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预测及分析

2011-10-18 10:32李明生张延平
统计与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参与率适龄年龄组

李明生,张延平,2

(1.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沙410075;2.广州大学商学院,广州510006)

广州市“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预测及分析

李明生1,张延平1,2

(1.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沙410075;2.广州大学商学院,广州510006)

依据劳动人口统计学的有关方法,对广州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进行具体预测。预测的步骤为:首先是根据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方法,预测得到未来各年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其次是在劳动适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再根据参与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给出可能的劳动参与率后,得到最终的劳动供给总量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了问题分析及提出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预测及分析

劳动力的供给,是衡量区域人力资本供给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州市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十二五”时期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对于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层需求都有明显提高。因此,认真统计及预测广州市未来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可以为广州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数据参考。

1 广州市区域劳动力供给统计及预测

1.1 统计及预测的方法和数据来源

1.1.1 统计及预测的基本步骤

劳动力的供给量直接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总量。其二是劳动适龄人口的经济活动参与率,是扣除了无就业意愿(包括学生、现役军人等无就业意愿人员)后的劳动适龄人口与全部劳动适龄人口之比。

预测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根据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方法,预测得到未来各年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其次是在劳动适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再根据参与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给出可能的劳动参与率后,得到最终的劳动供给规模的预测。

1.1.2 统计预测方法

(1)劳动适龄人口的预测

劳动适龄人口预测方法主要采用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方法,预测程序为先给出某一基础年的分年龄组的劳动适龄人口数(15~64岁),然后按照队列推移原理,通过一定方程得到下一年度的分年龄组死亡人数以及分年龄组的净迁移规模(或者迁入、迁出规模),分别加入到各相应年龄组(或从各年龄组减去),得到下一年度的分年龄组人口数,如此反复运行,直到得到预测末年的分年龄组劳动适龄人口数。

主要方程为:

Px-5(t)=P0-D+Mi-Me

Px(t+5)=(1-Ux+5)·Px-5(t)(x=1,2,……W)

其中:P0为现期人口,D为t年年初x-5岁死亡人数,Mi x-5(t)为t年年初x-5岁净迁入人数,Me x-5(t)为t年年初x-5岁净迁出人数,Px(t+5)为t+5年年初X岁人口数,Px-5(t)为t年年初x-5岁人口数,Ux+5为(x+5)岁人口死亡概率,x为确切年龄,Mi(t+5)为t+5年年初X岁净迁入人数,Me(t+5)为t+5年年初X岁净迁出人数。

(2)分年龄段的死亡模式预测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需要对人口的预期寿命进行假定,然后对未来人口死亡状况加以研究。由于人口的死亡模式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如果人口预测过程假设其不变,可将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为人口预测的死亡参数估计奠定基础。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基于假设死亡模式不变,死亡水平降低引起期望寿命的提高,从而达到对人口变动中存活或死亡参数予以控制的目的。

由于缺乏联合国模型生命表,无法准确得出广州市分年龄段的死亡水平,故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基于采用趋势内推法,假设死亡模式以一定的比例变化,从而确定人口变动中存活或死亡参数。

(3)分年龄的净迁移人数的预测

对分年龄的净迁移人数预测方法比较多,例如有经济水平预测法、未来非农劳动力需求预测法和净迁入劳动力预测法等。由于迁移人数更多的受地区经济差异因素的影响,目前寻求非农就业机会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其决定人口的流量和流向,因此从经济角度来预测迁移人口相对合理些。通过预测非农岗位的数量,结合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再加以适当调整就可以得到未来净迁入人口数。

分年龄净迁移人数具体预测步骤是:先算出本年人口迁移模式nx=Nx/N,即各年龄组净迁移人数与迁移总人口的比值,假定迁移模式不变或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情况做些调整,然后结合每年的净迁移量就可以得到年龄别迁移人口数。将分年龄迁移人口与原有的分年龄人口加总即得到每年总人口的分年龄人口数。

1.1.3 数据来源

统计预测所用的历史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的广州市统计年鉴、广州市第5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预测所用的基年数据来源情况如下:2000年广州市分年龄人口数来源于2000年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死亡率是来源于2000年广州市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广州部分数据。净迁移数据来自于广州市统计局历年年鉴中公布的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数据(见表3)。

1.2 具体预测

1.2.1 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

对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变动趋势的预测需要的参数包括:死亡率和人口净迁移数。预测参数以广州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广州部分数据为基础,根据数据质量进行调整,并在以后研究基础上给出变化趋势。

(1)方案参数的设置

首先,进行死亡率的参数设定。设定死亡率参数需要年龄组的死亡率数据,年龄组的死亡率其数值随时期的变动而变化,通过同批次分要素法可以计算不同死亡水平下劳动适龄人口的存活水平。

随着广州市近几年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广州人口的预期寿命有了大大的提高,由2000年的74.7岁提到2005年的77.1岁,提高了2.4岁,广州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较广东全省高2.27岁,较全国高5.66岁①援引信息时报2006年2月13日报道。。

