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影响

2011-10-27 09:30孙俊涛
运动 2011年9期
关键词:体验式实验组问卷

孙俊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体育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实验与调查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影响

孙俊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体育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引导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引导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导体验式教学法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体育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体育兴趣

体育教学是以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育活动。它的特点是具有简洁直观、稳定性和操作性强,它要求课堂的整体性。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体育教学过程。本文是在“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引导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法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课课堂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检验“引导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与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引导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10级药学院药学专业和药剂专业在校大学生(男31人,女56人)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国内有关体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信息检索和阅读相关著作,了解该项研究的最新进展。

1.2.2 专家访谈法就教学实验的设计和调查问卷问卷的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向相关专家请教和咨询,并当面听取了相关专家教授的建议,为本文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1.2.3 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要求,参考了斯特朗一坎贝尔兴趣量表,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制定出本次调查所使用的调查问卷。

(2)问卷发放与回收。在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7份,回收问卷87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96.55%。

1.2.4 实验法相同教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分别进行“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时间为两个月,最后把实验组与对照组作对比,以检验“引导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效果。

1.2.5 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信息归类整理,运用SPSS12.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1 引导体验式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比较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活动项目,让学生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引导体验式”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组织形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如表1所示,传统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讲求记忆,课堂氛围比较死板。“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利用游戏等引导性的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强调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体育学习兴趣。

表1 传统体育教学法与“引导体验式”教学法的比较

表2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比较分析

2.2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

2.2.1 准备活动多样化体育教学的课前准备活动,不仅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体验式教学通过教师专门设计的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活动项目、竞赛、游戏等练习,合理变换课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较快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

2.2.2 课堂氛围活跃化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引导体验式教学法适当的运用游戏和竞赛,使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参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2.3 教学效果最佳化传统体育教学平淡无味,只是机械的重复动作,学生难以真正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并感受到快乐的情境,“引导体验式”采用促进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使技术的学习循序渐进,符合运动技术的学习规律,同时用于反思讨论和分享的时间也增多,所以,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结果分析

3.1 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体育课授课方式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有18名学生对在体育教学中实行“引导体验式”教学很满意,占实验组总人数的45%;有11名学生比较满意,占实验组总人数的27.5%。对照组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很满意的有8人,占对照组人数的17.02%;比较满意的10人,占对照组人数的21.28%,而且对教学方式不满意的对照组也高于实验组,因此学生对实施引导体验式教学的授课方式是比较满意的。

3.2 引导体验式教学对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影响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引导体验式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兴趣提高很大,实验组对体育课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从实验前的17.5%上升到57.5%,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从35%下降到15%,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班兴趣提高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原因在于运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专门设计的游戏或竞赛,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课程的学习,并且科学合理的安排利于技术正迁移的活动项目,不断引导学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接受新知识,也使得学生改变了以往对待体育课的观念,在体育课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内心需求,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断增强。

4 结论与建议

4.1 “引导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是由一系列有利于技术正迁移的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始,娱乐性较强,注重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4.2 “引导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完成基本技术的教学目标,但如何设计出促进技术正迁移的活动项目或游戏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发展的关键,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4.3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体验式”教学容易使学生松散,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和组织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需要一系列的技术迁移项目和游戏,教学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为严格。

[ 1 ] 赵艳衡.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证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 2 ]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 3 ] 李湘,袁志芬.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J ].教学论坛,2005(2):25.

[ 4 ] 葛吉生.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76-78.

G807.4

A

1674-151X(2011)09-08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9.040

投稿日期:2011-03-23

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孙俊涛(1982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实验组问卷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