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商圈形成阶段与发展动力研究

2011-10-16 01:5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商圈交易物流

刘 江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经济法律系,福建 福清 350300)

虚拟商圈形成阶段与发展动力研究

刘 江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经济法律系,福建 福清 350300)

虚拟商圈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网络经济下商圈发展的新形态,本文依据虚拟商圈形成所依托交易场的演变,概括虚拟商圈形成的四个阶段,总结虚拟商圈发展的动力机制.

虚拟商圈;形成与发展;阶段;动力机制

虚拟商圈形成于20世纪末电子商务的兴盛,是新经济时代商圈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虚拟经济基础上的商业影响范围,是受众细分甚至资本洗牌的结果,其存在于网民之中(周生伟),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网络,B2B商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互动的通道(朱菲娜),是由于电子商务导致营销和购买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商圈形态的改变,是商圈的立体空间概念(徐丽娟),是在互联网空间被商务网站吸引而进行消费的网络用户所构成的虚拟商业范围(唐红涛),是商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所覆盖的空间范围(崔彬),虽然学术界对虚拟商圈尚未形成统一称谓,但其内涵研究往往限定于网民对网民、商家对商家、商家对网民三个范畴内,并从单一角度进行界定,本文认为虚拟商圈是网络环境下相对现实商圈的派生概念,应从三个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方能概括其内涵,本文通过对前人共性内容的研究以确定虚拟商圈的形成阶段和发展动力机制,以期对虚拟商圈的研究有所裨益.

1 虚拟商圈形成阶段

在2002年出版的《B2B交易场:电子商务第三次浪潮》中,阿瑟·斯加利(美)首次对交易场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交易场形态的演变推进虚拟商圈的形成与发展.交易场是网络经济活动的中心,具有高度的聚集性和开放性,能够聚集企业内外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资源,通过各种资源的聚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场,影响和辐射相关的网络区域.集聚和辐射两种力量促进网络空间形态不断演化,两种力量协同的集聚效应是虚拟商圈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根本动因.交易场和与其进行交易的交易场或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网络化过程,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看,网络化就是交易场买卖双方的相互作用,是交易场功能不断加强、交易场空间份额不断扩大的过程,网络化过程导致交易场空间扩大、对外辐射能力加强,同时也强化着交易场双方对交易场的依存关系.当这种依存关系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过交易场进行交易的双方就会成为一个经济、战略等各方面都高度关联的整体,由交易场及交易双方组成的虚拟商圈就由此而成.而集聚与扩散的力量会继续推进虚拟商圈的演变和蔓延,虚拟商圈的空间结构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根据虚拟商圈形成所依托交易场形态的演变,虚拟商圈的形成与演进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各阶段虚拟商圈内交易场的规模、交易场之间及通过交易场进行交易的双方之间的联系和空间结构可以归纳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商圈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1.1 内部流独立虚拟商圈阶段

传统企业通过建立Intranet,将原来信息流动的横纵格局用网状互通取代,作为企业内部信息流的枢纽数据库,成为不同部门和级别间信息交流的中心,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效率提高、数量增大、科学性变强,更易支持企业决策,由此,内部流独立虚拟商圈形成.

1.2 单向单中心虚拟商圈形成阶段

电子商务的普及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使网络交易条件成熟、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交易场成为企业间进行交易的枢纽,促使交易的主要部分在网络上开展,并通过高密度集聚产生的高能量交易场对交易各方进行辐射,处于中心的交易场一方面通过强大的集聚力量吸引交易各方在网络进行集聚,以此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将更多交易置于交易场进行以扩大交易场空间,由此带动交易相关各方交易场的发展,从而在网络交易中形成一个以中心交易场为核心的虚拟商圈.在这个虚拟商圈内,中心交易场占据绝对的核心地位,交易信息流从中心交易场发出传递给交易相关各方,交易相关各方被动接受交易要求,中心交易场和相关各方仅限于交易关系.这样,单向单中心的虚拟商圈逐步形成.

