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线性模型对消费结构的升级与消费信贷发展的研究

2011-10-18 10:32秦秋红章倩茹
统计与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秦秋红,章倩茹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基于扩展线性模型对消费结构的升级与消费信贷发展的研究

秦秋红,章倩茹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当2008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经明显的处于了一个升级阶段。自我积蓄型消费模式逐步在向自我支持型消费模式转变,并且,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断增大。然而就在这个阶段,支持居民消费的重要创新手段消费信贷。因此,利用扩展线模型研究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信贷的有机结合并且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LES;消费结构升级;消费信贷;住行消费革命

1 我国消费结构及消费结构升级现状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需求的满足状况,其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消费结构的升级也称“消费革命”,是指一个社会的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发展,即代表一个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的升级和变革的过程。所谓主流商品,也就是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或即将把主要支付集中在其身上的商品。这里的革命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外延型的跃迁,即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了消费重点和热点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性特点

以满足吃穿为重点的温饱型阶段(1978~1984年)。在这一阶段,随着居民收的增加,居民消费的重点主要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这一阶段食品和衣着消费占到居民消费支出的70~80%。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该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或标志性商品。

一般耐用消费品普及阶段(1985~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进行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在这次升级过程中,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是该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城镇居民消费从千元级迈向万元级,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热潮。

以居住、家庭设备等为重点的优化生活品质阶段(1992~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商品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也逐步展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家庭消费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增加,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空调、大容量冰箱、影碟机、组合音响、家庭影院、高清晰度彩电、中高档乐器(如钢琴)、健身器材、手机、个人电脑等多种新一代消费热点产品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城镇居民用于通讯、旅游和健康的支出增加。

以住房、汽车、教育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享受型和发展型阶段(从2001年起)。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是指本阶段的完成过程。这一阶段,家用汽车、住房至今等十万元至几十万元的大型耐用消费品成为城镇居民关注和消费的热点,以教育为龙头的教育、通信、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类消费大幅攀升。对我国城镇居民而言,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本质是生活质量从小康向富裕的过渡和转变。

(2)目前我国所处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是“住行消费革命”,顾名思义,与住行直接关联的产业面临大力度的改革和发展。那么,这些产业即现阶段培育出的市场热点,已经具备了主流商品的市场。但这些商品在现有的市场运行和操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住房,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竣工的通过房地产开发商经营的积压房为9124万M2,市值大约为2000亿元。而我国的住房消费支出使用恩格尔系数计算不足5%,与国际标准的20%相差甚远。房屋的价格畸高,需要住房的人绝非少数,却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只能表明这个市场还不够发达,市场化程度低。在这种情况下,住房信用贷款就可以缓解供需矛盾,从2000年起个人按揭贷款购房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有资料表明,个人购买商品住房占商品房销售总量的90%,而且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商业银行也向消费者以自有产权的房屋为抵押申请用于装修房屋、购置家家电支出发放的一次性贷款。这些新的贷款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这些商品的需求能量逐渐释放,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同等道理也适用于我国的轿车行业,我国目前人均保有量为20辆/万人,与世界平均水平的1辆/11人的差距是巨大的。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轿车市场潜力的巨大。

2 分析方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是经济学家Luch于1973年在美国经济计量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目前被广泛用于对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本文也将采取这一分析定量实证研究方法,用数据说明消费结构升级问题及亟待解决的消费信贷问题。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

表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构成

表3 2000年、2005年、2007年各类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βi

表4 2000年、2005年、2007年年各类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

假设将人们的消费支出具体划分为I类,则各类商品的消费支出可以用模型表示为:

其中,Vi是对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Pi和qi分别为第I类商品的价格和基本需求量,βi为边际消费倾向,V0为基本需求总支出,Y为收入水平。该模型即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

如果样本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可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则可以设:

则模型(1)可以表示为:

对公式(2)两端求和得:

由公式(2)也可以得出:

然后利用弹性公式计算相关系数

收入弹性=βi·I/Vi其中,I取平均收入

自价格弹性=-βi·(1-V0+Piqi)/Vi

互价格弹性=-βi·Pjqj/Vi(i≠j)

本文以2001~2008年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并2001年为基年进行了处理,(表略),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3 消费支出构成分析及边际消费倾向实证分析

3.1 消费支出构成

从表1中不难看出,从2000~2007年,居民家庭消费中,食品类的消费由39.18%下降到36.29%,下降了2.89%。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基本保持稳定;其他项目的比重有了显著的提高,分别都有所上升。这说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衣”和“食”得到满足之余,越来越重视对“住”和“行”的消费,同时对自身的健康和保健也越来越关注。

表2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情况

3.2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表2中数据表明,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所差距,农村的数据高于城镇数据,但总的消费倾向∑bi稳中有降,说明居民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减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投资需求的增加。

表3中反映出,基本上食品和衣着类的消费在逐年减少,这和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领域拓宽,以及消费结构的权重变化相关。而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及居住的消费倾向的增加都说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将消费重点投入到住行及文化层次的提高上。

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可加入生产函数,建立模型以检验,所使用数据依然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

