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设计师:将非洲风格带向全球时尚圈

2011-10-20 02:02编译/LILY
优雅 2011年10期
关键词:卢旺达非洲时尚

编译/LILY

“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不应该为在商业理念里注入他们的文化而感到羞愧。我们也不希望它只是一种短暂、转瞬即逝的潮流。”

一个曾因大屠杀而为人所知的国度,目前正在向世界输出140美元一条的太阳裙。

在卢旺达的山城首都基加利,300名1994年大暴乱中得以幸存的女性,在用非洲的传统布料坎加布(kanga cloth)为美国的服饰名店Anthropologie缝制鸡尾酒礼服,为时尚品牌Nicole Miller与Ralph Lauren编结香蕉叶手镯。在乌干达、加纳、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亦开设了类似的妇女合作社,这一切均属于最近一股把非洲时尚──由非洲人制造的服装──推向美国高端名店的风潮。

几年前,在华盛顿与纽约工作的年轻的非洲设计师注意到,许多非洲本土的纺织品和服饰风格被拥有数百万美元资金的时尚公司所吸收利用,他们觉得,这次不能这样──你们不能再从非洲巧取豪夺。于是,他们开始致力推动这股新风潮。

这些设计师与发展组织联系,在卢旺达和东非成立营利性的妇女合作社,支付公平合理的工资,提供商业和时尚设计方面的培训。他们亦组织了今年七月纽约的非洲时尚周,为在美国和非洲的非裔年轻设计师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拉开这一盛事序幕的是“Project Runway”第五季的亚军、利比亚设计师Korto Momolu,此外,另有21位来自非洲或非裔移民的设计师──包括尼日利亚裔的美国设计师Olatide (Tide) Adeniyi。

这场盛事强调了在美国的年轻、流动、处于上升中的新一代非洲人,渴望重新定义非洲大陆形象的宏愿。这一代人崛起于奥巴马执政时期──这期间,一件由Duro Olowu设计的亮粉色、马里风的上装因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而一炮走红,这位出生于尼日利亚的设计师,融合复古风与非洲图纹,设计的服饰在顶尖的Barneys百货公司出售。

一股新兴能量

如果说时尚是文化变迁的路标,那么非洲时尚的扩张规模显示了美国非裔离散群体中一股新兴的能量,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第二代移民,来自中产阶级和上流阶层,有更大的自由度选择创意性的职业。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刻,它刚刚起步。年轻的非裔设计师正在成为真正的竞争者。数个世纪来人们一直从非洲攫取资源。但到我们这一代,在两个世界下长大的我们将改变这种状况,”非洲时装周的负责人、24岁的尼日利亚后裔Adiat Disu这么说。

运用非洲花纹图案的奢侈时尚品牌不计其数,Disu说。Burberry2012的度假系列在其传统的格子图案中加入非洲部落的元素,还有Bottega Veneta明蓝色非洲印花帆布皮革的大肩包、Diana von Furstenberg的尼日利亚斑马条纹的iPad电脑袋,Yves Saint Laurent的缀以非洲面具的木手链,1967年,这位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设计师,被认为是首个将非洲花样与主题带上伸展台的时尚大师。此外,诸如H&M;这类的时尚零售商,自然也推出了非洲风系列的礼服裙装。

在Disu与其他众人希望得到关注的同时,他们表示,同样重要的是让身在故乡和异乡的非洲人“联合起来加入竞争,因为这是我们从小到大所穿的一切。”

就在最近,Disu发现Aldo最新的夏季坡跟凉鞋,以黄蓝相间的非洲风花纹为主打。她拍下照片,迅速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她在尼日利亚的家人。

“我想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的文化多么蓬勃不息,世界各地的其他人在如何利用它赚钱盈利,”她说。“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不应该为在商业理念里注入他们的文化而感到羞愧。我们也不希望它只是一种短暂、转瞬即逝的潮流。我们希望人们以在普通百货公司购物的同等心态,挑选来自乌干达或加纳的洋装。”

“贸易而非援助”

非洲设计师的这些努力,反映了非洲商业领导者与经济学家智囊团主张的“贸易而非援助”的时代精神。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非洲时尚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仍十分艰巨。由于不稳定的供电系统,生产合作社有时会因为断电而误了交货期限。设计师们则表示,必须更加严格的监控面料品质,这样,非洲的时尚业才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推动力量。

