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2011-10-21 22:33吴琳
卷宗 2011年6期
关键词:缺失原因网络道德青少年

吴琳

摘要: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网络时代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迅猛发展并日益普及。在我国网民人数中,青少年参与网络活动的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网络时代主力军。互联网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成为他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休闲娱乐、互动交往、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管理的滞后性,各种不良信息也乘机大量涌入,一些学生缺乏分辨力、自控力,加上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与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与法律问题。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网络语言失范,问题严峻

主要表现在:叛逆﹑爱标新立异,变异﹑反常规的用语对他们有特别的吸引力,故意起低俗的网名;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时使用不文明的语言、符号或表情图像;在论坛或留言板上发布包含不文明用语、内容粗俗的帖子;使用污辱性、攻击性的语言肆意攻击谩骂他人,或故意捏造虚假事实,贬损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甚至有个别学生在网上公然谩骂、恶毒攻击自己的老师。

(二)沉迷网络,浏览﹑散布不良信息

互联网上存在不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会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学生经不起诱惑,网上交友上当,沉溺虚拟空间不能自拔、散布有害信息等等。如查看色情、暴力图片﹑视频等。故意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采取网上诈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公众形象。

(三)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有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不去认真地阅读、理解教材,也不愿花时间、花精力查阅资料,更不愿动脑子去深入思考,而是直接上网,通过搜索引擎,将网上的相关文章整篇下载,或者经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后上交了事。而且论文抄袭、网上购买论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造成网络道德缺失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是由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所决定。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地时期。一方面,青少年认知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青少年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产生矛盾,这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易出现心理问题,加之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增大,又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或与他人面谈,不健康的内心自然就体现在了相对自由的网络上。此外,青少年有着很强的猎奇心理,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而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交流或者宣泄的场所,新奇的网络语言及一些不良行为吸引着他们,使之乐于在交流中运用。

二是由网络的自身特点所决定。它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是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的客观因素。网络使现实中人成为“无标志”的网络主体,现实社会中人的姓名、年龄、身份、形象及社会归属等都被湮没。因此,对青少年来说,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片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世外桃源”,极易把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因素诱发出来并恣意张扬。一些学生认为虚拟社会是没有道德与法律的;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虚拟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与法律要求是低于现实社会的。由于对网络道德与法律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个人自律能力的欠缺。有的人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与法律要求,如平时在现实社会中严守道德的人,在网络活动中也会做出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有的人在网络中肆意发泄﹑为所欲为,以为彻底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从而导致不道德行为和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对网络文化冲击反应的滞后。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传输给青少年。然而,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家庭﹑学校的反应却显得无力。许多父母对网络知之不多,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而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则显得滞后与低效,基本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在向学生介绍法律基础知识时,一般很少强调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学生不清楚哪些网络行为违法,哪些网络行为犯罪,这也是学生网络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三、提高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在传授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同时,应与网络道德教育同步进行。思想政治课也要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应通过开办专题讲座、组织论坛讨论、开展主题活动、加大网络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要教育学生要重视网络道德,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使用网络的人却是真实的,网络交往虽属人机交往,其实质却是以网络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样应当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力与免疫力,自觉抵御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侵袭;提高个人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个人自律,坚持“慎独”;做到“知行统一”,从网络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并按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的“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坚持文明、健康、合法上网。

(二)加大网络法制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近年来,我国青少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例日益增多,其中很多案例反映出了他们网络法律意识淡薄和网络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因此,加大对青少年生的网络法制宣传与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学校应当通过课堂教学以专章或网络宣传专栏的方式向学生着重介绍我国的网络法规。

(三)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净化校园网络空间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减少或杜绝滥发不良信息情况的出现;在网站上设置一些提示信息,提醒学生文明、合法上网;对校园网内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与监督,对于含有不文明用语,侮辱、诽谤他人及其他有悖道德,违背法律的内容的帖子应坚决删除;安装不良信息过滤软件,阻止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入;加装技术先进的网络监督管理软件,一旦校园网络环境中有不良、违法行为发生,该系统可自动向行为人发出警告,以制止或减少不良、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于不听警告者,学校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限制其网络使用权限、取消其用户资格等,情节严重的可给予校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应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使用网络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观念,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及不法行为的影响。多举办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引导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如组织、引导学生创办红色网站,举办网页、网络动画、应用软件等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满足爱好计算机与网络的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将一些学生吸纳进校园网络管理团队,不仅有利于校园网的维护与管理,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加强家庭对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引导。

家长在加强孩子网络文明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难以替代的责任和作用。为人父母者,首先应充分认识网络文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巨大影响力,自觉配合学校搞好网络文明教育。家长平时在家中上网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语言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网络文明教育。其次,對孩子在家中的上网活动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做好疏导工作。分析上网的利弊,限定孩子的上网时间,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同时,经常注意孩子上网的内容,对孩子参与的不健康、不文明网上活动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加以制止。

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主命运。当前,我们强调依法治国,也倡导以德治国,各个学校也都在加强道德教育。但是无论哪种道德建设,都应当以文明为前提。那就是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

有专家深刻指出:“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

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易受外界不良影响的干扰,也正由此更需要正确及时的引导。因此,现在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缺失原因网络道德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策略
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新媒体形势下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