同时结合联合国的经验步长,可以得出今后广州市的预期寿命将呈现缓慢增加趋势。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假设出广州市未来的死亡水平将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降的速度会逐渐缓慢。

根据2000年广州市人口普查资料(表1)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年龄组死亡率水平(表2)两份数据,采用分年龄段的死亡模式预测的基本方法,即采用趋势内推法,即将2000~2005年5年间的年均死亡递减率作为预测期间“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的广州市分年龄段的死亡率的递减率,预测出“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的分年龄组死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的广州市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单位:‰)

其次,进行净迁移量的设定。从90年代初期开始,广州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上就业制度的改革,较早地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外地流动人口在广州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掀起了大规模吸引外来人口的高潮,使外来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广州,而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本来自身的人口流出量就比较低,这使得外来人口远远大于本市人口的流出。

随着广州市明确提出要把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发展的重点目标,必然造成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加上广州市对流动外来人口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必然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但是随着未来各劳动力输出大省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人才环境优厚,还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大量迁出,进入广州市的外来劳动力将会逐渐呈现高素质发展以及总量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根据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中户籍人口净迁移数量和上述分析假设得出未来广州市户籍人口净迁移的变化趋势将是先增长后下降,即广州市2010年净迁入劳动人口为12万人,到2015年净迁入量将下降到11万人。

根据2000年广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全市分年龄、分性别和迁移人口的原因的数据得出广州市2000年净迁移人口各年龄段的比例(附表4),采用分年龄净迁移人数具体预测方法,即假定每年各年龄段迁移比例不变,然后结合每年的净迁移量就可以得到2010年和2015年的分年龄组净迁移量,如表2所示。

表2 “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净迁移各年龄组人口预测数量(单位:万人)

(2)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

根据上述的参数假设,根据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方法,即给出2000年的分13个年龄组的劳动适龄人口组(0~4,5~9,10~14,15~19,20~24,……54~59,60~64),通过Px-5(t)=P0 -D x-5(t)+Mi x-5(t)-Me x-5(t)的运算(即各组的初始数-死亡数+迁入数-迁出数)得到一个基础年份数据,然后按照队列推移原理和方程Px(t+5)=(1-Ux+5)·Px-5(t)+Mi(t+5)-Me (t+5)(x=1,2,……W)运算,得到5年后各年龄组的人口数,如此反复运行,直到得到预测2010和2015年的分年龄组劳动适龄人口数,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2010年和2015年各年龄组人口预测数量(单位:人)

表4 2010年和2015年劳动适龄(15~64岁)人口预测数(单位:人)

1.2.2 劳动参与率的设定

(1)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假定

劳动力的实际供给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和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还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水平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一般说来,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的较快增长推动就业增长,工资水平和就业率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力参与倾向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也随之上升;而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的较快增长伴随的将不再是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而是下降。

根据第五次人口资料,2000年广州市的劳动参与率为63.77%,2005年广州市的劳动参与率为72.30%。

从长期来看,广州市的劳动力参与率不会无限上升,预计很快到达顶点,并出现下降。原因主要是:首先随着广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供给的进一步增加,人口受教育机会将大大增加,人口受教育机会的增加将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其次,广州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将趋于老化,随着广州市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也将显著下降。另外,广州总体收入水平在全国是前几名的,中高收入者比重大,因此将会引起更多人选择闲暇和退出劳动力市场,加上很多本地居民靠出租房屋为生,实际上自愿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最后,外来人口虽然比重大,劳动参与率高,但规模不会无限增长,也会消弱来自这方面的对劳动参与率提高的促进作用。

由此得出假设,未来十年期间广州市的劳动力参与率会先小幅上升,继而开始缓慢下降,并且劳动参与率从2005年的72.30%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78%,到2015年将下降76%左右,如表5所示。

表5 广州市2000~2015年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预测(单位:%)

1.2.3 劳动力总供给量的预测

结合表4和表5的数据,依据下述计算公式可预测出广州市“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劳动力总供给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6。

表6 广州市2010年和2015年劳动力供给量预测(单位:人)

计算公式:劳动力供给量=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

2 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1 问题分析

(1)劳动力供给增长量将会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从预测结果来看,广州市劳动力供给资源丰富,由2005年的588.2615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672.6179万人,其中2010年的劳动力供给量为667.3738万人。“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增长量分别为79.1123万人和5.2441万人,劳动力供给增长总量呈锐减的趋势。

这说明广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劳动力供给增长总量将呈现锐减趋势,丰富的劳动力供给资源将不复存在。其原因是:其一是由于广州市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数呈逐年缓慢平稳发展,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广州市自然劳动力供给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二是随着外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长三角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造成每年广州市净迁入人口人数逐年降低。