1.3 双向多中心虚拟商圈形成阶段

单向单中心虚拟商圈形成后,中心交易场和相关各方交易场的交易及联系逐步增强,中心交易场空间的快速扩展对交易相关各方交易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处于价值链有利位置、条件成熟的交易场成为交易价值链的次中心,次中心相对独立地发展成为次一级的虚拟商圈.同时,中心交易场空间交易的扩展也会与其他价值链上的虚拟商圈发生交叉和重叠.上述虚拟商圈和中心交易场虚拟商圈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着等级体系并有机联系的交易场聚落,即多中心的虚拟商圈.

在多中心的虚拟商圈内,网络交易信息流数量庞大,中心虚拟商圈内交易各方关系稳定,信息在中心交易场和交易相关各方间实现共享,各方长期关系的建立促使交易成本降低.在核心虚拟商圈和次要虚拟商圈间信息流也是双向的,信息的高速传递保证了虚拟商圈交易的发生和相互之间的稳定发展.由此,双向多中心的虚拟商圈已经形成.

1.4 成熟虚拟商圈阶段

双向多中心的虚拟商圈是有机联系的复杂空间网络体系,各交易场根据所拥有资源和从事产品不同相互补充,使整个网络价值链高度融合.虚拟商圈内各交易场的集聚扩散和信息共享,促使网络价值链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交易场整体协调.当虚拟商圈内交易场间真正形成经济和功能的互补协同关系时,虚拟商圈进入某种相对均衡的发展状态,此时各交易场在空间上相互交叉和渗透,在功能上互为补充,相互间的良性互动成为网络经济持续繁荣的直接动因,虚拟商圈的发展日趋成熟.成熟的虚拟商圈不仅有着双向、多中心的空间体系结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可以覆盖整个网络价值链,主导网络经济的运作,是网络经济增长的核心.

2 虚拟商圈发展动力机制

图2 虚拟商圈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结虚拟商圈形成和发展过程,发现引起虚拟商圈空间成长的动力因素最主要的是市场网络化、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产业扩散和转移以及政府政策和规划,其中,市场网络化是直接动因,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是基础动因,产业扩散与转移是内在因素,政府政策和规划是外在动因,具体如图2所示.

2.1 市场动因——网络化与虚拟化

集网络、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的网络营销以其快捷高效的显著优势对传统贸易方式产生巨大冲击,成为当今贸易的重要方式.从交易方式和范围看,其虚拟空间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生产者内部网络市场,始于欧美工业界采用EDI缩短业务流程和降低交易成本所形成的网络市场.第二阶段是生产者网络市场,企业在Internet建立商业站点发布产品信息供客户浏览,或销售数字化产品,根据用户确定的“购物篮”自动生成订单,在规定时间内送货到顾客指定的地点,顾客收货时付款,称为“在线浏览,离线交易”,是现阶段主要的网络交易方式.第三阶段是信息化、数字化、电子化的网络市场,网络不仅用来发布信息,而且实现在线交易,是网络市场发展的最高境界,称为“在线浏览,在线交易”,其前提是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交易、支付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支付电子化最为关键.

2.2 技术动因——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

现代物流体系是网络贸易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使得网络交易的范围不断扩大.物流系统对于网络交易的达成及交易范围的扩大有重着要的影响.空间系统内极核位势的增强引起空间扩散,扩散效应沿空间成长轴向外部延伸,虚拟商圈照此原理从两个方向不断扩大,一是在网络中按照网络的扩展方向延伸,网络建设到的地方都是网络交易的范围;二是沿着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延伸,现代物流服务覆盖的区域都是网络交易可以开展的区域.两者相互结合的区域是网络交易的成熟区域,两者不完全具备的区域则是网络交易潜力发展区域,需要不断完善才能开展网络交易.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改善,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逐渐取代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成为物流的主体,由此引起虚拟商圈空间转移效率的提高将改变原有空间系统的地域劳动分工和生产转移方式,进而导致虚拟商圈初始空间系统的扩散规模和扩散结构发生改变.虚拟商圈与现代物流的发展相伴而生,现代物流的发展使更远距离的交易成为可能.

