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法研究

2011-10-21 19:05张静毋光明
卷宗 2011年6期

张静 毋光明

摘要:从教学改革入手,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技工学校生存危机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造就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技工学校才能得以生存、发展。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了改革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新教学法的实践。

关键词:创新教学法;大脑风暴法;直观互动法;现场教学法

近几年,技工教育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和企业对人员素质标准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从教学改革入手,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适应现代技工教育培养、发展技术工人关键能力的需要,推行创新教学法。

1、转变观念,充分认清改革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通过对近几年入校新生综合素质和入校后在接受知识、技能学习情况有关数据材料的对比分析,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方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需要。

2、分析企业对技工学校培养质量要求的变化,充分认清改革教学方法的必然性。

我们经过对目前一些企业的需求中了解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重视职业基本能力,而且更强调创新能力。而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教学法,能够更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素质的新需求。

3、分析技工学校生存环境变化形势,充分认清实施创新教学法是深入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技工学校生存危机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造就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技工学校才能得以生存、发展。我们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了改革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新教学法的实践。

4、通过举行多种形式的教研教学活动,解决"不会改"的现实问题。

二、从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职业能力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法。

运用创新教学法,实施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教学计划。目前,运用一些基本的教法以外,还着重运用了以下几种新型教法:

(一)大脑风暴法:

1、什么是大脑风暴法?

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有关没有固定答案或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以及根据现有法规政策不能完全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作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就是大脑风暴法。

2、大脑风暴法由三个阶段构成:

起始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大脑风暴法的运作方法与要求,其次布置相关的论题。

意见产生阶段——同学们对论题很有兴趣,略作思考后,开始以各种形式纷纷发表意见。

总结评价阶段——师生共同分析实施或采纳每一条意见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

3、实例:

《机械制图》中“根据主视图画其它视图”一节课中:

1) 教师在黑板上首先画出一主视图:

2) 让学生根据这个主视图联想俯视图、左视图及其实物的形状。

3) 帮助学生把想到的方案分别画到黑板上:

4)说明:主视图中有三个线框,表明物体有三个前后不同的面,这三个面可以是平行面,也可以是倾斜面,还可以是曲面,因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这三种方案都正确,只是思路不同。

5)结论:在《机械制图》中,机件的形状是通过几个视图来表达的,每个视图只能反映机件的一个方位形状,因此,仅仅一个视图不能唯一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让学生充分联想,并帮助他们得出多种结论,画在黑板上,以此带动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积极开发自己的大脑,提高动脑能力。

(二)直观互动法:

1、什么是直观互动法?

即:使教学内容从书本上的图形走出来,以一种立体的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由学生参与到组装和改动结构的过程中,同时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2、直观互动法一般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布置课题。教师向学生布置有关课题,并给出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课题。

第二阶段:分工合作。由学生自行讨论,如何分工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组装和改动结构的过程。

第三阶段:利用一堂正课时间,同学们作现场操作 ,操作结束后,教师有意识地请参与操作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然后,教师再作概括性的点评、小结。

第四阶段:学生总结。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本次教学过程作全面总结,谈各自的感受、体会,提出今后教学的意见。

3、实例:

《液压传动》中齿轮泵工作原理这节课:

1)作好准备工作:教师准备好道具、模型。

在课前,准备了一只注射器,一杯水,并准备了可拆分的齿轮泵模型。

2)上课动员: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会动手并能从动手过程中贪图到参与的乐趣,必须做好充分的理论讲解及分组动员工作,这才能事半功倍,避免学生临场秩序太乱。

把道具拿到讲台上,学生就非常好奇的问:“老师,拿的是什么啊?”老师可顺便介绍一下,“这是齿轮泵,等会会让每个人看到的。”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还有学生对注射器产生了兴趣,“这不是注射器吗?”“是啊!”

紧接着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拉动注射器推杆向杯子里吸水,然后推动推杆,将水射出,并问学生:“拉动推杆时是否容积在变大?推动推杆时是否容积变小?”然后再问:“容积就大时注射器在做什么?”“吸水!”“变小时呢?”“排水!”教师接着总结:“这就是泵的工作原理!”为了更进一步削弱泵体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复杂感,可告诉学生只要将注射器的一个孔改成对称的两个,一边进水一边出水,就变成了泵体。学生兴趣大增。“呀!这么简单!”

教师接着导入泵体的结构。举趣齿轮泵,“这就是将容积变大变小的构件——齿轮泵。下面,大家观察它的容积怎么变大变小。”这时进行演示讲解。

3)分工合作:稍作讲解后,进行分组。

分成四组,然后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操作、整理结论。学生兴趣极高,都愿动手试一下,边做尝试边激烈讨论,有不懂的及时问教师或是和本组其它成员研究,每组最后都顺利完成,效果非常好。

4)学生总结:分组操作完毕,让每组报送结果,教师点评每组效果。

通过比较各自的成果,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好的组兴趣更浓,差一些的不甘示弱,这样不但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大家都牢牢掌握了,而且,对以后的学生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节齿轮泵工作原理课的实践,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增加了直观教学的效果,有利于摆脱光看模型不动手的旧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更浓。

三、现场教学法:

1、什么是现场教学法?

即通过见习、实习、参观等现场教学,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真正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2、现场教学法一般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先把有关课程内容大略讲一下,指出将要看到的实物和书本上的哪些东西有关系,将要用到哪些机械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将要看到的实物情况。

第二阶段:见习、实习、参观阶段。带领学生到有關机械设备的实习工厂去,一边参观,一边有计划的介绍各种机械设备的原理、构造、性能等,并由教师演示其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操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让每位学生针对此次活动,把自己的收获写出来,并利用课余时间交流一下,再让大家提出在这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于完善的具体措施。

3、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从第五章开始,学习几种常用机床的原理和结构特点,可采用这种方法。

1)做好准备:把课程中有关车床、刨床、铣床、磨床、钻床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特点先介绍一下,综合这几章中给出的每种型号的机床图样,分析原理,并提出参观车间时的任务,在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安排好适当的时间去实习工厂参观:

刚一入厂,学生们就被车间里面种类繁多的机床所吸引,每个人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记录本开始记自己的见闻,这时,由教师配合车间里面的老师傅一起将全体学生分成五组,每个组先到与课本上所给出那种型号的一种机床前面观察,并分别听讲解这种机床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一边对照课本上的知识一边记下课本上没有给出的一些知识,这时,课本上的那些图样已经活现在每位学生的眼前,不再只是一幅呆板的图样了。在每组都基本上熟悉了一种机床后各组之间进行互换,个别同学还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试操作,亲手去加工一下简单的工件。经过一个上午的参观,全班同学已经全部把这五类机床的相关知识吸收进脑子里面。

3)参观后的总结:每位同学都把自己在参观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及体会写成一篇实习报告,并组织一次班会专门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机会,学生们对进一步去学习课程中的这些已经不再陌生的机床显得格外有兴趣,每学到一种机床,都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拿出在实习时收集的资料,加以印证,并提出当时还不太理解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等到课程中五种机床学完时,这几种机床的有关知识全部顺利掌握。

做为机械类的专业课,包括《机械制图》、《液压传动》、《机械基础》等,都可通过这种现场教学的方式,把书本上的图形跟车间内的实物有机结合起来,灵活了教学,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

以上各种方法,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种内容的教学中,不要拘泥于其中的哪一种,而应大胆尝试,大胆发掘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它们揉合在一起,灵活动用。

作者简介:

张静,女(1974-),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讲师。

毋光明,男 (1974-),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讲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