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成药剂型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10-26 02:33刁红星詹若挺李盛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0期
关键词:胶囊剂剂型注射剂

刁红星 詹若挺 李盛青

广东中成药剂型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刁红星 詹若挺 李盛青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广东省中成药的生产销售量,研究其中各剂型的使用趋势。方法对2007~2009年度广东省医院中成药采购品种及剂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各剂型的使用比例。结果注射剂、胶囊剂、片剂和颗粒剂都占每年销售额的前4名,广东生产的前10名的中成药重点品种全部属于传统口服剂型。结论广东中成药各剂型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相对滞后。

中成药;剂型;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医药科研中近一半是剂型创新项目,而剂 型创新里面中成药的剂型创新占了绝对比重。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中药在基础研究、剂型改革、新剂型开发等研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推动了中成药工业的发展。新剂型的开发研究比合成新药的门槛较低,且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广东是中药药大省,广东中成药生产和应用具有悠久历史,从改革开放后,曾一度领跑我国的中成药工业[2]。本文对广东省内的中成药的生产和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各剂型所占比例并给予讨论[3]。

1 资料与方法

联合SFDA南方研究所收集并统计广东省2007~2009年中成药的药品销售量和2007~2009年广东中成药生产企业的重点品种销售量,按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例排名。

2 结果

2.1 2007~2009年中成药的剂型销售金额比例见表1。有表1可见,注射剂、胶囊剂、片剂和颗粒剂每年的销售额都超过10%,且每年各占比例波动不大。丸剂和口服液均与每年排名第5和第6。

2.2 2007~2009年广东中成药生产企业的重点品种销售量见表2。由表2可见,前10位排名的中成药品种全部属于传统口服剂型,而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及口服液所占比例最大。科技含量高的剂型如注射剂、缓释剂、滴丸等均未有体现。

表1 2007~2009年广东省中成药剂型销售金额比例(%)

表2 2007~2009年广东生产企业重点中成药品种销售排名

3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09三年广东省中成药各剂型销售比例波动不大,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及注射剂都各超过10%的比例。注射剂技术含量最高,产品附加值最大,占据新产品的高端市场,并有一定上升趋势;胶囊剂是比片剂、丸剂相对较新的剂型,其销售金额占了中成药的总销量的近1/3,在传统口服剂型中占最大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厂家生产的中成药重点产品中,以丸剂、散剂、口服液剂型,这些主要品种多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的老剂型、老品种,且多是技术含量低的普药品种。相对稍新的复方血栓通胶囊发展良好,其他较好的品种是抗病毒类产品,可能与近年世界范围内的流感类疾病较多有关。

目前,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的注射剂等新剂型正在逐步成为传统中成药创新的主要手段,注射剂、滴丸、中药缓释、控释等新型中成药剂型正逐步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广东主要企业和品种中缺乏这类产品,广东中成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在国内已显得相对滞后。

[1] 李盛青,詹若挺,陈蔚文.广东中药工业竞争力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2009,11(2):319-327.

[2] 詹若挺,李盛青,陈蔚文.发展广东中药工业的思路.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2):313-318.

[3] “广东省中药产业规划研究”项目组.广东省中药产业数据调查报告.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510060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刁红星);广州中医药大学(詹若挺 李盛青)

猜你喜欢
胶囊剂剂型注射剂
胶囊剂药品水分活度分布规律及对微生物控制应用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胶囊药是否可以去掉胶囊吃?
药物制剂门类众多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