为促进非洲时尚业的发展,享有“沙漠之花”之称的索马里超级名模Waris Dirie成立了一个同名基金会,旨在为非裔设计师及面料生产商与国际时尚设计师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他们争取曝光的机会。

“使用非洲的材质与图纹,这一潮流不可能在短短几季内结束或被人遗忘,”Dirie说。“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与非洲妇女合作的项目与一个不具备这种社会责任感的项目的区别在于,把目光集中在长期效应上。”

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纽约的品牌Suno,创立伊始,它采用肯亚的坎加布料,现在,一件洋装的售价超过600美元。

“人们开始在Kenya设立裁缝作坊,”伦敦的非洲时尚杂志Arise的编辑Helen Jennings如是说。“这是一个完美理想的‘贸易而非援助的创举,其产品现在就挂在伦敦Liberty百货公司的衣架上。这是奥巴马效应与2010世界杯足球带来的结果,让西方人把视线转向非洲,将其视作一个创意与文化的源泉。”

一个名为“Indego Africa”的发展组织,积极在卢旺达建立盈利性的妇女合作社。最近,他们与300名大屠杀的幸存者合作,在遍布东非的11个合作社,为设计师Steven Alan与服饰店Anthropologie生产以非洲凫蓝与鹅黄为主打色的印花大肩包,以及为品牌Nicole Miller生产手镯。据设计师Miller说,卢旺达制造的这些产品已告售罄。

传统非洲设计

卢旺达Cocoki合作社的创始人Emelienne Nyiramana即将奔赴纽约,首次与设计师Miller一同发布一款秋季新品。过去,在大屠杀中失去丈夫与三个兄弟的Nyiramanan靠挑水为生,一天的收入只有25美分,两年前,她开始与Indego(英语中“独立、发展、自主”的所(缩?)写)组织合作,如今,她不仅经营合作社,而且还参加卢旺达金融银行学校的高盛万名女性企业家证书课程。她修读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组织与金融管理、以及会计记账──她说,这项课程给她的帮助最大。

在Indego的一段录像中,她说,“Cocoki合作社的全体妇女有一个梦想: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这是一切关键所在。非洲的妇女正在获得新的技能,人们喜欢他们的产品,”Miller说。“这是一种互利关系。我觉得人们喜欢穿着给人感觉天然有机的东西,而不喜欢工厂制造的。今天,许多时尚讲究顶级一流。这些面料均来自非洲当地市场。”

很多以前一天收入不到一美元的妇女,如今所赚的钱是过去的六倍,多数情况下,这让她们跻身卢旺达的中产阶级,Indego Africa的首席财务官Conor French说。

“在这以前,我对时尚一无所知,”French说。“但我很快意识到,时尚在帮助非洲上具有莫大的潜力。”

超越动物印花

一群出生在美国的非洲后裔年轻人一致认为,都市嬉皮风──男士刘海与紧身牛仔裤──已经退潮枯竭。他们提出“非洲都会风”(Afropolitians)的文化概念,有意识的把非洲充满生机的印花与复古的剪裁和格调相结合,他们形容这是“华盛顿遇上德班”或“内罗毕邂逅纽约”。

“非洲时尚不再是像‘带我去动物园那样仅限于动物图案。我们有的远比斑马纹虎纹丰富得多,”28岁、为American Rag设计牛仔裤的Washington Roberts说。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因为我们的面料在色彩与图案上如此丰富,”28岁的Darius Wobil说,其设计的Saint Wobil系列最近刚登上意大利的《Vogue》。“而且,没有东西比非洲妇女天鹅般的姿态更美。”

全球范围内的这股非洲都会风“并未得到时尚业的充分认识”,时尚网站mybennucafe.com的创始人Celeste Cristine说。“非洲出生的居民散布在英美及其以外的全球各个角落,”Cristine说。“他们中有医生、律师、工程师──他们一方面与非洲大陆之间保有紧密的文化纽带,另一方面,他们也极大的融入欧美流行文化。这些设计师的出现,恰好服务于这一消费群体的市场。”

21岁来自加纳的Theresa Frimpomaa,目前住在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家人希望她成为医生。“我的父亲是药剂师,姐姐是放射科医师。起初,我父亲认为时尚只是懒人的玩意。但我向他解释,这是我们的契机,这可以帮助非洲。现在,我将投身其中。最后,他为我感到骄傲。”

猜你喜欢
卢旺达非洲时尚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卢旺达大手笔赞助阿森纳遭质疑
卢旺达菠萝价格保持平稳
环保很时尚
卢旺达计划提高水果产量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