现代物流体系是虚拟商圈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良好的物流规划能够引导虚拟商圈的有序发展,虚拟商圈的高度发展能够为改善物流系统累积更多地资金,在进行物流规划时需要结合虚拟商圈发展情况,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一体化综合物流体系.

2.3 经济动因——产业扩散与转移

虚拟商圈属于网络经济区域的概念,经济区域的出现是劳动分工深化的结果,部分产品和生产工序可以转移到享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得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重新组合.研究和培育虚拟商圈的目的是为了整合更大网络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合理的劳动分工,增强网络区域的竞争力.信息全球化使网络交易内部技术进入置换、转向发展的质变阶段,网络交易势必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排列,引起虚拟商圈空间结构的更新,网络化、信息化重构网络交易范畴,网络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集聚效应推动虚拟商圈的形成和发展.

相比现实商圈高昂的成本,虚拟商圈成本优势明显,网络交易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市场力,使设计、采购、营销、金融、服务等先进服务业首先成为虚拟商圈的主导产业,扩大了虚拟商圈的影响范围,使得依靠城市、依靠现实市场人口集聚效应形成的现实商圈的集聚效应越不明显.网络交易现实商圈和虚拟商圈形成新型的商圈关系——“在线浏览,实际比对,网上购买,线下配送”,网络交易现实商圈和虚拟商圈关系现状与网络市场发展阶段相一致,网络市场正处于“在线浏览,离线交易”向“在线浏览,在线交易”的转变过程.网络产业扩散引起的虚拟商圈空间成长在发达国家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由于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以及较为发达的国家物流体系,网络交易方式的迅速发展就是虚拟商圈发展和成长的标志.

2.4 政策动因——政府政策与规划

虚拟商圈是网上交易和网下建设双向互动的结果,是客观形成和主观推动双向作用的产物,虚拟商圈尚处于理论与实践的初始阶段,政府通过政策、战略规划的制定,使虚拟商圈发展更趋合理,避免无限制的空间蔓延和恶性竞争,政府的信息化规划就是催化剂,尤其在推进虚拟商圈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市场形成等方面,政府政策尤其关键,重点是依托政府公共资源,建立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虚拟商圈放射状空间结构的形成.虚拟商圈成熟后,政府政策在协调商家矛盾冲突、控制商圈空间蔓延和促进多中心网络状结构形成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政府对虚拟商圈管制存有很大差别.美国让市场自由发展,只有当其必要性非常清楚时才采取必要的行动.政府只推动信息化建设,制定电子商务市场框架,建立商业法律环境,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个人隐私和自由竞争.但为促进促进虚拟商圈走向成熟,美国政府提倡商品通过网络进行交易,采取自下而上的以企业自律和市场驱动为主、提倡自由放任主义的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我国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管理模式,参与网络商圈交易涉及交易双方、工商、财税、银行等多方面,存在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导致机会成本的产生,部门、地区间协调时间长,面临风险就大.为促进我国企业虚拟商圈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政府应加快制定相关法规,为企业建设虚拟商圈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

〔1〕崔彬,孔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零售业虚拟商圈[J].商业研究,2008(2).

〔2〕唐红涛,张俊英.虚拟商圈与现实商圈的比较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6).

〔3〕徐丽娟.电子商务条件下零售业商圈研究[J].物流技术,2005(11).

〔4〕[美]阿瑟·斯加利,威廉·伍兹.B2B 交易场:电子商务第三次浪潮[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

〔5〕仵宗卿,柴彦威.论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2000(1).

F724.6

A

1673-260X(2011)11-0078-03

福建省教育厅B类研究项目(JBS10278)

猜你喜欢
商圈交易物流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
商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