击有关,另外正高职称人员总体人数较少,且大多担任行政职务或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工作任务重从事科研的时间较少,而初级职称人员由于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或工作时间不长,青年教师不注重科研或科研能力不足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在高校在科研工作上应形成高级职称的老教授要对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让武术散打科研主体的后生力量快速的成长起来,为武术散打科研有一个良好的前景贡献一份力量.随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成立,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在逐年增加,从学历层次上看,博士、硕士研究生数量呈上升趋势,武术散打的科研形成了合理的科研梯队,这就让武术散打科研有了比较坚定科研基础.

2.3 2001—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研究形式的“社会化”情况及分析

现代化的科学研究是要靠多领域、多学科人才合作来开展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合作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育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倾向,合作研究是集思广益和不同研究领域科学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的直观表现.通过对2001-201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散打运动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发现:10年来共有合作撰写的论文占173篇,合作撰写率为65.3%,独著的论文92篇,占论文总数的34.7%.从统计结果来看,我国散打运动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合作研究相对于单一作者的研究所占比例较高,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科研合作比较普遍且逐渐增强,这和近几年来由多人合作完成课题的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是一致的.

2.4 2001—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现代化科学研究要以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要向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趋势发展.从2000—2009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期刊中武术散打论文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可见:武术散打论文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10种(见表3),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法、试验测试法、录像(现场)统计法等.其中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定性研究的方法占运用方法总量的38.4%,以运用计算机辅助、仪器测试、数码技术为支撑的实验测试、录像、影像解析、心理测量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占运用方法总量的53.7%,这就说明武术散打科研由大量的文献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的趋势,这就促使散打科研工作者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运用多种方法和高科技手段进行专业研究和专业反思,从而促进散打科研论文在科研深度和科学化程度上有显著提高.

表3 2001—2010年散打科研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情况统计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从2001年到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总体数量基本上呈起伏上升的趋势,且稳中有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是散打科研的重要阵地.

3.2 高校是散打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高校教师是我国武术散打科研的主力军;散打科研的主体是副高职称人员和中级职称人员,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在逐年增加,武术散打的科研形成了合理的科研梯队.

3.3 以运用计算机辅助、仪器测试、数码技术为支撑的实验测试、录像、影像解析、心理测量等定量研究的方法有所增加,武术散打科研由大量的文献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的趋势.

〔1〕邱均平,王曰芬.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0:10.

〔2〕杨艳.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武术散打科研的现状分析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2):122—123.

G852.4

A

1673-260X(2011)11-0184-03

河南省许昌学院青年学科建设项目(2011B084)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锲机,中国的武术散打也走向成熟发展之年,散打运动与国家法规政策、体育市场、社会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使散打运动的论文研究大量增加.通过对2001—2010年10年间在16种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武术散打科研文章科研论文统计表明(表1、图1):从16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的变化曲线看,从2001年到2010年武术散打科研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总体数量基本上呈起伏上升的趋势,且稳中有升,尤其是2004年以后,数量增长比较大,10年来年平均为26.5篇,发表最多的是2005年,36篇,最少是2001年,15篇.纵观10年间各期刊发表论文总量可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年里共刊登论文163篇,占总量的61.5%,是散打科研的重要阵地.散打运动的论文研究虽大量增加,但从发文量情况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其他运动项目的科研相比还远远不够,散打科研工作者还应重视科研工作,加大散打运动科研力度.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武术学报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纺织科学研究
致敬学报40年
武术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