我们都知道,α,β分别表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如果二者之和等于1(大于1、小于1),说明模型规模不变(递增、递减)。如果估计完上述无约束的模型后想要检验不变的原假设,即α+β=1是否成立,由于模型是参数线性并且约束条件也是线性的,根则可以计算Wald值。

由于只有一个约束条件,即q=1,可得F=W=0.1,P值= 0.75,显然不能拒绝模型不变的原假设。

对于原假设的检验也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进行,即估计带有参数约束的模型

并计算出模型的残差平方和,然后计算出F统计量,可以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

4 需求弹性分析及消费结构升级

4.1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表4说明,生活必须品,如食品、衣着等收入弹性保持稳定。另外,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及杂项的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都大于1,表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这几个需求方面还将继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且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三大需求中列第一位。这也是为什么会更多的使用ELES模型来分析消费结构。并且,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发达的生产信贷支持的生产力扩张速度与落后的消费体制、消费信用约束的消费购买力成长速度之间的时间差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循环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消费结构变化与消费信贷发展的内在关系也就变的尤为重要了。

表6 2000年、2005年、2007年各类商品或服务对食品的互价格弹性

4.2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1)自价格弹性

自价格弹性是指某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1%,其自身需求变动的百分比。由表5所示,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仍然呈现价格比较稳定的态势,这和我国的相关民生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而其他几类消费项目也呈现出较小的下降趋势。说明价格不再是人们进行消费的唯一考虑因素

(2)互价格弹性

互价格弹性是指居民收入及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变,第j类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变化率。

表6反映出各类商品的自价格弹性较大,互价格弹性较小,尤其是用食物进行的互价格弹性计算,几乎各类商都在下降。即食品价格的变化对其他类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小。

以上基于ELES模型的计算数据分析,消费需求是引导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力量,需求的变化为技术和生产结构的变化提供了目标和动力。以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而言,存在错位和不协调的情况,工业生产企业观念的陈旧、农村市场产品的忽视等等,从而也引发了消费结构的不协调性。在这里,消费信贷就体现出了它独特的作用,不断创新的支持消费升级的消费信用品种的产生调解了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良性循环并且具有指向性。因此,在时下的消费结构中,汽车、耐用品、教育、旅游等都将成为消费的热点。

(3)最后再利用Chow检验来判断以上建立的扩展线性模型的稳定性

20世纪90的中国仍然处于卖方市场,虽然居民收入平均增幅较大,但商品供给有限,,因而居民收入更加倾向储蓄增值而不是立即消费。1994年我国开始了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国内商品市场日益繁荣,商品品种更加丰富,使得居民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不妨以1994年为假象的间断点,用Chow检验判断1994年之前和之后的两段时期消费函数及扩展线模型是否产生了显著的差异。

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1978~2008年和两个子区间1978~1993、1994~2008年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分别为

由式(10)和式(11)可以计算出各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平方和依次为:1899103/871819.8和209166.8。再计算F统计值为

F=7.947

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1994年为间断点,之前和之后的时间消费结构确实产出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转换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实证数据体现出我国消费结构总统呈现稳定状况,在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同时,商品的消费也出现增幅。而且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传统消费项目的消费额度虽然没有减少,但用于医疗保健,住行消费和娱乐文化教育的消费在逐年增加。反映出了消费者的适度合理理性消费。但是,通过对国民经济总体需求结构变化的考察,消费率的不断下降趋势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局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忧患。

5.2 政策建议

实行鼓励消费政策,达到适度消费的目的,是我国目前消费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而消费信贷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促进消费品购销的重要方式。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居民自我储蓄型消费模式逐步向自我支持型消费模式的转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促进消费社会化的措施,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和启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消费信贷方式。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条件逐步成熟,消费结构升级所产生的经济势能持久强大。当然,在“住行消费革命”来临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模式也会发生同步变化,消费者在购买前的积蓄期不能过长,也就是说消费需求不能再继续建立在自我积蓄的基础上了。应逐步由自我积蓄型滞后消费变为信用支持型提前消费,即进入消费信用化时代。只有这样,才能在发达的生产信用与发达的消费信用之间建立起平衡的关系,即只有将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信贷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社会再生产的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消费信贷政策对于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能够有针对性的扩大消费需求,发展新的消费领域,实现消费结构的多样化。例如在现阶段再消费群体的选择上,应重点引导城镇中等收入阶层和具有较好预期的青年群体参与消费活动,并制定一些配套激励措施,着力启动这部分居民的消费活动。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变动平缓的积蓄准备期向变动剧烈的消费革命期过渡,是否能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利用消费信贷的支持作用实现消费结构的稳定发展和快速升级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陈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3,(4).

[2]古炳鸿,李红岗,叶欢.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及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9,(3).

[3]张英辉,毛鹏,ELES模型浅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J].中国商界,2009,(9).

[4]陈光炎,邓子梁.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5]胡维平.我国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时代,2009, (5).

(责任编辑/浩天)

F224.9

A

1002-6487(2011)06-00103-03

秦秋红(1958-),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消费结构城镇居民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