(2)劳动力年龄结构日趋老年化

从广州市2010年和2015年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未来广州市15岁~39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会出现一个下降的过程,已从2010年的492.7009万人递减到2015年的421.4454万人,减少71.2555万人;但是40岁~64岁的大年龄人口数量却呈较快上升趋势,其中50~54岁和60~64岁的人口数量增长最快,分别为41%和45%。由此可知未来广州市每年退休的劳动力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退休劳动力数量分别达到26.3135万人和38.8657万人,这说明广州市劳动适龄人口老化的时代已经基本到来。

(3)净迁入量呈现下降趋势

随着市外和省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大量外来劳动力人口被吸引走,造成广州市未来五年中的每年净迁移人口数逐渐降低。2000年广州市净迁入人口数是7.0305万人,2005年是9.7692万人,2010年预计约是12.0000万人,预计到“十二五”期间会出现拐点,预计到2015年净迁入人口数是11.0000万人。按照如此趋势发展下去,广州市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将明显下降。

(4)劳动参与率将呈下降趋势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广州市的劳动参与率为63.77%,2005年的为72.30%,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这与该期间内广州市的经济高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

但当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后,劳动参与率将会不升反降。预计2010年为78%,到2015年下降到76%,再经历一定的下降之后将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样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广州实际参与劳动的人口数量规模。

2.2 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广州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和提升对策如下:

(1)引进和培养人才同时并举

广州市应考虑引进适当规模和结构的外来人口,特别是引进优秀的、年轻人才队伍,以此来调节广州市的劳动适龄人口结构,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规模和较好的年龄结构。同时,也要考虑构建起自身人才培养的体系。

在这方面,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2009年上海市委采纳市民建议,有重点地从海外引进所需各类短缺高端专业人才;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破部门行政分割,面向全社会培养选拔各类所需的专业人才。

借鉴上海的做法,广州市可重点在如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把握能力,按照广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制定出广州市优秀人才引进战略;其二,要着力提高现住广州的外来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此作为本地培养人才的有力补充。

(2)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劳动力老龄化状况

在应对劳动力老龄化方面,香港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其一,制定单程证计划,确保内地来港的移民相对年轻化;其二,为改善香港工作人口的年龄素质,香港还制定优厚政策吸引年轻人才来港求学并最终留港定居;其三,为应付日后因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在老年经济保障方面,香港采取了世界银行倡议的“三支柱”模式。

借鉴香港的做法,广州市可重点在如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一,有选择的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在年龄方面应予以重点把关;其二,加强社会保障的作用,坚持继续完善社保体系,支持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走出一条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养老领域的健康、协调发展的好路子。

(3)将劳动参与率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劳动参与率过低或者过高都是非正常的现象。如果劳动参与率过高,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时社会的发展水平较低,教育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指数都不高;如果劳动参与率过低,又说明地方经济活力不足,居民参与劳动的热情不高。因此,将劳动参与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对于广州的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州的劳动参与率将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劳动参与率的降低与居民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关系,与人口老龄化也有关系,当然也与劳动者自身资源、资金的收益率有关系。当一个地区很多人口是靠出租房屋获取租金为唯一收入,或者靠资金投资获利为唯一收入的话,该地区的劳动经济就处于一个不太正常的状态。由此导致的人们参与劳动的热情不高,那么劳动参与率就肯定不会太高。

因此,广州面对劳动参与率减低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其一,在财政税收方面,要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有力调节“坐等收租”等收入方式的收益率;其二,大力提倡和鼓励劳动创造价值,创造一种积极参与实际劳动的地区文化氛围。

(4)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由于省外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转移,广州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会逐渐的下降,这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局面。这需广州思考如何再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香港不断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做法是:其一是决心继续保持作为区内、内地以至全亚洲的国际金融及服务业中心的地位,以吸引人才及企业家进来发展;其二,制定“留港居住满7年可获得香港的永久居留权”的政策;其三,放宽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资格限制,为高素质人才(如科研类人才)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等。

借鉴香港的做法,广州市可重点在如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一,要准确定位广州的未来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层次定位,打造出吸引优秀人才的品牌和亮点;其二,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战略,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政策上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令其在安家、就业和创业等领域能得到有力的支撑。总之,广州市要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使自身具备在国内甚至在世界层面上广揽人才的资质和条件。

[1]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08)[M].广州:广州统计出版社,2008.

[2]董玉芬.北京市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的预测与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

[3]熊肇煜,夏帆.对人口预测方法的思考[J].统计与预测,2001.

[4]刘铮,邬萍沧,查瑞传.人口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5]张延平,王满四.区域人力资本动态优化配置及适配性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支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08.

[6]陈功,曹桂英.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

(责任编辑/浩天)

C976.8

A

1002-6487(2011)06-0092-04

猜你喜欢
参与率适龄年龄组
红色主题儿童绘本的适龄性研究
给单身者“算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适龄不结果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2010—2020年辽宁省小学适龄人口走势探讨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